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作云
摘要: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据,立足于户籍制度形成的“双二元”社会结构,对城市15—60岁样本居民的纯粹健康不平等和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分别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1)流动人口健康不良得分为5.626,当地户籍人口健康不良得分为4.303,健康的“内外之分”存在;(2)流动人口中存在着倾向富人的健康不平等,而当地户籍人口中存在着倾向穷人的健康不平等,“内外之分”存在;(3)“城乡差异”现象存在。应制定应对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和婚姻特征的健康策略,有效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切实提升流动人口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促进收入提高,防止城市居民健康不平等加剧。
关键词:纯粹健康不平等;社会经济健康不平等;Oaxaca-Blinder分解;集中指数
中图分类号:C913;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044-05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Health Ine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uble Dual” Structure
Hou Zuoyun
(Xiny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Xinyang 464000)
Abstract: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special survey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registered population, and based on the “double dual” social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is paper measures and analyzes pure and income-related health inequality respectively among a sample of urban residents between the ages of 15 and 60. The results indicate: (1) the ill-health score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s 5.626 while that of the local registered population is 4.303, showing an “internal-external division” in health; (2) there is a healthy inequality in favor of the rich among the migrant population and the poor among the local registered population with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rnal-external division”; (3) the phenomenon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 exist. Therefore, we should formulate health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age structure and mari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the registered residence system, improv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strengthen vocational training, promote higher income, so as to prevent the aggravation of health inequality among urban residents.
Keywords: pure health inequality; socio-economic related health inequalities; Oaxaca-Blinder de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国之本在于民,民之本在于体。居民健康,事关家国发展大计和个人幸福生活。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由社会经济地位、城乡和地区差异导致的健康不平等问题也随之凸显[1]。在此背景下,研究健康不平等问题对促进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2018年达到了2.4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2]。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流动人口的到来使中国城市内部形成了所谓的“双二元”结构,即流动人口與当地人口由于户籍所在地不同存在着内外之分,及流动人口的内部由于户籍性质不同而存在的城乡之分[3]。在此结构下,健康不平等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然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尚比较欠缺。本文着眼于此,重点探析“双二元”社会结构中健康不平等程度及其来源,以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健康不平等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测度分析[4-5];②健康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6];③健康不平等的来源分析[7-8]。
相较而言,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的健康不平等研究较少,孙秀云和张冬梅主要关注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口之间的健康差异,分析发现,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往往好于当地人口,但在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上同当地人口存在着差距,并且受教育程度越低,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越差[9]。纪颖与袁雁飞对流动人口青年与农村青年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流动人口青年会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10]。流动人口内部及其与当地人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状况并不十分清楚,健康不平等的来源与原因更是缺少证据。基于此,本文在“双二元”社会结构视角下,对城市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进行测度分析。
二、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与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的专题调查,范围覆盖有:北京市朝阳区、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嘉兴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河南省郑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共8个地区。调查对象为1954年6月至1999年5月间出生(即15—60岁)的流动人口和当地户籍人口。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方法 PPS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是一种概率抽样方法,特点是被抽中的概率与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成比例。。每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样本量和当地户籍人口样本量均为2 000人,共调查流动人口和当地户籍人口样本量各16 000人,总计32 000人。对无效问卷进行筛除后,得到有效样本量29 369[11]。
(二)健康水平的度量
