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武 杜冬云
摘要: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以及加强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选拔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艰难探索,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主要经验有:确立了以穷苦乡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坚持小学教育与抗战、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了鲜明的战时特点;多种形式选拔培训教师,为小学教育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K265;D231;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120-04
On Primary Education in Shandong Resistance Base
Du Yanwu1Du Dongyun2
(1.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Linyi University, Linyi 276005;
2. China Schoo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105)
Abstract: Shandong resistance base has carried out a difficult exploration in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lsory primary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a, teaching managemen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which ha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The main experiences include: establishing the policy of popularizing primary education with the children of poor villagers as the main target; adopting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insist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with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reflecting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rtime; and selecting and training teachers in various form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primary education.
Keywords: Shandong resistance base; prim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er training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是当时中共扫除农村文盲、提高穷苦乡民子弟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民主实践,经历了一个十分艰苦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成功地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建立起了一套适应战争环境的小学教育体制,展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的蓬勃生机。取得了宝贵经验,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根据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艰难的系统工程,作为国民教育中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以保障穷苦乡民子弟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推行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并做了大量探索。
(一)教育政策方面
面向广大穷苦乡民子弟办教育,“小学教育已经不是过去少数富家子弟独享的权利,而是培养教育训练抗日各阶层广大民众子女的共同园地”[1]180-182。1940年12月,山东省战工会(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颁布的《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规定,凡年齡在8—16岁的儿童少年均需接受一定时间的免费义务教育;小学以村为单位,每村建小学一处,每乡建中心小学一处,每区建立完全小学一处[2]198。各地迅速采取措施使广大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如鲁西地区要求适龄儿童除特殊情形外,一概强迫入学。劝告无效作罚款处理。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逐步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抗日小学,已不再为少数富家子弟所独占,而是面向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开门办学,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这类小学占大多数。
(二)学制方面
抗战初期的抗日小学学制有的仍袭用战前的“四二制”,有的采用“三一”制“四二制”“三一制”: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的年限采用“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三一制”,即初小三年,高小一年。,也有的没有学制,各地学制不统一。1941年2月,经山东省文教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山东省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草案》规定,“小学修业期间定为六年,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各级均为二年。每学年分三学期,每学期定为十二周至十五周。”[2]28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的小学学制并没有普遍采用,如鲁西仍然实行“三一”制,而敌后根据地为了完成基本教育,临时实行“二二二”制,即将小学分为初、中、高三段,每段两年,每年分3个学期,农忙时放假,学习年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除去每学期12周至15周的上课时间外,其余为学生自习、参加社会或救亡活动时间。另外,山东抗日根据地还在小学设立、师资培养、改善小学教员待遇、改编教材、筹划办学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各项普及小学教育措施的实施,使许多穷苦乡民子弟得到了读书学习的机会,适龄儿童受到了应有的基础教育,提高了其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山东抗日根据地农村一向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二、根据地小学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设置方面
设国语、政治、自然、算术以及社会活动、健康美术等[1]180-182。并且对每门课程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如国语课要求认识3 000个常用字及简体字,能阅读布告、通知、书信及一般宣传品,能写日记、记笔记、写一般应用文字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口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政治课要求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持久抗战和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及近百年的革命史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抗战意识。自然课要求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日常工具的构造及原理,熟悉一般作物的生长、生活习性等。算术课要求培养学生心算迅速正确之能力,熟悉正数基本算法,指导学生能够利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社会活动课主要指导儿童从事宣传、慰问、站岗放哨、送信带路等,增强参加社会活动和抗战的积极性,培养集体生活习惯与遵守纪律的品质,训练相关能力等。
(二)学时方面
《山东省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草案》制定了比较正规的小学课程方案,把国语、算术列为主课,规定国语三、四年级为540课时,五、六年级为300课时;算术三、四年级为225课时,五、六年级为250课时;在中年级、高年级主课所占课时明显比其他课程多。规定了各年级的授课时间、每节时长等,如小学每日上正课时间以4个小时为原则,其余时间为学生自修、自习、社会活动及救亡工作的时间。规定初年级每周18小时至20小时,中年级每周20小时至24小时,初年级、中年级授课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7节,每节课30分钟;高年级每周24至28小时,每天最多5节,每节50分钟。初年级、中年级工作课(美术劳动)在课外进行,每周不超过2小时;课外活动包括早操、朝会、周会,朝会每周一早晨举行,内容主要为时事报告、生活修养指导等;周会安排在周六下午,内容为师生漫谈、生活检讨等[1]206。
(三)教材方面
抗战初期各抗日根据地缺乏成套的统编教材,靠自编手抄、改造利用旧课本、多名学生共用一本书等办法解决教材缺乏问题。仅个别区编印了统一教材,如胶东区于1938年7月编印了国防小学课本,有初小国语、算术、常识各8册,高小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各4册等。在此期间,省教材编审科曾试图编写小学综合教材,后因编写难度大,教师讲授也受很大限制,后改为分科编写。1941年2月,省战工会要求各地一律采用省统一编纂审定的小学教材,为满足供应学生用书,各地大都设立了印刷机构,铅印、石印、油印、木板印等并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用书。上述措施的实施,推动了各地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根据地小学的教学管理
