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背景下“三全育人”机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024-05-23 16:34:14韦子瑜
公关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

韦子瑜

摘要:“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果。本文从“三全育人”的内涵与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三全育人”机制融入海南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三全育人”机制在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海南自贸港;高校思政教育

引言

“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当下,高校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017年,“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理念被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的目标要求也在国家重要会议中提及,这意味着国家将“三全育人”从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上升为体制机制优化再造的战略安排。这些重要指示和意见,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赋予了使命[2]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旨在如何把握“三全育人”机制的内涵与教育理念,分析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三全育人”机制融入海南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三全育人”机制在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以推动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与教育理念

“三全育人”是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它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3]

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覆盖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等,要涵盖学生的各个领域,包括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要利用学生的各个时段,包括课堂、课余、节假、寒暑假等,要发挥学校的各個资源,包括教师、教材、教法、教育环境等,形成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育目标、统一教育内容、统一教育方式、统一教育效果,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4]

全过程育人是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贯穿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从入学到毕业,从青年到中年,从学生到社会人,要把握学生的不同阶段,包括思想启蒙、思想定型、思想成熟等,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包括认知需求、情感需求、价值需求等,要满足学生的不同期待,包括知识期待、能力期待、发展期待等,形成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全过程育人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做到“四个贯穿”,即贯穿教育目标、贯穿教育内容、贯穿教育方式、贯穿教育效果,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连续性、深入性、持久性[5]

全员育人是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动员学校的各个主体,包括行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要发挥各个主体的不同作用,包括领导作用、管理作用、教学作用、示范作用、监督作用、支持作用等,要建立各个主体的协作机制,包括沟通机制、协调机制、配合机制、评估机制等,形成立德树人的全员育人体系。全员育人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做到“四个发挥”,即发挥行政的管理服务作用、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广泛性、协作性、共建性[6]

三全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社会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育人质量为目的,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二、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果。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灵魂和引领,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和总结自贸港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炼和弘扬自贸港建设的精神和价值,形成自贸港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目前,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理论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有效宣传和解读,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积极参与和贡献,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科学评估和反馈,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力不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吸引力不足[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生命和动力,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基础和保障条件。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自贸港建设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渠道和辅助阵地作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支撑和保障。目前,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实践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全面参与和服务,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有效融入和支撑,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有力推动和促进,缺乏对自贸港建设的及时跟进和反馈,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力不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效果不佳。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质量不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质量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标准,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评价和价值体现。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育人质量和效果。目前,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引导,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和激发,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缺乏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和反馈,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质量不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不理想。

三、“三全育人”机制融入海南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

为了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一)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

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是指各类教职员工之间要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配合、互动的机制,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形成统一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避免重复、空缺、冲突和矛盾[8]。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和分工,将思政教育工作纳入各类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全员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加强思政教育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各类教职员工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水平,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建立思政教育的协作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类教职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整合,实现思政教育的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

(二)打造全程育人的融合机制

全程育人的融合机制是指思政教育要与各类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认知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塑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显著[9]。打造全程育人的融合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创新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专业课程相对接,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2)拓展思政教育的活动载体和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活动、体育锻炼等相结合,将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相结合,将正规活动和随机活动相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和互动性;(3)优化思政教育的环境氛围,不要过于严肃,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思政引导,减少思政教育的枯燥氛围 。

(三)营造全方位育人的引领机制

全方位育人的引领机制是指思政教育要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相适应,通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开展导师制辅导、提供心理咨询等形式,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10]。营造全方位育人的引领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思政教育的目标导向和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规律相结合,将思政教育的评价与学生的实际行为和综合素质相结合,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增强思政教育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不同年级、专业、兴趣、特长、困难等因素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内容、方法、策略、形式等手段,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和期望;(3)强化思政教育的服务功能和支持作用,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国际交流等方面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平台、指导等服务和支持,助力学生实现梦想和目标。

(四)实施全面育人的深化机制

全面育人的深化机制是指思政教育要与时代潮流和社会变革相适应,深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情况,深刻揭示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根源,深化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深化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使思政教育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引领性。实施全面育人的深化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战略、国际形势、社会热点、民生关切等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2)遵循学生发展和成长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社会角色等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3)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道德行为、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积极应对、主动解决,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结语

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海南高校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NSK(ZX)21-1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秀红,杨慧.三全育人”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2(04): 80-63.

[2]韓进.以“三全育人”改革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开新局增实效[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10):20-22.

[3]韩婷.“三全育人”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0):7-9.

[4]赵霞,李雪莲.高职院校全方位育人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4):25-27.

[5]车辉.“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0(12):186-190.

[6]海路,王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元主体协同:内涵、困境与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03):127-136.

[7]罗文英.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N].新乡日报,2023-04-07(009).

[8]王泽宇,陈青,刘宁.基于系统论的全员育人协同机制构建——以海南省高校为例[J].科教导刊,2020(10):5-6.

[9]周志国,金萍女,鲍婷婷等.职业院校“双融双驱”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探索——基于新时代工匠培育视角[J].职教论坛,2022,38(06):114-121.

[10]丁光雪.职业院校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三全育人”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05):54-55.

(作者简介:海口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智富时代(2017年9期)2017-11-04 00:35:1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10:38:00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21:01:07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08:42: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2:36:50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