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2024-05-23 16:34邹金町
公关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网络舆情新媒体环境

邹金町

摘要: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师生的福祉,还对社会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新媒介条件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具有快速扩散、引发规模广泛、信息碎片化、观点多元化等。针对这些特征,高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传播周期管理机制。同时,为了有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舆情引导管理策略,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引言

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会快速产生一系列的网络舆论。如何有效地引导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乎高校的声誉和形象,更直接影响到校园内部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传播特点和应对策略,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很大的价值。本文以大学突发事件为背景,对网络舆情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帮助高校有效化解危机,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一)现阶段处置网络舆情的理念及举措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而各类新兴媒介又是其中的重要节点。而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手机媒体,方便、快速地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发布出去,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舆论的传播与发展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互动的互联网平台,将信息的传播过程极度地简单化,它的碎片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和快餐式的上下文气氛,在互联网上,当互联网用户的阅读兴趣被激起时,如果不能同时发布官方的主流正面新闻,各种信息很容易就会被扭曲,从而导致群体的认知发生扭曲,从而加剧公众的极化效果[1]。手机社交媒体不但加速了社会问题舆论的扩散速度,而且对其进行了强化、放大与突出。

(二)高校是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阵地

大学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象牙塔,大部分的新一代的大学生都对各种各样的新媒介非常感兴趣,他们看微信和微博的时间比看电视和报纸的时间要多得多,传统的、机械的说教方式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教育。在发生事故后,新的网络媒体和舆论领袖会发表自己的看法[2]。但是,以意见领袖为代表的社会舆情,特别是所谓的互联网基层民意,在某些时候,呈现出了相当复杂的情况,在网络上的表述未必就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并且,精英社会团体很难与基层社会阶层和团体进行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出现一种典型的民意分化,在这一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取向、政治诉求、利益驱动、个人作秀等多种社会复杂因素。因此,在网络上,人们對社会问题的准确观点较少,大部分观点存在偏见性,并且由于人们的猎奇心理,导致网络上的谎言和谣言更容易积累和传播,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筛选和判断,从而正确地引导大学生。

自媒体中的“歪风”“媚俗”等现象,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的高度警惕。自媒体“1.0”是指“草根”的兴起,“网络文学”成了各大媒体的热门词汇:“自媒体2.0”是以“丑”为核心的“个性化启蒙”,其特征是对既有文化传统的颠覆,是作家在自媒体平台上自娱自乐、自编自导。该现象导致网络上的“低俗”文化泛滥,并且衍生出不良文化品位与取向,这些内容更值得政府部门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警惕[3]

自媒体3.0的关键词就是明星效应的发酵,网络大 V的狂热,主要体现在对微博的话语权的争夺。例如,“7·23”温州高铁事件之后,微博上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假消息和谣言,导致部分网络用户丧失理智和判断力,并引发对社会的强烈不满。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媒体的创作与发布团体与平台自我净化,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自媒体4.0”是一个 IP时代,在这个时代,自媒体的商业化已经全面展开。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的经营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得更加广泛,而这个圈子的逐渐成熟,也就意味着它的自律组织与自律机制的建立,将会更加漫长。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话题的广泛性

按照引发因素的不同,互联网舆论可以分为内源舆论和外源性舆论两类。内生性突发事件舆论是指社会对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所持的观点或看法。外部性突发事件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就诸如自然灾害等所发表的观点或看法[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大学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进行了分类,见表1。

(二)内容的情绪性和主观性

网络用户的素质与认知水平不同,导致其对突发事件的态度与观点呈现出主观与情感色彩。由于其具有主观情感性,极易造成网络舆情“失焦”,形成“群聚效应”。

(三)内容形式多样性

目前,网络舆情呈现出文本、声音、表情包和视频等多种形态,这给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传播周期

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演变历程,通常包括5个阶段:潜伏期、触发期、扩散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见表2。在潜伏期,网络舆情处于萌芽状态,相关信息和观点在少数群体中传播。这一阶段不易察觉,信息较为分散,关注度较低。高校应提高对潜在舆情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和引导。触发期是事件突然发生,相关信息迅速扩散并引起广泛关注。此时,舆情迅速升温,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上升,各种观点和情绪在网络上交织。高校应迅速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控制舆情扩散,避免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传播。进入扩散期,事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网络舆情持续发酵。舆论观点多元,信息交互频繁,社会关注度达到高峰。高校应加强与政府、媒体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舆情挑战,同时强化舆论引导,化解负面声音,维护校园稳定。成熟期是事件进入解决阶段,舆情逐渐稳定。舆论主导观点明确,信息传播有序,社会关注度有所下降。高校应持续关注舆情动向,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舆情引导工作的有效性。衰退期是事件解决后,舆情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舆论关注度降低,信息量减少,影响逐渐消失。高校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舆情应对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

通过对网络舆情传播周期的深入理解,高校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舆情挑战。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等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公共舆论引导与管理对策

(一)建立预警机制,做好网络监管工作

虽然很多突发事件都是难以预料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内部的矛盾积累,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从而引发了学校的危机。现在的大学生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遇到了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就会在网络上进行宣泄。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充分利用新浪“舆情通”等商业舆情平台的舆情监测、预测、追踪等方式,综合收集新媒体平台上与社会、学校有关的最新、最热的新闻,把握好舆情走向,发掘并收集同学们普遍关注的敏感热点,对大学生们的思想动向进行了分析,以应对不利的舆情动向,从而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学校可以成立一个舆论监测机构,网站、微博、论坛等网站都将由网络监督员定期巡查,紧紧掌握舆论主导权。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舆情预警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高校应加大财力和技术投入,自行研制或购买在线舆情监控系统与软件,构建实时舆情监测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收集、整理、分析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将网络舆情控制在初始阶段。

