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倩
【摘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幼儿园要充分了解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家园共育的制度,搭建好家园共育的平台,形成家园共育的气氛,让农村幼儿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的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在农村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笔者对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通过与我市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交流学习并结合我园的实际,对于农村的家园共育,笔者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经验进行以下分享。
一、影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
(1)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影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比如我园的幼儿家长中有百分之九十为初中学历。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对幼儿教育十分不了解,他们认为当家长只是负责掏钱给孩子上学,怎么教书育人那是学校跟老师的事情。他们甚至认为掏钱送孩子上了幼儿园也是在学校里整天玩耍,算个数背首古诗都不会,还不如放在家里给爷爷奶奶带,省钱省心。
(2)父母外出谋生,无法顾及子女教育。古话说“民以食为天”,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首先要保证全家人有饭吃,填饱肚子再补脑子。孩子们的家长农务繁忙或者是外出打工,他们认为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太耽误时间,活动搞完还得吃饭,还不如去地里施肥打药、浇水摘菜来得实在。孩子的生活起居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打理,买衣服鞋子、买书包铅笔没钱父母给,有什么问题在学校的时候问老师。由于老人们的年龄较大,他们家教观念陈旧,缺乏对科学育儿、现代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有些老人连自身活动都不方便,要把孙子学习、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照顾好更谈不上了。
(3)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简单。农村幼儿的家庭教育,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理解,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打不成人”,孩子不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基本上按“骂、吼、打”三步走,不听话犯了错误必然少不了一顿皮肉之痛;二是爷爷奶奶把孙子视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万般呵护,要什么有什么,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想着法子来满足,过分溺爱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极少有家长能以平等的心态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或者心平气和地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跟孩子说明为什么这个事情能做那个不能做。
家庭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在教育管理上存在“五缺”现象,即“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教育上缺少监管”。
2.幼儿园方面
(1)幼儿园对家园共育不够重视。许多农村幼儿园在编制幼儿园管理手册时就没有把家园共育的具体工作安排进来,对怎么去落实家园共育,采取什么措施,怎么考核等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在制订工作计划时也并没有充分考虑如何落实家园共育,对家园共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一笔带过,蜻蜓点水,不从实际出发,没有形成制度化并付出行动落到实处。
(2)教师跟家长的沟通方式不够妥当。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从小学教师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并不是幼儿教育专业出身,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解决在家园共育中遇到的问题,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幼儿心理辅导等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一部分教师是刚毕业通过公开招聘进来的,这部分教师专业理论强,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优,但是这部分教师毕竟工作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不够,与学生家长溝通的方式不够接“地气”。归其原因,首先是这些刚毕业的教师大多数不是本地人,只说普通话不熟悉本地语言,而本地家长不会说普通话,语言的障碍直接造成沟通不够顺畅;其次是这部分教师不善于把专业的、理论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跟家长解释。
3.未能有效建立家园共育工作机制
家园共育是家庭和学校双向互动形成合力的工作,但从实际工作中来看,家园共育工作较多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未能有效建立起家园共育工作的工作机制。从教师方面来看把开展家园共育的活动仅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规定动作,从家长方面来看把参加家园共育活动仅看成配合老师完成任务走个过场,缺乏深层次的交流、互动和了解,更谈不上通过家园共育活动深入了解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发现幼儿的特质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较有限。
二、推进家园共育发展的有效措施
1.幼儿园主导,加强沟通,深化家长家园共育理念
家庭和幼儿园是家园共育的两个助推器,只有两个助推器同时发力共同推进,家园共育才不会偏离正常轨道,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表明,家园共育只有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深化家长家园共育的理念,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中来,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共育,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由于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幼儿教育、家园共育、现代教育等知识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支持、不参与、不配合,因此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参与跟不参与的差别,体会参与的重要性。以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为主要抓手,多管齐下,不断深化家园共育的理念,让他们逐渐了解什么是家园共育、怎么配合做好家园共育、做好家园共育对孩子有什么好处。通过多种有效措施来不断强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家长重视了理解了支持了参与了,家园合作的根基就牢固了,家庭和幼儿园两端就能连为一起。
2.建立家园沟通制度,积极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丰富家园共育内涵
首先,由园长领导,全體教职工参与,建立家园共育工作制度,对家园共育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并将家园共育的工作质量、效果列为年终评优的考核指标;其次,采取具体的措施保证家园共育的质量与效果,在园长的领导下制定好每学期的家园共育具体工作计划,安排好每学期的家访工作、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日等,“请”家长们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建立家园共育宣传栏,介绍家园共育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尝试建立家长微信群,平时的活动安排在群里通知家长,分享幼儿教育的相关文章、视频,在线解答家长在幼儿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让家长对家园共育在理解的基础上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家园共育工作中来;最后,以照片、录像、文字等方式记录家园共育的工作,在每学期末以总结的形式向幼儿园管理层汇报,总结一学期来家园共育工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做法,在下学期应如何改进,保证家园共育的工作不断进步、富有成效。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创新教师沟通方式,建好家园共育桥梁
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影响家园共育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的同时,更要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能与孩子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
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接近家长,询问家长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也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跟家长反馈,同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幼儿教育的理念灌输给家长,说说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现激起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兴趣,从专业的角度向家长提出对孩子教育的一些建议,使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园共育的实际工作中来。教师态度诚恳、友好,工作认真、负责,相信家长会更加尊重、信任老师,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工作,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使家园共育向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家园共育工作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村家园共育的成效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家园共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让农村幼儿在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武战军.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4).
[2]陈英.浅谈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