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表型研究

2024-05-23 05:14刘欣雷名媛何丽华
西部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表型高校教师

刘欣 雷名媛 何丽华

摘要:采取问卷法对广西南宁市15所本科高校教师进行调查,探究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的相互关系和表型特征。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呈现“高—低—低”表型特征;性别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负相关;经验性回避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正相关;焦虑敏感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和经验性回避正相关。建议:推动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表型确定,进一步明确干预方向;充分运用高校教师的认知自愈力,施行深层自我疗愈。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交焦虑;表型

中图分类号:G645;B8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013-06

Research on the Phenotype of Social Anxiety Amo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15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anning as Examples

Liu Xin1Lei Mingyuan1He Lihua2

(1. 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ning 530222;

2. Orthopedics & Traumatology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22)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f teachers in 15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by adopt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explor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anxiety,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nd anxiety sensitivity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social anxiety,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nd anxiety sensitivity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hibit a “high-low-low”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gender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among those teachers; experiential avoidanc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among those teachers; and anxiety sensitiv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and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mo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ggestions are: promot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henotype of social anxiety amo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intervention; and fully utilizing the cognitive self-healing power of those teachers to carry out deep self-healing.

Keywords: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anxiety; phenotype

社交焦慮障碍是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这种害怕或焦虑持续时间至少达到6个月[1]。社交焦虑障碍侵入个体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社交场景,影响个体现有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师生间的知识互通、生涯规划、心理调适等综合维度上均需要以师生社交为“黏着剂”。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研究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藏阶段。社会一般将高校教师归为社会精英群体,而忽略高校教师作为现实的人,亦会受困于社交焦虑的问题。学界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对于教师的社交焦虑研究涉及中小学教师,对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综合研究居多[2],前人的研究多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归因于教学和科研压力,而对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分领域社交焦虑的专项研究不足,且侧重从疫情和网络教学等外源性压力引发的社交焦虑切入[3],而对于高校教师内源性的认知引发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和表型未有明确的研究证实。

焦虑敏感被认为是社交焦虑个体身上的伴生症状[4]。Reiss与McNally R于1985年提出焦虑敏感的概念,Reiss编撰出焦虑敏感指数测量问卷以评估个体的焦虑水平,并聚焦焦虑敏感进行系统性回顾[5]。焦虑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消极后果的恐惧产生的焦虑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并伴有躯体化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颤抖及运动性不安等,而焦虑敏感性是对于这些症状的恐惧反应。一般而言,高焦虑敏感的个体更容易发生躯体化症状,并恐惧他人察觉自身的症状。焦虑敏感是对恐惧的恐惧,并非为了摆脱焦虑带来的痛苦和躯体化症状。社交焦虑的个体通常采用经验性回避策略缓解症状,否认和回避引起自身痛苦的生活经验,如回避痛苦的想法、情绪和躯体症状。经验性回避降低社交焦虑个体对自身想法、情绪和经验的接纳,加剧其心理的矛盾和冲突。经验性回避被认为是一种发生在社交焦虑个体身上的显著症状,降低经验性回避水平能够显著帮助其缓解社交焦虑症状[6]。前人的研究证实焦虑敏感性和经验性回避与社交焦虑相关,个体的社交焦虑表型特征中经验性回避水平和焦虑敏感指数存在显著差异[7],但高校教师的社交焦虑的表型特征尚未有明确证据,是否存在焦虑敏感和经验性回避两种不同表型尤待验证。

关于社交焦虑的形成机制研究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Cognitive Behavioural Model),其中最经典的是Clark和Wells(1995)提出的社交焦虑三阶段:社交预期阶段、社交过程阶段和社交后阶段。社交预期阶段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之前,担心自身表现不佳,担心他人对自身进行负面评价,反复思考可能出现的差错;社交过程阶段表现为在社交活动过程中,自动激发焦虑想法,时刻关注自身的言行,进行社交防御行为;社交后阶段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之后,沉浸在社交的消极方面,过于关注自身而忽略整全的社交信息。社交焦虑个体在三个阶段进程中逐渐形成扭曲的负面的自我印象,并坚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负面的。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作为影响个体认知因素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具体而言,指考察高校教师焦虑敏感和经验性回避在个体认知因素和社交焦虑之间表现出的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框架(图1)。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使用G*Power v.3.1计算样本量,采用先验分析,效应量0.8,计算出Df=80,需要的样本量为8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邮箱投递的方式收集广西南宁市15所本科高校教师的问卷数据作为样本,回收问卷88份,超过所需效应量的样本量。88份问卷无缺失值,因而均纳入本研究样本。

