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微写,搭建习作支架

2024-05-25 20:41席甜甜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5期

席甜甜

【摘 要】 借助一篇篇课文,挖掘教材中的共同点和写话训练点,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提供写话范例,学生就会写有所仿,从而降低对写话的畏难情绪,增强写话自信,提高写话能力。

【关键词】 随文微写 写作支架 课文范例 模仿练习

随文微写,顾名思义,就是指随着课文的教学所展开的微型写话训练,旨在借助课文中规范、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会规范、通顺的语言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随文微写正是以课文为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写话,从而降低学生对写话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写话自信,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横向联系,设计随文微写活动

在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和《曹冲称象》中,都有对动物外形描写的句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牢牢抓住这些描写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让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尝试描写动物外形。为此,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二年级上册部分课文,进行动物外形描写的指导和练习。

2.根据课文素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动物的外形描写。

3.指导学生进行动物的外形描写,并掌握一定的方法,重点是选取动物最具特点的三处外形,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描写,还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在描写中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小蝌蚪找妈妈》随文微写任务设计

【任务一:读一读,感受外形描写之“方法”】

活动1:出示片段,学生多种形式诵读。

片段一: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片段二: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活动2:交流。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什么样的小蝌蚪?又出现了一只什么样的青蛙?

活动3:总结。像这样抓住动物最具特点的几个部位进行描写,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仿佛见到了动物的样子,这就叫作外形描写。

【任务二:找一找,探寻外形描写之“特点”】

活动1:寻找。作者抓住了小蝌蚪哪些最具特点的部位进行描写?

活动2:交流。对于小蝌蚪,作者分别抓住了脑袋、身子、尾巴三个部位进行描写;对于青蛙,作者分别抓住了全身的颜色、肚皮的颜色和眼睛的形状进行描写。

【任务三:品一品,解构外形描写之“内涵”】

活动1:(1)探究。为什么对于小蝌蚪和青蛙,作者都抓住三个有特点的部位进行描写,而不是两个或四个?

(2)总结。可以写两个或四个部位,但两个部位特点描写不够全面,四个部位对于描写小蝌蚪和青蛙来说,又显得有点重复和累赘,描写三个部位恰到好处。当然,对于很有特点的动物,也可以抓住四个甚至更多的部位进行描写。

活动2:(1)探究。为什么要抓住这三个部位进行描写呢?

(2)总结。小蝌蚪的三个部位会随着长大而慢慢发生变化。总之,描写动物外形时要抓住动物最具特点的部位。

活动3:(1)探究。应该从哪些方面描写三个最有特点的部位呢?

(2)总结。分别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进行描写。

【任务四:学一学,尝试外形描写之“技巧”】

活动1:介绍。老师想养一只可爱的宠物,但是在小白兔、小狗、小猫之间难以抉择。请大家模仿课文,介绍一种小动物,描述它可爱的外形,帮助老师做选择。

活动2:练说。根据图片和提示,学生相互交流,模仿练说。

活动3:反馈与总结。积累语言经验的最终目的是运用。通过以上四个任务,教师为学生搭建习作支架,让学生由反复诵读内化,到模仿表达,慢慢将课文语言生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完成动物类习作打下基础。

《曹冲称象》随文微写任务群设计

【任务一:比一比,寻找外形描写之“异同”】

活动1:出示片段,学生反复朗读。

片段三: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活动2:比较。对比三个片段,发现这几处动物外形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活动3:交流。相同之处在于都抓住动物最具特点的部位描写,片段三抓住了大象的身子和腿进行描写。不同之处在于片段一和片段二从颜色、形状两个方面描写外形,而片段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外形。

活动4:总结。原来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颜色、形状、触感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不管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都要抓住动物最有特点的部位进行描写。

【任务二:练一练,掌握外形描写之“秘诀”】

活动1: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一种动物,抓住三个有特点的部位,分别从颜色、形状两个方面进行描写,其中一个部位的描写请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活动2:反馈。在本册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什么是动物的外形描写,以及如何进行动物的外形描写有了初步的感知,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针对动物类习作的外形描写,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纵向贯通,确定随文微写目标

动物的外形描写训练不能止步于此,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与动物有关的课文还有很多。

三年级上冊《搭船的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五年级上册《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五年级上册《松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搭设适宜的写作支架,开展高效的写作活动,设计出有效、有趣、有味的随堂练笔,进一步夯实学生关于动物外形描写的技巧,进行随文微写训练。

而教材中关于动物题材的习作也有以下三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想养只小动物”的写话训练,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和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这三篇关于动物话题的习作练习贯穿低中年级,有着内在联系:首先,从主观地说明想养的动物及其理由,到客观地通过搜集资料介绍熊猫,再到在特定情境中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这样的编排巧妙合理,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其次,三篇习作的主题较为一致,都能体现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最后,三篇习作对于动物的描写逐渐具体化、全面化,流露出的喜爱之情也随着描写的深入而逐步加深。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词汇储备量有限,有序组织语言并规范表达也非易事,要一次性呈现一篇完整的写话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不妨把一篇习作拆解成几个部分,分步骤进行写话指导和训练,搭建支架、夯实基础。而教材中一篇篇文字优美、写法创新的课文便成了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进行写话训练的最好素材。因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找准教材中的习作训练点,提高学生描写动物外形的能力,为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一写一评,提供随文微写标准

有写有评,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随文微写是否达标,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随文微写的评价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考查学生随文微写的内容有没有达到“基本项”,二是考查学生随文微写的内容有没有达到“奖励项”。标准如下:

以上随文微写评价标准的“基本项”主要紧扣教学目标制定,做到“教—学—评”一体化,且一课一评,一写一评,一生一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随文微写有没有达标,知道改进的地方在哪里。而“奖励项”则侧重于学生语言表达的亮点、生成點。学生可以针对标准,逐一加星,算出自己最终能得多少星,且上不封顶。两类评价标准相辅相成,既能有效发挥评价的鉴定、导向作用,同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获得写话成就感。

习作指导是一个为学生搭设支架的过程,教材中一篇篇典型的课文,只要学生深入解读、善于提炼、乐于仿写,就能成为学生写作路上拾级而上的一级级台阶。习作教学也是一个漫长、系统的过程,低年级教师不妨以随文微写为抓手,为学生的漫漫习作之路搭设平台、提供支架,让写作的大树慢慢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