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年“慢就业”

2024-05-23 04:21魏爽刘伊
西部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慢就业

魏爽 刘伊

摘要:多数青年毕业后选择顺应社会时钟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也有一部分人将自己的社会时钟“停摆”,成为慢就业青年。对这一群体的心态研究是了解当下青年就业新态势、做好针对性保障工作的前提。通过访谈发现,当下慢就业青年存在低压力、低了解的求职心态;低物欲的生活心态;低社交的交友心态以及高情绪波动的认知心态。

关键词:慢就业;时间社会学;青年就业心态

中图分类号:C913.9;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036-04

On the “Slow Employment” of You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Time

—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35 Cases

Wei ShuangLiu Yi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Abstract: Most young people choose to follow the social clock and enter the labor market after gradu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who “stop” their social clock and become the youth of “slow employment”. Studying the mentality of this group is a prerequisite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new employment trend of youth and doing targeted security work properly. Through the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e youth of slow employment nowadays have the mentality of low pressure and low understanding in job-seeking, low material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low social attitude towards making friends and high emotional fluctuations.

Keywords: slow employment; the sociology of time; employment mentality of youth

進入就业市场是青年顺应社会时钟,脱离原生家庭,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承担新的社会角色的重要节点,但也有部分青年将自己的社会时钟“停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0%的毕业生在离校时仍处于未就业状态,其中一部分成为了慢就业青年[1]。

多数观点认为“慢就业青年”是指青年完成阶段性学业后,在较长时期内既未继续求学深造,也未正式参加工作的现象[2]。本文将以慢就业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解读慢就业青年的心态,回应上述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慢就业:一种青年就业新态势

近年来,学界对慢就业现象展开了大量研究,但针对慢就业的定义和评价方面仍存在诸多分歧。多数学者认为,慢就业是指毕业生不遵循“毕业即就业”的传统社会时间,而是在毕业后选择游学、备考、待业等各种方式暂时不就业的情况[3]。

也有部分学者对就业时间进行了限制,认为慢就业是截至高校毕业当年的8月底前未实现完全、稳定就业的行为,是“毕业”和“就业”间一段半年到两年左右的缓冲期[4]。从初职获得时间来看,慢就业是指毕业次年才获得稳定的初职[5]。可以发现,当下对慢就业的探讨都突出了这一群体在毕业和就业之间的“时间差”特点,但对具体的时间差没有统一的界定。

此外,有学者对慢就业现象进行类型学的划分。郑晓明将其分为选择时间长的广义“慢”与缺乏就业主动性的狭义“慢”[6]。宋健将其分为积极、消极两类,前者因对就业质量存在高要求,所以通过这一时间增加个人优势或考察就业市场;后者则是不适应身份转换的一种表现[5],说明个体在就业观念、心理素质、就业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短板。

当前,学界对慢就业现象主要抱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持积极态度的学者认为,慢就业说明青年对自身有高质量就业的期待,会通过这一时间来提升能力以便未来把握机会,这也为我国就业结构问题提供了缓冲基础[7]。持相反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好的职业和岗位是通过实践而非思考获得的,慢就业本质上是青年不适应社会角色变化,是因能力限制、职业规划迟缓、求职期望过高等引起的对职场的观望、等待甚至逃避行为。结合我国就业现实,青年就业可能因错过机会“拖”成啃老族,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宏观上会造成应届生和慢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拥堵”。

(二)慢就业心态

西方国家对青年就业心态的研究起步较早,1908年帕森斯首次提出“就业心态”概念,指出科学的职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个人和工作因素并将两者合理调配[8]。当下国外青年就业心态存在创业意识增强、就业观念自主化、择业价值取向更加偏向精神价值等特征[9]。

我国对青年就业心态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青年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国内对就业心态研究力度也随之提升。

国内学者多通过实证研究分析青年就业心态的成因、特征与应对措施,指出青年就业心态呈现从众或自傲、矛盾与依赖、焦虑而自卑、逃避或挑剔等多元化趋势[10]。结合多元整合视角可将其归纳为求稳与多变心态、快就业与慢就业心态、求高与生存心态、个性与从众心态、理性与感性就业心态、主动与被动就业心态[11]。综合来看,青年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因身份及心态转变问题产生慢就业行为。

就业心态是个体在确立职业理想、进行职业选择及进入职业角色时所呈现的一系列心理特征,是对职业选择所普遍持有的价值判断、情感倾向。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往个体按部就班的生活惯习被打破,在青年就业领域则表现为“毕业后即就业”的链接变得缓慢甚至中断,过去社会对于青年倾向快速就业、留在大城市、进入高利润行业的就业共识逐渐被打破。可以说青年的思想轨迹与价值观念体现着时代变迁的影响,其就业心态与社会变迁背景下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相吻合。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慢就业青年的心态特征,笔者在公办本科高校招募处于慢就业进程中的毕业生20人,在社交平台中招募慢就业青年15人,经过资格审核后,确认所招募的35人皆为延迟进入就业市场的慢就业青年。其中男性21人,女性14人;本科学历27人,硕士研究生8人。部分参与访谈的青年个人特征见表1。

