任丽红 马渊樟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探究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具体实践路径,以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格局和新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了“纲”的位置,体现了民族工作在党的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全局工作突出位置。高校承担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责任,也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探究二者的关系,以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绿色根基[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让各民族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包括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责任感,催化各族人民培育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生态文明思想[2]。
以生态文明教育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1.强化认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涵,推进铸魂筑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此基础上深刻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实践经验,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了解生态多样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从“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强化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认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铸魂筑基作用发挥。
2.增进认同:培育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增进“五个认同”。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可以通过思想理论解读、专业实习实践、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途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和身份认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从而培育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3.获得自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民族团结。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行动,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引导高校各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推动高校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成为“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的践行者,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宜居生活环境,进而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及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捍卫者。
以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
1.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推进常态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构建起思政课程、实习实践教育活动、绿色文明校园建设相协同的教育体系,以生态文明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广阔的自然资源是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实习实践教育活动中,有农林教育专业优势的高校,要充分立足学科特色,拓展校内外教育资源,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服务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在绿色文化校园建设中,注重鼓励、支持、引导全体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绿色校园建设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各民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并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纳入生态文明行为等,将教育效果与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紧密结合,常态化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提升青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为实践教育提供行动指南。生态文明“大思政课”要通过理论学习、环境熏陶和实践养成等路径,培养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增强高校各民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仅可以让各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行为自觉,而且也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同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做斗争,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青年责任。提升青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理念、信念传递给青年学生,从而唤起他们的行动自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实现现代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3.挖掘各民族的生态文化思想,发挥文化浸润的育人功能。“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群众共同开拓和继承的辽阔的生存空间以及多样的生态家园,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生态基础。各民族有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如蒙古族的游牧生态文化,对保护管理草原和牲畜有一整套的法律和约定习俗的道德标准,使水草丰美的绿色大草原得以存续至今;哈尼族梯田農耕生态文化,紧密结合稻作农耕,把山水林田人进行整体保护和建设,促使哈尼梯田至今仍然保有生机和活力[3]。充分挖掘各民族的生态文化思想,发挥文化浸润功效,传承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文化认同,振兴民族地区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4.拓展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内容,发挥实践育人功效。生态文明“大思政课”要教育引导高校青年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走进民族地区,依托地方生态资源,搭建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效。将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自然保护区、民族村落等作为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挖掘教育资源,让高校学生自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身临其境感受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自发形成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何雄浪,尹凤茗.新时代“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J].民族学刊,2021,12(3):10-20,95.
[2]王志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3,28(5):84-89.
[3]郭思思,郭家骥.多民族生态文化融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84-93.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