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中,教学主张的凝练伴随着教师的生长。“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这一主张的形成是李勤老师数十年不断摸索、实践、探寻、完善的过程。随着教学主张逐渐明晰并坚持“召唤性”“稳定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结构,一位名师也成长起来。
【关键词】 教学主张 生长力 儿童语文 实践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中,教学主张的提炼是“分水岭”“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主张的提炼,饱含着教师对学科特质的深刻认知和深度建构,是对儿童生活、儿童学习、儿童发展的深度理解和无限情怀。
我的教学主张——“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其提炼始于2009年,当年我入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五年的培养期,有一项重要的使命便是梳理和凝练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是什么?为了什么?怎么做?其形成渊源、内涵特征和落地路径分别是什么?它与我的教育教学生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联?在一遍遍的追问、回眸与审视中,内在的逻辑关联、教学样态渐渐变得清晰可见、生动立体起来。
1991年~2001年,我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是我语文教学的“自然生长期”。很庆幸,我的“自然生长期”是与真实的教学、扎实的科研相生相伴的。
从工作后的第二个学期起,我就登上每学期一次的辅导区公开课讲台,一次次磨课、展示和评点,让我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语文,一定要眼中有学生,好的语文教学,一定是真实、扎实的,是充满情趣的,是以能力为重的。工作第三年,我迎来了教学生涯中第一个需要奋力跨越的标杆——无锡县(今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首届教学能手评比,“单元备课”“说课”“上课”三轮赛事的磨砺,敦促着我整体通读中高年级教材,对各类优秀文献沉浸式阅读。不同文体、不同学段课堂说课、上课的“实战式练兵”,锤炼了我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等专业基本功。工作第六年,我所在的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通过省教育厅评审,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时任学校教科室主任的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启省级立项课题“现代生活教育”的研究探索。教科研工作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和更高的站位,我的语文教学也因此融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育人底色。
在我的首部个人专著《在行知教育的道路上——人与教育的视界》中,“人,学校教育最诗意的存在”“教育,让生命润泽其间”“课堂,创造意义生活的地方”“成长,人与教育和谐共生”四大篇章架构,既是我的语文教学“写真”,也是我对语文教学的深情告白。
我庆幸,做语文老师的初始岁月,因早早地与教科研结缘,怀揣对“人”与“生命”的敬畏,不断追问教育的本义、师者的使命以及激扬生命的方式。我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逐渐清晰,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者”,而是做“朗读者”,做“故事老师”,做共读共写的“愿景发布者”,做童心的呵护者、智慧的启迪者、精神的引领者和生活热情的激发者,以自身的思想、情感、精神引领儿童成长。
工作的第二个十年,是我语文教学的“探索发展期”。这一阶段,适逢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入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持了“儿童主动建构学习生活”“基于儿童生命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研究”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语文教育教学之路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围绕课题关键词“儿童”“儿童学习”“主动建构”“课堂”“生命表达”等,我带领课题组的老师们潜心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并带着“重新认识儿童”“重新认识学习与教学”“重新认识课堂”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蜜蜂采蜜般,既博采众家观点,又审慎思辨、梳理提炼。最终,我们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鲜明见解,撰写了《待识庐山真面目——关于“学”与“教”的再认识》《儿童解读:从“走近”到“走进”》《语文·儿童·课堂:追问与探索》《“儿童生命成长需求”的追思之路》等一系列文稿。
这些学习与研究激发了我对童年语文理想模样的深度思考与系统建构。语文是什么?它与人的生命成长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小学语文又是什么?它当以怎样的面貌和方式融入、熨帖和滋养学生的童年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紫丁香”般美好的“最初的语文”?
儿童在长大的过程中,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自己。像每个人的指纹代表自己,像每个人的手迹代表自己一样,每个人的语言也代表他自己,就是他自己。当人的语言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正是他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当人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就是他的生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发展学生的语言就是发展了他获得自身生长的能力。
——张楚廷《教育哲学》
从“言语即人”“言语人生”等视角重新审视语文,我发现它不能仅仅被视作一项技能之学,还应被看作一种融言语品质、主体精神、心灵背景、思维审美等同生共长的生命之学。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全可以在促进儿童整体生命的意義观照下得到合一。童年语文应回归儿童完整的语文生活,在以“大阅读、大积累、大思考、大表达”为鲜明标志的语言实践海洋中,为孩子完成言语系统、美学系统和价值观系统的启蒙而奠基。
工作跨进第三个十年,也迎来了我语文教学的“主张明朗期”。
“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是扎根母语学习的丰厚土壤,遵循儿童语文学习规律,立足语文课程“本体”,强化儿童学习“主体”,紧扣“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关键的语文策略”“应有的语文习惯”等显性要素,找准核心生长点,形成适切生长链,营造正向生长场,催生蓬勃生长力,达成语文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儿童生命整体发展的语文教育。它成为我和我的语文团队的老师们语文教学及研究的“指南针”。
我们以“原动力激发,让学生深深地爱语文;学习力培养,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会语文;精神力建构,让学生从语言抵达生命,真正地享用语文”为价值追求,聚焦“润泽·生长”,以课堂建构、课程创生和学习方式变革为落地路径,努力将语文教学变成有意义、有意思的语文生活。
小学语文“润泽·生长”课堂建构,我们重在研究教材使用和最优化实施,以及课堂由重教向重学、由知识授受向素养养成的转型实践。我们建立“确立生长点:核心目标、核心知识凝练—设计生长链:过程结构、学习活动设计—营造生长场:学习情境、学习支架搭建—扩大生长圈:学习评价、学习延展优化”的课堂范式,探索不同文体、不同学习任务群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或单篇教学,致力于教学目标精当确立、教学内容精粹取舍、学习活动精巧设计、学习氛围精心濡染、学习评价精准适切、学习延展精确适度,以及提炼单元语文“大概念”,设计单元学习“主题情境”,设计单元学习“任务链”,设计结构化、情境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小学语文“润泽·生长”课程创生,我们打通课堂内外,打通输入输出,打通阅读与表达,让孩子们在情境性、主题性、遇见性、体验性课程中,遇见“润泽·生长”的语文。如:“手心里的光——低年级读写绘课程”“童年生命的导航仪——儿童哲思读写课程”“推开窗子看见你——儿童诗推窗课程”“拥抱每一个生命的黎明——日积月累晨诵课程”“张开心灵的耳朵——故事开讲啦听读课程”“为爱朗读·梦想剧场·尚贤少年说——阅之灵阶梯课程”等,以嵌入式、浸润式、社团化、拓展型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成功地点亮了师生言语生命、精神生命的同生共长。
小学语文“润泽·生长”学习方式革新,我们关注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及策略,将不利于儿童语文素养生长的“碎片学习”“符号学习”“浅层学习”和“离身学习”,朝“整体学习”“情境学习”“深度學习”和“具身学习”方向革新,让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凸显“学为主体”、彰显“学”的魅力,也让“学科育人”找到实施路径,并得以逐步落地。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天眼”。这只“天眼”,有时像显微镜,可以看到极细致的教育细节;有时又像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的发展未来;有时还像透视镜,能通过教育现象直抵教育本质。“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就是这样一双专业之眼和智慧之眼,被它照见的语文课堂、语文生活、语文生命,温暖而明亮。我也深知,教学主张是“召唤性”“稳定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结构,由此,“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也一直在路上。※
(李勤,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无锡市洛社中小学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