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文
【摘 要】 文言文教学,很容易落入“翻译”的窠臼,教师可抓住语言文字学习和传统文化浸润两条主线,以字激趣、入文、促思,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汉字魅力,涵养文化自信。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言文 字词学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延续了历代先贤的智慧,延续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和民族记忆。因此,对于文言文字词教学,教师可以抓住语言文字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这两条主线,设计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例谈如何以字为媒,涵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所以笔者在教学文言文时,锚定汉字蕴含的文化意脉,立足文化情境的创造,借助汉字为学生建立起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师:(板书:氏)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能用它组个词吗?
生:氏。姓氏、氏族。
师:现在我们常说姓氏,但是在古代,姓和氏可不一样。(相机出示“氏”字的演化过程)看,甲骨文中“氏”像一根木杆,上面有样子奇特的龙蛇状图腾,这是一个宗族的标志。因此“氏”字的本义是古代贵族的称号。在遥远的古代,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到了秦汉时期,姓氏逐步合流归一,不再区分。我们今天学习的故事的主人公姓什么?
生:姓杨。
师:姓杨家的儿子就叫——
生:杨氏之子。
师:那么姓杨家的女儿应该叫什么?(杨氏之女)你们都是何氏之子、何氏之女呢?
(学生用这种句式自我介绍)
学习文言文中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汉字,不仅可以使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还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自己与文本、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而从汉字学习走向文化空间。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讲授了《杨氏之子》中的“氏”字蕴含的姓氏文化,出示了“氏”字的演化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氏”字的理解,感受姓氏文化,进而引出课题,体会有趣的表达。此举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渗透了传统文化。再如教学《精卫填海》时,教师出示“天、日、月、山”的古文字,问学生能从中联想到哪些神话故事。学生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说出了《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故事。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古文字都与自然现象有关,字形都源于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不仅如此,古人还通过口耳相传,留下了这么多魅力无限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无限幻想,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品质的赞扬。学生了解了古代神话产生的历史背景,知晓了其中存在的文化渊源,就可以在汉字与神话故事的交融中开启课文的学习之旅。
教师应注重文言文字词的整体教学,根据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避免逐字逐句翻译的碎片化教学。
1.探寻字源,形象记忆。古人造字讲究“立象尽意”,依据看到的“象”(事物的外形、样子)创造文字,体现其特有的思维特点。汉字凝聚着古人对社会万象和宇宙自然的观察和发现,这种“画成其物”的特点在象形字和会意字中特别明显。教师在教学这类汉字时不能仅仅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简单机械的识记方法,这样不利于学生汉字思维的养成。教师还应该将汉字的“原始模样”带到课堂,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加强形象思维的养成,从而识记汉字。例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戎”字,它与“戒”“成”两字字形相近,如果学生仅记得“戒”比“戎”多一竖,“成”字左下方是撇、横折钩,“戎”字左下方是横、撇,只能称得上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造字者的造字意图。
师:“戎”是這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出示“戎”的古文字)先看看图,猜猜“戎”是什么意思呢?
生:“戎”由两个部分组成,“戈”表示兵器,横和撇表示盔甲。所以,“戎”的意思可能与武器有关。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分析得也很有道理。“戎”原本是兵器的总称,渐渐也有军队的含义。你知道哪些与“戎”有关的词语?
生:兵戎相见、投笔从戎……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文言文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就叫王戎。
教师通过出示“戎”的古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了“戎”字的构成,从而理解“戎”字的内涵,进而积累带有“戎”字的词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最后再回到课题,进入文本情境。经过后期的检测,学生几乎没有出现将“戎”字写错的情况。可见,在教学中出示汉字的原本样态,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记忆。
2.古今交互,积累梳理。字词的古今异义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在学生借助注释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梳理,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
师:学习文言文不但要读好,还要读懂。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读懂这个故事。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活动要求。(出示要求:个人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把故事讲给同桌听。)
(学生个人自学,同伴互学。)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尝试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他说得是否正确和完整。
生:王戎七岁的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游玩。他们看到道路旁边有一棵李树,李树上长的李子多得把树枝压弯了……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生:他讲得很完整,就是一个地方说错了。“尝”在注释中的解释是“曾经”,不是常常。
师:你听得很认真。文中的“尝”和常常的“常”的确不是同一个字。“尝”字现在一般是什么意思?
生:品尝、尝试。
师:是的,然而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曾经”,请用笔在注释中圈出这个注解。
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尝”字的古今两种意思,建构对“尝”字的新认识,拓展了学生的语言宝库。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的常见字还有“走”,如《守株待兔》的“兔走触株”,《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诸儿竞走取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拓展“走”字在成语和古诗中的运用,如“奔走相告”“儿童急走追黄蝶”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汉字,还积累了更多的语言材料。
文言文教学是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四面一体,教师应该将这四个方面有机融合,而非片面侧重或者简单叠加。因此,文言文字词教学的落脚点应是文化的传承和反思。教学时,笔者抓住文言文中的炼字炼句,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深入理解文本,进而感受文言文深刻的文化内涵。
1.捕捉关键字词,进行文学欣赏。学习文言文,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发现作者的写作密码,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师:当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时,诸小儿和王戎分别有什么表现?
生:“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师:的确如此。文言文言简义丰,用简洁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意蕴。我看,这儿分明多了两个字,看——
(课件中去掉“诸”“唯”二字,在“儿”前加一个“小”字:小儿竞走取之,戎不动。)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诸”“唯”两个字体现出当其他小伙伴都去摘李子的时候,只有王戎一个人没动。去掉之后意思就是其他小孩子也可能没动。这样写就不能表现王戎的聪慧。
师:是啊,一个“唯”字体现出众多小孩中只有王戎一人未动,王戎才是最——
生:聪明的。
师:这篇文章用诸小儿的表现和王戎的表现进行对比,衬托出王戎的聪慧。
学生明确了去掉“诸”和“唯”后的表达效果不如原文中的句子,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本文的衬托手法迁移运用,理解了《司马光》这篇课文为了凸显司马光的聪慧,描写众小儿看到一儿跌没水中后的表现,也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2.链接汉字历史,感知处世智慧。汉字体现了古人的思维过程,蕴含着丰厚的古代文化。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应当适时补充相关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感知古人的智慧与思想,建立文化自信。
师: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为什么諸小儿竞走取之,只有王戎不动呢?
生:因为王戎认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王戎这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生:我找到了“多子折枝”。树上的果子随手可摘,但是现在还有这么多,都把树枝压弯了,说明没有人去摘,可见李子是苦的。
生:我找到了“道边”。这棵李树是长在道路边的,人们经过的时候会摘一颗李子尝尝,久而久之李子就没有了。但是现在李子还剩那么多,说明李子是苦的,没人去摘。
师:你关注到“道”这个字。在古代,路有多种说法——“径”是小路,“途”是一辆马车可以通行的路,“道”是可以并排通行两辆马车的路。可见,此“道”还挺宽阔,必定人来人往。这个“道边”也很重要,可见诸小儿看到的是“李树多子折枝”,而王戎则是通过“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得出“此必苦李”的结论。
教师拓展“道”字的相关知识,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还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起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敢于判断的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由此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