本文采用瓦格斯塔夫(Wagstaff)等提出的方法,將序数性质的自评健康转化为基数性质的健康不良得分。记自评健康为序数变量y,其有5个分类,可取1,2,3,4,5五个数值,分别表示被调查者的自评健康状况依次为“非常好”“很好”“好”“一般”和“差”。设存在连续变量Y服从标准对数正态分布,且与y满足如下对应转换关系:y=1,(-∞ (三)健康方程中的变量选择 本文在构建健康回归方程时选取的变量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教育年限。考虑城乡差异,本文也将通过纳入户口性质和地区变量来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所用的变量名称和定义见下表。 三、“双二元”结构中的纯粹健康不平等 (一)健康差异描述 根据健康不良得分,分别计算不同人群的健康不良得分平均值,结果见表2。 流动人口健康不良得分5.6264.3035.625.66表2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健康不良得分为5.626,当地人口为4.303,前者大于后者,且通过t检验。由于健康不良得分为逆指标,这说明流动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当地户籍人口,健康的“内外之分”存在。然而,在流动人口内部,农业户口平均健康不良得分为5.62,非农业户口为5.66,前者略小,且未通过t检验(p=0.760),说明流动人口内部健康的“城乡差异”并不明显。 (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 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最初由Oaxaca和Blinder提出[12][13],用来研究收入性别差异。此处借用该方法对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口之间“内外之分”的健康差异进行分解,以探究其影响因素。 (三)“内外之分”的健康差异分解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4)对流动人口和当地户籍人口健康差异进行分解,结果如表3。 表3显示,在“内外之分”的健康差异中,可解释的禀赋差异占31.5%,不可解释的歧视差异占68.5%,可见,在流动人口和当地户籍人口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可解释的歧视效应。从各解释变量来看,年龄可解释“内外之分”健康差异的26.3%,是最主要的禀赋因素。婚姻状况和户口性质对健康差异的贡献均为3%左右,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分别解释健康差异的-3.3%和-1.1%,贡献率为负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教育水平缩小了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的健康差异。 四、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 (一)测度与分解方法 集中指数法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特征在健康变量上的分布,常用来测度社会经济健康不平等。它是将收入由小到大排序后的累计人口百分比作为横轴,健康不良得分由低到高的累计人口百分比作为纵轴,绘制成健康不平等集中曲线L(如图1所示)。 上式将集中指数分解为两项:第一项是健康不平等中可解释的部分,其中,(βkk/μ)表示健康关于变量Xk的弹性,称为弹性系数;第二项是标准化后随机扰动项的集中指数,表示健康不平等中不能由各影响因素解释的部分。μ为健康不良得分均值,k为解释变量Xk的均值,CIk为解释变量Xk的集中指数,GCε为随机扰动项的集中指数,计算公式为 (二)“双二元”结构中与收入相关健康不平等的测度 由公式(5),利用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和健康不良得分计算出集中指数如表4。 流动人口集中指数0.000 03-0.0100.028-0.0140.014是否显著否是是是是表4显示,全体居民的集中指数为0.000 03,趋近于0,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认为不存在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其他各人群的集中指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绝对值都不大,说明存在轻微的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 流动人口的集中指数为-0.010,当地户籍人口为0.028,说明流动人口中存在着倾向富人的健康不平等,而当地户籍人口中存在着倾向穷人的健康不平等;从绝对值来看,流动人口中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低于当地户籍人口。总之,与收入相关健康不平等的“内外之分”现象存在。 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4和0.014,说明农业户口流动人口存在着倾向富人的健康不平等,而非农户口流动人口中存在着倾向穷人的健康不平等,与收入相关健康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现象也存在。 (三)健康不平等分解的“内外之分” 对健康方程(6)进行回归,再根据公式(7)对流动人口和当地户籍人口的集中指数进行分解,结果见表5所示。 解释变量流动人口(CI=-0.010)变量均值回归系数集中指数弹性系数贡献率性别0.550.1660.000.020.004年龄32.68-0.0540.04-0.311.223婚姻状况0.250.441-0.480.020.939教育年限10.460.0350.010.07-0.059收入水平6.430.0170.350.02-0.672户口性质0.870.098-0.030.020.046解释变量当地户籍人口(CI=0.028)变量均值回归系数集中指数弹性系数贡献率性别0.560.5520.000.070.010年龄39.14-0.086-0.02-0.780.587婚姻状况0.150.6430.000.02-0.002教育年限11.720.0380.070.100.266收入水平7.300.0160.370.030.362戶口性质0.470.466-0.220.05-0.376对于流动人口中轻微倾向高收入的健康不平等(CI=-0.010),年龄、婚姻状况和收入水平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22.3%、93.9%和-67.2%,说明年龄和婚姻状况差异是造成这种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收入水平本身的不平等(集中指数为0.35)则抵消了一部分倾向低收入的健康不平等。 对于当地户籍人口中稍微倾向低收入的健康不平等(CI=0.028),年龄、教育和收入差异是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58.7%、26.6%和36.2%,而户口性质的贡献率为-37.6%,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健康不平等。 五、总结与建议 本文立足户籍制度形成的“双二元”社会结构,对城市15—60岁样本居民的纯粹健康不平等和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1)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健康的“内外之分”存在,而流动人口内部“城乡差异”不明显;(2)流动人口中存在着倾向富人的健康不平等,而当地户籍人口中存在着倾向穷人的健康不平等,“内外之分”存在;(3)“城乡差异”现象也存在。 结合研究结论,立足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着眼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给出以下建议:关注流动人口健康,制定应对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和婚姻特征的健康策略,有效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切实提升流动人口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促进收入提高,防止城市居民健康不平等加剧。 参考文献: [1]胡琳琳.我国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实证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5(12):13-16.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63. [3]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2):61-79,203-204. [4]王洪亮,朱星姝,陈英哲.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动态分解: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实证研究[J].2018(6):29-38. [5]刘志鑫.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研究:基于CHIP数据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19. [6]李欣.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健康的机制探讨[J].山东经济,2009(4):47-52. [7]薛新东.中国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J].人口与发展,2015(2):84-92. [8]焦开山.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5):24-46+241-242. [9]孙秀云,张冬梅,梁轩,等.北京市崇文区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需求利用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5):455-457. [10]纪颖,袁雁飞,栗潮阳,等.流动人口与农村青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比较分析[J].人口学刊,2013(2):90-96. [1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司.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检测调查技术文件[EB/OL].(2014-10-30)[2024-01-05]. https://www.chinaldrk.org.cn/wjw/#/home. [12]OAXACA R.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3(3):693-709. [13]BLINDER A S.Wage discrimination:reduced form and structural estimate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73(4):43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