由于战争形势严峻,师资匮乏,教学条件简陋,办学经费困难等,根据地小学长期处于“非正规”状态,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因时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抗战初期恢复的抗日小学普遍实行游击式教学,遇到敌人“扫荡”“清剿”或“蚕食”时,学校暂时停课,就地分散,过后仍照常进行教学活动;在游击区设立的抗日游击高级小学,随形势变化办学,一遇敌情即转移到相对安全地方上课,成为名副其实的游击学校;在根据地和敌占区边缘地带建立的抗日两面小学,伪装巧妙,方式灵活,以隐蔽的方式办学,表面上看是日伪小学,有日伪课本,实际上以抗日为主题,进行抗日宣传教育,体现了小学教育的“两面性”;还有一种被称为“庄户学”的办学模式,打破单一“正规化”办学方式,根据需要办学,把教学与生产劳动、学校劳动、学生家庭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群众斗争相结合,将山坡地头变成课堂,就地上课写字,又劳动又学习,使上學有困难的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有着鲜明的游击色彩,适应了战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教育开展。
(二)学用结合方面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是在战火中发展起来的。小学生年龄虽小,同样经受了战火锻炼,学校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抗战意识教育贯穿于小学教学全过程,组织参加服务于战争的各项活动,如站岗放哨、盘查行人、传送文件、募捐支前、护送伤员等,从中接受抗战意识教育。还有的直接参加封锁敌人据点、破坏敌人交通、埋设地雷等游击战斗,许多少年儿童表现出聪明灵活、机智勇敢、舍己为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年龄大一些的小学生有的直接参军或在后方参加根据地建设工作等。为使穷苦乡民子弟能享有受教育权,强调教育为战争服务,与战斗实际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确实动员了较多的农民子弟走进课堂接受教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教育的基本普及。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在服务于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也得到了发展。
四、根据地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小学教育师资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根据地采取多种措施选拔培训小学教师,有效地提高师资水平。
(一)教师选拔方面
在当时条件艰苦、师资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上级派来的一部分教师、在乡知识分子,以及来自敌占区的教员。另外,也曾出现过“小先生制”,即用小学生来做老师的情况,这部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即从事教学。通过先学教后学,这样一届带一届的方式实行教学,缓解了根据地小学教员缺乏的现状。在敌后根据地,小学教师缺乏是当时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在政策上还是主要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来吸引知识分子投身教育事业。
(二)教师培训方面
省战工会于1940年对教师培训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专署、各县通过开办师资训练班,对小学教师进行1—3个月培训;每年必须轮流受训1次,期限是10日至1个月。培训内容主要是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基本政策、文化课基本知识和技能、民主政治与民众运动、战时教育理论等。各根据地民主政府积极响应,纷纷举办师资培训班,并在中学和干校附设师范班,教师培训工作得以大规模开展。如1940年北海专署办起了小学教师培训班,先后共训练小学教师1 810人,占当时小学教师总数的86%[3]。1940年至1941年临沂地区共举办教师训练班30期,培训教师1 267人。据不完全统计,到1942年6月,胶东、清河、冀鲁边、鲁南、鲁中、滨海、鲁西等地共有小学教师16 000余人,经过培训的教师占40%以上[1]206。根据地大部分的小学教师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培训,这对于提升小学教师的群体素质,从思想上确立群众观念和劳动观念,并积极参加农村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教师检定方面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省战工会决定对全省小学教师普遍进行一次检定,并制定了《山东省检定小学教师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以县为单位,每年对小学教师全面检定一次,未检定的教员一律为暂时教员。检定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政治认识、文化程度、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检定工作通过笔试、口试方式进行。笔试科目有国语、算术、自然常识、社会常识、教育理论、教学法、小学行政等。专任教员外加体育、音乐、图画、工艺等考试科目。经检定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教师;对年龄偏大但工作积极认真的教师则予以留任;对文化程度比较差、但确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则动员其参加培训班,进行培养提高等。实践证明,通过普遍检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学教师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
五、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中共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小学教育,是近代中国民主建设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社会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战斗性和游击性特征,其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探索颇具特色,为当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确立以穷苦乡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是在办学设施十分简陋、环境极其艰苦、师资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在贫困艰苦的乡村地区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各地乡村政权的建立,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党组织大力恢复小学和发展小学教育,以穷苦乡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普及小学教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定了优待贫寒子弟入学的办法、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实施纲领,颁布相关小学教育法规,使小学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创业、为民谋福、教育立国的优秀品格和服务理念,为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战争环境,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不可能有正规、系统的教学体系。但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群众,坚持从抗战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办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禁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且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小学教学中还废止反动的训导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等,在十分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坚持小学教育与抗战、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鲜明的战时特点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是在战火中发展起来的,体现政治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为抗战和根据地建设服务。课程以抗戰知识为中心,课外活动都开展抗战救亡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而不是关门死读书;根据地的小学教育体现出鲜明的战时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在偏僻乡村这一艰苦环境中办学,同时,教育工作在服务于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也得到了发展。
(四)多种形式选拔培训教师,为小学教育提供保障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师队伍,是在正确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起来的。为了进一步发展小学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省战工会于1940年就提出了师资标准要求,并提出分批轮训、集中培训、学校深造、以老带新、互教互学等具体措施,规定了具体培训内容,开展教师检定、整风学习等,对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重视提高小学教员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教师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关注,这对于在艰苦战争环境下发展新教育、稳定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结束语
山东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地的抗日小学不仅承载着教学职能,作为农村的文化堡垒,还承担着各村的文化传播、政治宣传等职责。尽管在探索过程中存在着如资金紧缺导致很多学校停办、没有统一教材无法达到教学规范化、后期教育改革严重反正规化,以及教学无计划性、课堂不规范等不足,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始终遵循着人民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为穷苦乡民子弟带来了平等免费的教育,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村文化普及率,而且为抗战胜利储备了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山东解放区教育史编写组.山东解放区教育史[M].济南:明天出版社,1989.
[2]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6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3]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教育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