访谈涉及“个人信息”“生活内容”及“慢就业认知”三部分,并辅之以适当追问,每组访谈时间不低于45分钟。访谈工作后期,数据出现明显重复,说明数据信息接近饱和,于是笔者在访谈后完成数据收集工作。访谈录音通过腾讯云转写生成访谈文稿,并对访谈数据进行了编码分类、重组和抽象归纳。

调研发现,当下慢就业青年存在低压力、低了解的求职心态;低物欲的生活心态;低社交的交友心态以及高情绪波动的认知心态。

(一)低压力:紧迫性和规划性缺失

低收入家庭中的青年因为经济压力较大,会尽早就业以缓解家庭或自身经济压力,而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的青年则缺少这种就业紧迫感。慢就業青年大多仍处在原生家庭的架构下,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父母的工资或退休金。这些青年仍处在父母的羽翼下,心理上尚未成熟,其住房和生活成本较低,对他们来说,家庭和社会责任并非是现在亟需承担的压力。

其家人大多对此持支持或中立态度,这使得该群体较少感知到家庭情感和社会关系中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了慢就业青年就业和养家紧迫性。不少慢就业青年选择在这一时期开展志愿服务、旅行、考取证书、考研等活动,其中考研人数占比最多,这不仅因为学历贬值,就业市场越来越青睐硕士及以上学历,还因为可以通过读研延长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

由于自身或环境中的低压力,慢就业青年对于未来的规划较为笼统,有15人(55.6%)表示目前仅有短期的读研规划,认为“现在找工作都是研究生起步了,读研之后找工作肯定会有优势一点”(受访者M10 2024年1月30日访谈录)。而获得更高等级学历后的职业规划暂时处于模糊状态。慢就业青年缺少长远的规划性,更多的是在社会规范下做出的盲从性行为。

(二)低了解:有信念但缺少行动

较低的压力导致慢就业青年的求职紧迫性不强,具体表现为就业认知过于理想或有求职意愿但缺少行动。“未来肯定要就业,理想月薪在八千到一万元左右,不用9962016年,58同城最早被曝光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即每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此后,越来越多实行“996”工作制的互联网大厂被曝光。,最好离家近,并且工作轻松点。”(受访者M03 2024年2月4日访谈录)但对于当前市场平均薪资与薪资构成,慢就业青年则所知甚少。

在具体的就业行动中,慢就业青年更多依赖现存的学校、家庭或社会关系资源,缺少主观能动性和对自我的清晰认知。部分慢就业青年曾尝试就业,但因求职效果不理想或自我认知不清晰而放弃。“我去过一些双选会,也在招聘网站上海投过简历,很多都没有后续,可能是我自身能力的问题吧。”“学生的工作经验不多,我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少,我也不喜欢,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受访者M06 2023年11月18日访谈录)

多数慢就业青年曾经有过求职经历,但由于对自我认知和工作岗位的了解不深入,在求职过程中极易受挫、产生放弃心理。同时,慢就业青年对招聘信息仍处在被动接受或初步了解阶段,对应届生身份认知、求职政策、面试与简历技巧等涉猎较少,会受“高薪案例”的影响,过分拔高自我认知和就业期待,择业观念过于“理想化”而忽视实际情况。可以说,部分慢就业青年很少从求职实践中真正了解自我、了解就业政策,导致失去应届毕业机会。

(三)低社交:原有社交网络缩小、新的社交网络暂未建立

慢就业青年与朋辈群体的社交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占比较少,社交对象以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为主。主观来看是慢就业青年主动缩小自己的社交网络;客观来看是受时空限制被迫减少与原有社交网络的交往频率,并且无法生成新的社交网络。

慢就业青年通过回避和筛选主动减少与过往社交网络的链接。青年顺应社会需求读书、考学,并在这一过程中与朋辈群体建立社交网络。但毕业后,大多同伴顺应社会时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而慢就业青年的社会时钟处于停摆状态,与朋辈群体的生活重心逐渐产生差异。在交往比较中,部分慢就业青年因产生“人家都挺成功的,我现在还一事无成,找不到目标”(受访者M04 2024年2月1日访谈录)的自卑心理而主动回避社交。也有部分慢就业青年为避免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对社交对象进行筛选。“我发小也一样,但每次交流过后我都很焦虑或自我怀疑,所以就减少了和他的交往。”(受访者M02 2023年6月15日访谈录)