表1样本的人口学特征(N=88)

百分比性别女76.14%男23.86%年龄30岁以下(含30岁)57.95%30~40岁(含40岁)38.64%40岁以上4.41%教龄3年以上70.45%4~9年21.60%10年以上7.95%学历本科及以下38.64%硕士56.82%博士4.55%职称初级及以下68.18%中级25%高级6.82%高校性质公办32.95%民办67.05%(二)研究工具和程序

本研究中的问卷调查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自我报告版)》《接受行动问卷(第二版)》《焦虑敏感指数量表(第三版)》三种经典的心理学量表,每名研究对象依次完成以上三种量表。

首先,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自我报告版)》(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Self-Report Version,简称LSAD-SR)测量高校教师在24种社交场合中的恐惧和焦虑水平以及对应场合的回避程度。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 Scale)4点评分法进行测量。此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0.98,KMO=0.89,量表题项载荷均大于0.5,量表信效度表现佳。

其次,使用《接受行动问卷(第二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Second Version,简称AAQ-II)测量高校教师的经验性回避水平。AAQ-II采用李克特(Likert Scale)7点评分法进行测量。此问卷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接纳自身经验和情绪的接纳程度越低,回避个体经验的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0.94,KMO=0.93,量表题项载荷均大于0.7,量表的信效度表现佳。

最后,使用《焦虑敏感指數量表(第三版)》(Anxiety Sensitivity Index-3,简称ASI-3)测量高校教师焦虑敏感指数。ASI-3采用李克特(Likert Scale)5点评分法进行测量。此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唤醒与焦虑相关的恐惧反应越强烈。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0.97,KMO=0.93,量表题项载荷均大于0.6,量表的信效度表现佳。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6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的技术方法。

首先,由于样本量小于100,采用偏度系数(夏皮洛-威尔克)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发现: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数据峰度系数ZK≈0.68<1.96,偏度系数ZS≈2.34>1.96,属于轻度正偏态,进一步使用Minitab18软件中的Box-Cox变换处理原数据,使子组=1,λ=0.35,处理后的数据再次进行正态检验,处理后的数据p=0.129>0.05,符合正态分布;经验性回避水平数据峰度系数ZK≈0.50<1.96,偏度系数ZS≈1.11<1.96,峰度和偏度均符合正态分布要求;焦虑敏感指数水平数据峰度系数ZK≈1.26<1.96,偏度系数ZS≈3.56>1.96,属于中度正偏态,需使用Minitab18软件中的Box-Cox变换处理原数据,使子组=1,λ=-0.13,处理后再次进行正态检验,处理后的数据偏度系数ZS≈0.136<1.96,符合正态分布。

其次,将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经验性回避水平和焦虑敏感指数水平这三组数据进行高低分组,以27%为区分点,区分出各组数据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对三组数据的高低分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社交焦虑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t=7.366,p<0.01,LSAD-SR在测量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上具有显著区分度;经验性回避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t=3.372,p<0.01,AAQ-II在测量高校教师社交经验性回避上具有显著区分度;焦虑敏感指数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t=13.409,p<0.01,ASI-3在测量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敏感水平上具有显著区分度。

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构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指数对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回归方程。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通过Harman单因子检验考察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总方差解释量为40.945%,处于共同方法偏差接受的临界值[8],可认为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研究结果

