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
摘 要:通过梳理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师范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认为推进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摒弃向综合性大学盲目看齐的追随心态,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多重维度把握未来师范教育发展要求,强化“师范姓师”的办学本位,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新时代师范教育的道路自信,面向未来答好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育强国;教师教育;办学本位
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师范”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的《法言》,他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1]强调教师身份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成为别人学习或取法的榜样。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教师在教与学、学与思、师与生的关系有“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精辟阐述,韩愈《师说》中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更是对教师职业要求的精准概括。由是观之,中国古代虽未出现官方师范教育机构,但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已与“师”“范”紧密关联,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自发的“大师范”阶段,而私学、书院和科举制度对“大师范”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师范教育是随着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的到来以及教育的广泛推广而兴起的一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体系的发展可以溯源至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设置。1902年,清政府在京师大学堂的速成科既有的仕学馆上追加建设师范馆,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教师教育体系建立的序幕。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近现代师范教育从师范学校起步,并经历师范学院、综合大学的转型发展过程,国民政府时期关于师范院校独立设置的废存争论也与此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师范教育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在独立办学的基础上,还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经费使用和招生分配等方面采用计划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更进一步地呈现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的概念开始见诸政策层面,教育领域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建设阶段,师范教育的语境开始与国际接轨。21世纪至今,伴随着师范院校转型和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在教育政策话语体系中逐渐占据主导权。
1999年,教师教育开放性和综合化趋势在国家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最先被明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使用“教师教育”一词。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2017年,《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这些文件体现了传统师范教育体系的延续性,强调师资培养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同时,也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综合大学也可以参与其中。
把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特征
在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要想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首先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准确的认知和把握,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任务和路径选择有明晰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从多重角度去深入理解和把握。
第一,把握一个供需关系。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人才供需关系正由供给驱动变为需求驱动。高校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与行业产业需求贴紧靠实,主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把握一个转型特征。我国正处在高教事业关键的发展阶段,正在全力投入实现从教育大国跃升为教育强国这一显著的飞跃。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转变已经发生,由过去重视规模扩张的外部增长,向着追求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发展转变。因此,高校须与时俱进,改革发展理念,从原本单纯的扩大招生、增设学科、扩充校园设施,转变为在维持原有规模的情况下,力求教学品质的提升、教育深度的挖掘以及孕育鲜明的教学风采,以此实现由数量增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根本性跃升。
第三,把握一个基本格局。构筑和优化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师培养架构正稳步推进,形塑了一个“主导力量为师范类院校、多类综合性大学共融参与、灵活开放的中小学师资培养网络”的发展趋势,而在该领域内,多元化主体间的竞争合作格局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与整合性赋予了新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正在构建和完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和发展,教师教育开放化和一体化呈现出多主体竞争的基本格局。教育信息化全面渗透、基礎教育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改革等对师范专业人才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式、质量标准和层次规格也提出了新要求。
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2]学科、专业和课程是大学功能实现的核心载体,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一流学科建设。教育学科是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强调“师范性”从理论逻辑和办学实践上并不必然意味着拒绝“综合性”。师范院校在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存的二元格局下,“师范性”和“综合性”凸显出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关键点和关键面就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化解这一矛盾,使二者在共生互补、良性互动、相互建构的基础上达到内在统一,而不是相互牵制和彼此弱化。
总之,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师范院校提升综合性,教师来源多元化,并不是淡化和去化教师教育,而是通过更大范围内的资源调动和广泛动员参与,以更为开放的办学环境和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多元背景,谋求更高水平学科平台上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最优解。因此,高举师范大旗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加师范类专业数量和扩大招生规模,更不能将师范性与综合性对立起来,回到关门办师范的老路上,而是要针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基础教育师资的结构性需求差异,加强卓越教师和高素质人才培养。
“再师范化”要正确处理“师范性”与“综合性”辩证关系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加快构建高质量师范教育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至关重要。立足师范教育主业,着力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再师范化”为高等师范院校提供了一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师范教育“再师范化”不是传统师范教育的回归,而是新师范教育体系的重构。师范院校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必须围绕师范教育主业加快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步伐,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相互促进和各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综合性不是将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简单地堆砌叠加,“综”强调学科结构的多科性,“合”则是指基于多科性基础的学科、专业和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一点对于学科知识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刘姝(2022年)在师范教育的“通识化”问题中就提出,当下的师范类教育更注重于对本科生基础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援引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进行发展。[3]
综合性的本质要求在于:一是注重交叉融合。要大力推进文理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各学科的内在融合,注重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拓展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积极推进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实施本科通识教育,同时重点培育既具备人文情怀和全球视角,又具有批判性创新思维和较高信息化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为未来卓越教师提供营养丰富的教育土壤。二是注重内涵提升。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论证确定各专业招生计划和规模,大力扶持符合就业市场和国家需求的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专业,敢于主动淘汰缺乏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三是强化“师范”主体地位。在教育领域中未来师范教育的发展应发挥“师范”优势,强化其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同时在教育资源要素分配上要突破学校内部组织框架,建立起师资、课程、项目、实验室等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集约使用和综合配置,为学科的发育成长、交叉融合创造必要条件。由此,师范院校内部学科专业有目的、有计划的“综合性”发展必然会为高质量师范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师范教育“再师范化”的着力点
师范教育“再师范化”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特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更要积极回应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师范教育“再师范化”要体现一体性。人才培养质量是师范生培养的关键要旨。师范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导向,在打通师范专业学科壁垒,全局性、一体化推进职前与职后培养培训上苦下真功,克服传统师资培养方案与当代教学变革所需之间不相匹配的现实问题,并着力围绕培养理念、教育流程、教学策略、评价准则、监督机制等层面,积极优化构建标准的教师教育体系。
第二,师范教育“再师范化”要体现养成性。教师肩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师范生的培养应坚持德才并重、德为先领的准则。在新时代就是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和传统师道文化灌注于师范生培养培育的全领域、全过程和各方面,塑造教师学员荣誉感和使命感,培育对家国与教育的深刻情感,承担起成为一名杰出人民教师的职业梦想与志向,并为教育行业的进步作出贡献。
第三,师范教育“再师范化”要体现共育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递真理的神圣使命和塑造灵魂、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这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和新要求。师范院校的教师更应在师生共育中实现师生互相培养、共同进步,既善于做好“经师”,又力争成为“人师”,做到“兩代师表,共同塑造”。
第四,师范教育“再师范化”要体现智能性。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迭代不断升级提速,也为新时代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高速发展”开启了“加速器”。师范教育应该深耕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等举措,率先成为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的标杆。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引入教育信息化手段,助力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以教育信息化赋能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熊承涤.秦汉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153.
[2]段鹏.在“小逻辑”与“大逻辑”同频共振中交出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答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4(1):21-23.
[3]刘姝.师范教育的“通识化”问题[J].江苏高教,2022(8):110-11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