客观上受时空限制的影响,部分慢就业青年减少了线下社交的频率,而新的社交网络暂未形成。“同学很多回自己的城市发展了,线下交流肯定就少了。本地的同学平时还要工作,也不能跟以前一样玩。”(受访者M01 2023年12月21日访谈录)新的生活、工作场所可以带来新的社交网络,而慢就业青年缺少这样的场所和机会,因此无法生成新的社交网络。“身边一般接触不到和我类似的人,线上也不知道怎么找类似的群体。”(受访者M15 2024年1月7日访谈录)

由于原有的社交网络缩小、断裂,新的社交网络暂未生成,慢就业青年缺少与社会链接的渠道,更多是通过网络自娱自乐,处在“茧房”中。不少慢就业青年表示“我没那么高的社交需求。”(受访者M08 2023年10月21日访谈录)甚至对社交和娱乐丧失兴趣,存在情绪的边际递减效应。“最开始还会和大家线上线下见见,后来开始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不想见了。”(受访者M09 2024年1月11日访谈录)就业压力反映了青年对就业本身的态度和重视程度,而这种压力除了来自劳动力市场,还来自同辈群体的社会比较[1],慢就业青年也会通过降低社交来减少社会规范带来的压力。

(四)低物欲:规律性生活带来的确定性

慢就业青年生活内容较为规律,各部分时间占比较为固定。受访者M07,男,26岁,硕士毕业后成为慢就业青年,其一天的生活内容包括:做家务、通过电子产品娱乐、照顾宠物、线上兼职、陪伴父母、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其经济来源一方面依赖学生时期的实习存款,一方面是当下的兼职收入(月均800元左右),其生活开销主要集中在部分家庭生活开支和个人用品开支(月均600元左右)。

可以发现,慢就业青年生活内容大多围绕家庭展开,在低社交的特点下,他们相应的社交和娱乐支出较少,多数慢就业青年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开销需要依赖家庭支持或存款,部分青年会通过兼职获得一定的收入,他们的物质欲望和经济收入均处于较低水平,可以做到收支平衡,而规律的生活节奏带给慢就业青年足够的安全感和确定性,使其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

(五)高情绪波动:自我认知和行为中的矛盾

虽然日常生活规律,但慢就业青年依旧会因自我认知、社会感知等产生高频次的情绪波动。青年从校内向校外过渡的过程也是从被保护者向主导者身份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伴随一定的身份认同冲突,相比其他青年,慢就业青年受到的角色认同冲突更大。该群体延续了被保护者和学生角色,这一角色天然带有“依赖”“成长”“被支配”的特征,以及社会对于其“成长”的规范压力,这造就了该群体不甘平庸,期待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心态,而缺少目标和长期规划的生活又使其缺少价值感、自我评价处于不断的波动中。

失败的就业经历导致该群体带有焦虑底色,他们对问题的归因在“自身素质欠缺,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主观因素和“岗位少、就业环境差”的客观因素中反复徘徊,并产生无能感、无助感,不利于其发挥择业主动性。因此,部分慢就业青年选择通过考研来规避这一风险,但又会陷入不愿“躺平”却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能为力的纠结中,表现出在“放松”和“进取”间反复游走的矛盾行为。

四、结论与反思

慢就业青年在厌恶竞争、追求自主的自我实现心态和焦虑未来、自我质疑的自我厌弃心态中反复挣扎,也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接收信息愈发多元的背景下产生的、带有时代烙印的群体。

对此,应以发展的、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群体。部分慢就业青年仅仅是希望在正式工作前可以用一段时间来提升自己、增长见识、实现自我价值,但在回归就业市场时,相应的回归道路并未被彻底打通,使其在回归进程中屡屡受挫。因此,对慢就业青年的关注和帮助应该是带有支持和鼓励色彩的,应该更多关注青年个体感受、反思社会规范,最终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促进良性就业。

参考文献:

[1]刘保中,臧小森.转型理论视域下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生活状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3(9):51-60,24.

[2]馬力,邓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探析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5):93-99.

[3]徐丽.基于微观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分析[J].高教论坛,2021(3):77-79,98.

[4]宗惠,储德银.精准治理视角下大学生“慢就业”之应对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2020(5):24-28.

[5]宋健,胡波,朱斌辉.“慢就业”:青年初职获得时间及教育的影响[J].青年探索,2021(6):25-34.

[6]郑晓明,王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治理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9(3):276-280.

[7]陈立明,刘炳辉.复兴一代:“95后”大学生的时代特性剖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7-116.

[8]PARSONS F.Choosing a vocation[J].Books on demand,1909(7):636-640.

[9]TOMLINSON MICHAEL.Graduate employability and student attitudes and orientations to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7(4):285-304.

[10]冯桂梅,马方圆,王晓英,等.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5):76-78.

[11]李景国.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原因分析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9-142.

猜你喜欢
慢就业
“慢就业”是与非需要“两面看”
浙江省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现状及动态分析
“慢就业”怎么就慢下来了
“慢就业”,待富不光荣
你想试试“慢就业”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警惕“慢就业”变身“懒就业”
如何看待“慢就业”?
“慢就业”,想说爱你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