(一)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

表2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最小值最大值MSD社交焦虑水平4817996.1829.469经验性回避水平189036.6516.958焦虑敏感指数74921.679.729高校教师社交焦虑平均水平偏高,且社交焦虑高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显著。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的样本区间为[48,179],平均值为96.18(SD=29.469),超过LSAD-SR建议的临界值60[9],其中9人检出超过临界值,检出率10.2%。按照27%分位点进行划分高、低分组,24人划分为社交焦虑低分组,占总人数的27.3%,22人划入社交焦虑高分组,占总人数的25%。

高校教师经验性回避平均水平低于临床临界值,但经验性回避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显著;反之,高校教师对自身痛苦的经历和情绪的接纳程度较高,但接纳程度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显著。高校教师经验性回避的平均值为18(SD=16.958),其中27人划入经验性回避低分组,占总人数的30.7%,23人划入经验性回避水平高分组,占总人数的26.1%。

高校教师焦虑敏感平均水平低于临床临界值23[10],其焦虑唤醒的恐惧反应整体不强烈,但焦虑敏感高分组教师和低分组教师差异显著。高校教师焦虑敏感指数的平均值为21.67(SD=9.729),其中20人被划入焦虑敏感低分组,占总人数的22.7%,22人被划入焦虑敏感高分组,占总人数的25%。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社交焦虑平均水平偏高,而与之相关的经验性回避水平和焦虑敏感指数平均水平均偏低。

(二)经验性回避、焦虑敏感对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

表3呈现了本研究中人口学变量、社交焦虑、经验性回避以及焦虑敏感的相关系数矩阵。性别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负相关,r=-0.210,p<0.05;经验性回避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正相关,r=0.805,p<0.01;焦虑敏感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r=0.721,p<0.01)和经验性回避(r=0.711,p<0.01)正相关。而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和高校性质对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无显著相关。

表3各变量相关系数

12341.性别1———2.年龄0.0221——3.教龄0.0710.675**1—4.学历0.245*0.563**0.454**15.职称0.0820.713**0.728**0.450**6.高校性质0.0520.0080.032-0.0387.社交焦虑-0.210*0.1600.0090.1628.经验性回避-0.1660.1720.0510.1039.焦虑敏感-0.1610.1910.0830.09256781.性别————2.年龄————3.教龄————4.学历————5.职称1———6.高校性质0.0481——7.社交焦虑0.0500.0671—8.经验性回避0.1460.0910.805**19.焦虑敏感0.1000.0450.721**0.711**注:**代表p<0.01,*代表p<0.05

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高校教师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 131.548,p<0.01,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为不同的表型。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高校教师经验性回避能显著预测其社交焦虑(β=0.583,p<0.01),焦慮敏感能显著预测其社交焦虑(β=0.285,p<0.01),学历能显著预测其社交焦虑(β=0.154,p<0.05)。R2=0.72,经验性回归、焦虑敏感和学历三个自变量能够预测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72%,三个自变量均能正向预测其社交焦虑水平。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和大学性质均不能显著预测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

接着,用Y代表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X1表示高校教师学历,X2表示高校教师经验性回避水平,X3表示高校教师焦虑敏感指数,得出以下回归方程:

Y=4.372+0.407X1+0.089X2+0.936X3

三、讨论

(一)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总体水平较高,小样本调查的检出率为10.2%。与前人对于群体高社交焦虑水平、高经验性回避水平、高焦虑敏感指数的“高—高—高”[7]研究结果不同,高校教师社交焦虑呈现高社交焦虑水平、低经验性回避水平、低焦虑敏感指数的“高—低—低”的现状,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表型为“高—低—低”,与普通个体的社交焦虑表型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经验性回避水平和焦虑敏感指数虽然整体偏低,但是两者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由于高校教师总体的认知行为自我调节较强,具有接纳自身痛苦想法、情绪和经验的心理能力,总体而言,较少以回避性的方式认知不适的社交经验,且较少对焦虑产生恐惧的反应或者能自我调解社交焦虑引起的焦虑敏感等心理和躯体化症状,考虑在经验性回避、焦虑敏感和社交焦虑水平之间存在其他认知中介或者调节因素。