(二)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发声

1.及时介入,做好舆论指向

在应对网络舆论中,迅速作出反应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媒体对于公众的反应,有“黄金4小时”的说法,现在却要缩短到1小时。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都会在网上第一时间传播开来,逐渐成为一个小型的舆情中心。学校尽早介入,才能更好地控制住局面,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突发事情发生的时候,消息还不够全面,各种猜测层出不穷,这就是流言出现的原因。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的“议程设定”理论指出,大众传播无法确定公众对某个事件或观点的特定观点,但是,它可以通过提供资讯和组织有关话题,有效地指导公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问题和观点上,并安排好他们的讨论重点。大学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要注意“首发效应”,设置议题,利用多种传播手段,以最快速度让“主流声音”走进公众的视野,并对舆情的发展方向进行掌控。

此外,在应对网络舆论时,应充分考虑“前10效应”的影响。“前10效应”是指互联网上某一条新闻或者一种社会现象,排在最前面的十个人的观点和评论,影响着随后几十个乃至几百个人的看法,因此,互联网上的舆情就是这样产生的。学校要积极选拔和培养有思想有魄力的优秀学生干部,作为“意见领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团结一致,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网上舆论走向,建构优势意见。

2.公布事实,勇于承担责任

英国危机公共关系专家里杰斯特提出了“3T”[5],还指出在紧急情况下,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大学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公众具有知情权,并负有及时披露事实的责任。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可以降低人们的疑虑,避免公共舆论存在偏见性。一般情况下,在一段时间里,要想找出事故的起因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校方应本着“速报,慎报,重报”的原则,全面地阐述突发事件,并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通报,让广大群众了解情况。

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游昌乔先生,提出了“关键点危机公关 SS原则”。学校是学生在学校的监护人,对学校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都要负责,因此,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学校应该勇于担当,唯有如此,方能获得社会的理解。同时,在利用新媒介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同时,一定要使用亲切的语言,用网络语言和网友们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使用官话和套话,避免引起网友们的不满,从而产生消极的效果。

(三)整合资源搭建多功能的信息发布平台

1.加强高校政务信息发布平台

高校校园网是高等学校向社会提供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最权威的传播渠道。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愿意通过官方的网站来了解情况,而不是盲目地相信谣言。这就需要各高校加强自身的网上采编能力,加强管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两微一端”)为网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沟通途径和舆论引导平台。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开设了“两微一端”,应加强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平台的互动,形成一个大的信息共享模式。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海量的微博信息以及更高层次的客户端权威声音,强化“两微一端”在处理舆情过程中的作用,使其能适时地发出积极的声音,汇聚正能量,为突发事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在线舆论氛围,并将网民引导到正确的舆论轨道上。

2.整合学校二级学院媒体平台

链接校内和二级学院的传媒,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以官方发布为主要内容,以其他方式辅助的多渠道推廣。不仅仅是官微、微信,就连各个高校,也纷纷开通了微博、微信,虽然粉丝数量不多,但是作为一个很好的消息来源,学校的老师们都很关心,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二级学院的媒体平台必须要注册,明确各个平台的负责人和主编,遇到紧急情况,要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将消息在各个平台上快速传播开来。

微信群和QQ群是学生和老师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要通过校园网、QQ群等形式,加强与大学生的联系,及时掌握大学生的舆情趋势。

3.根据媒体特点,动态进行报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针对不同媒介的特性,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媒介呈现方式与时机。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中,第一要把握好新闻发布的时机,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争取占领“两微一端”这一舆论高地,网站要坚持“重报事实,慎报原由”的原则,及时公布事实,视情而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对真相的渴求。充分发挥网上媒介平台的强大互动作用,增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和互动,对学生和老师的问题进行主动的回答,缩短他们的心理距离,让他们的信息变得更透明,在舆论宣传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防止谣言的蔓延。

(四)更新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理论素养、较强业务素质的新闻传播队伍,是高校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对外宣传团队要“玩转”传统和新媒体。不同的媒体在内容需求、传播方式、出版方法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宣传队伍真正理解、弄通新老媒体,特别是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要根据新老媒介的特性,编写好自己的新聞发言稿,让公众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为此,应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邀请专家来做讲座,提高宣传队伍的综合专业能力。

除了专业的推广队伍外,同学们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对新媒体的应用,更是得天独厚。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评论员团队可以作为一个意见领袖,一起参与到舆情信息的分享和引导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方式,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变能力,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与集体荣誉感。为此,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要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主导作用,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结语

新媒介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是十分关键的。高校应积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网络环境。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完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系2023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研究》(项目编号:23WSK047YB)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邢青,张璐杰.基于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周期的引导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03): 42-44.

[2]张绮钰,梁美贞,范依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6): 287-288.

[3]杨仑.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干预措施及引导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2,(14):173-175.

[4]郑乐.碎片化传播视阈下重大突发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8):26-27.

[5]余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以西京学院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0): 114-116.

(作者单位:温州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网络舆情新媒体环境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