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

2024-05-25 12:49:32蔡雅玲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双减有效性

蔡雅玲

摘要:“双减”政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有效获取知识,让学生能够深化理解、强化记忆,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基于此,文章将以此为主题,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引导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1-0059-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育力度,让学生能够深化直观体验,明确学习目标.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趣味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带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现状

1.1 意识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不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产生直接影响[1].但在现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依旧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动手实践预留的时间比较少,很难真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和消化知识,动手实践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2 形式单一

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更加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比较单一,很难真正带给学生触动和感染力.为此,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改进当前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突显出动手实践的价值和作用.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意义

2.1 满足教育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直接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2].因此,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而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和《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让教学能够朝着专业和规范的方向不断前进.

2.2 提高生活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引导也能够让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实践操作,获取知识规律,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从实践过渡到认识.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进行引导,学生能够具备更多生活实践和体验的能力,在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自由环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掌握更多新的方法和技术.

2.3 符合身心特点

学生的思维倾向于直观,与抽象枯燥的知识相比较,学生更加喜欢通过直接操作获取知识和经验,由此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驾齐驱,从而进一步加強对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对策

3.1 明确目的——引导动手实践

为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提升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与操作活动相比,动手实践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但现阶段,很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认为,只要达到活动效果即可,学生对于活动的目的不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会变得茫然,很难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游戏”动手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好不透明的袋子,袋子中装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球,白色居多,要求学生轮换摸球,摸完之后放回,并记录结果.据此,教师可提出问题:一共摸了多少次?摸到白球的次数是多少?摸到黄球的次数是多少?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小?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动手实践任务.比如,如果摸出两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大,你应该怎样做?如果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于白球的可能性,你应该怎样做?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动手实践,提高其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3.2 分析内容——引导动手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环节的设定一定要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和消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3].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置动手操作活动.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投入动手操作中.比如,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画圆和剪圆.随后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式找出圆心,加深对圆的半径、直径和特征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3.3 把握契机——引导动手实践

教师对教学契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在现阶段,教师应该把握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4].在其中,教师应该把握正确契机,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让操作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三角形稳定性的性质了解并不透彻.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动手操作环节.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下发四根小木棍,让学生制作成平行四边形,在制作完成后,让其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向外拉动,学生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变化的.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不再被拉动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懂得可以在对角线上再钉一根木棍,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不易被拉动的特点.

3.4 运转思维——引导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的思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较为活跃的状态,不断为学生的思维增添活力,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本知识点是比较单一和枯燥的,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热情和积极性偏低.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白纸,将其对折,并将各部分用数字标识出来.在动手操作之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比如,将白纸平均折成四份,每份是14,两份是24;将白纸平均折成八份,每份是18,四份是48.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让学生发现不同的折叠方法.在此过程中,由于白纸大小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分,白纸都是一份,都可以将其中的份数作为几分之几,让学生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3.5 问题引导——引导动手实践

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拥有更加高涨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装沙”实验.由于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投入动手实践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型,在此基礎上开展装沙实验,在装沙实验中发现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据此让学生进行逻辑推导,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借助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力得到增强,使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知识之间的关系.

3.6 拓展实践——引导动手实践

在新时期的“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也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作业上,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参与动手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5].

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任务,可以设置“环保”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选取相关话题.比如,家庭月用水量统计调查、小区内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都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的主题.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最终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在任务完成之后,让学生进行展示和对比,看哪位学生选择的主题最为新颖、数据的呈现方式更加清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内化和掌握知识,让数学教学走向增效减负的道路.

4 结束语

“双减”政策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目的、分析内容、把握契机、运转思维、问题引导、拓展实践等几种方式,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祖蓓.注重动手操作,提升数学素养: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5):83-85.

[2] 魏小玉.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实施[J].学苑教育,2023(4):59-61.

[3] 陆红梅.小学生数学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30-132.

[4] 朱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写算,2022(35):99-101.

[5] 宋英俏.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实践操作[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2):170-172.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双减有效性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10:46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