从研究对象的背景上看,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和高校性质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学历与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根据心理学的社会角色理论,社会对于高校教师的期望是一种“社会精英”的社会角色,在这种社会角色的期望下,高校教师的认知行为能力随着学历的提升而提高,出现学历越高,社交焦虑越低的负相关关系。

(二)经验性回避、焦虑敏感对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

经验性回避、焦虑敏感对高校教师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与经验性回避以及焦虑敏感水平存在不一致的“高—低—低”,与前人的“高—高—高”结果不同,但是本研究发现经验性回避、焦虑敏感对高校教师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7],且本研究发现这种预测作用均为正向预测作用,学历、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共同预测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72%。高校教师总体较低的经验性回避水平、焦虑敏感指数仍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交焦虑水平,高校教师社交焦虑表型与普通个体呈现的社交焦虑、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的“高—高—高”表型不同,不容易通过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水平检出社交焦虑。

四、建議

(一)推动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表型认定

鉴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表型呈现出与前人研究的普通群体的不一致性,通过预测较难认定高校教师社交焦虑表型。因此,应通过行动研究,转换角度,进一步探查高校教师社交焦虑的典型表型尤为重要。

鉴于高校教师社交焦虑表型的个体差异较大,宜先采用个别化的心理诊疗技术勾勒其表型种类,再采用团体心理诊疗技术探寻共同表型的干预路径。如采用箱庭疗法箱庭疗法:又称沙盘游戏疗法,是指在咨询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箱庭疗法是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整合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夫创立,1965年由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介绍到日本并译为“箱庭”,张日昇于1998年将箱庭疗法引入中国。(Sandplay Therapy)进行干预,通过让高社交焦虑的高校教师在沙盘中摆放各种沙具来表达和探索内心世界,在安全和支持的氛围中敞开心扉进行分享;在团体沙盘中交流,对高社交焦虑高校教师在沙盘的真实社交场域中流露社交模式,学习新的社交经验,并在团体沙盘中迁移运用新的社交经验。

(二)充分运用高校教师的认知自愈力

高校教师社交焦虑水平总体偏高,但是与社交焦虑相关的经验性回避、焦虑敏感水平偏低,说明高校教师与普通群体不同,呈现出更强的认知自愈力去调节自身的经验性回避水平和焦虑敏感指数,可以排除运用降低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敏感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如针对经验性回避而施行的接纳承诺疗法,针对焦虑敏感的脱敏治疗可不作为优先心理治疗方法的选择。高校教师较少回避自身社交不良想法、情绪和经验,较少对焦虑引起的恐惧感到恐惧,这说明高校教师与普通群体不同,对引发社交焦虑的经验性回避和焦虑恐惧具有较强的认知行为调节能力。因此,运用高校教师的认知优势,施行深层自我疗愈的心理治疗方法,支持其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社交焦虑状况,激发他们的自愈能力,找到解决高社交焦虑的方法,此乃介入的关键策略。

参考文献: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张道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9-100.

[2]张凤琼,齐希睿.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的表征,成因及其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8-92.

[3]HAMID S,FAKHAR Q A,FAWAD R M,et al.Determinant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during third wave of COVID-19[J].BMC psychiatry,2023(1):233.

[4]ANDERSON E R, HOPE D A.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phobia,objective and perceived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and anxiety sensitivity in an adolescent population[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9(1):18-26.

[5]REISS,STEVEN.Expectancy model of fear,anxiety,and panic[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991(2):141-153.

[6]TWOHIG M P.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J].Cognitive & behavioral practice,2007(4):499-507.

[7]STORK M,LEMOS M,ROMáN-CALDERóN J P.Differences in anxiety sensitivity and experiential avoidance between subtypes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Plos one,2023(9):3-19.

[8]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LEE J Y,et al.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J appl psychol,2003(5):879-903.

[9]RYTWINSKI N K,FRESCO D M,HEIMBERG R G,et al.Screening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with the self‐report version of the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J].Depression & anxiety,2010(1):34-38.

[10]LEVITAN M N,NARDI A E.Social skill deficits in socially anxious subjects[J].World j biol psychiatry,2009(4-3):702-709.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表型高校教师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小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