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平
与锺叔河先生相关的著作——他的单本著作、文集以及他编选、辑录、笺释的前人著作,在我的书架上占了整整一个单元格。即使有了岳麓书社的十卷本文集,早先不同时期购买的单本书——依照旧例,应该称为“别集”——也不忍舍弃;旧书有了增订本,也一并收纳。享受这种“待遇”的现代学者、作家,还有钱锺书、陈寅恪、汪曾祺、周作人等七八位。
文集作品覆盖所有的别集自不必说,即便先前的单本书中,也有纯粹是选本而所有文章皆出自以往著作的,这种不厌其烦、不厌其重复购买收藏阅读的行为,近乎時下影视歌明星的所谓“忠粉”“铁粉”了,不免要被聪明人哂笑。
我从何时起关注并认真阅读锺叔河先生的文章、著作以及他编辑整理的前人著述,已经无法回想,也懒得从日记、笔记中寻根索源自我考据。书架上出版时间最早,也是购买时间最早的,是《知堂序跋》(岳麓书社1987年2月1版1印),原价3.7元,在专营旧书、库存书的海淀文化书社2.6元购得。大学期间正值中国现代文学正本清源矫正偏差的高峰期,钱理群老师的“周作人研究”是深受欢迎的选修课。在周作人著作无处寻觅的当时,这本《知堂序跋》却屈尊在古旧书店蒙尘,等待我去拂拭。
《知堂序跋》“编者的话”提到,这是《知堂书话》的续编。据偶然看到的传记资料,锺叔河先生1984年担任岳麓书社总编辑,1986年编辑出版了《知堂书话》,这是建国后第一本署名周作人的新书。1988年,在岳麓书社内部的一次民主评议中,锺叔河落选,不再担任总编辑,次年,五十八岁的锺叔河提前退休。他之所以落选,是因为他破天荒出版了周作人著作,还是因为他在担任总编辑期间出版了本人编选的著作?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我早年买书,扉页或环衬总要写上购买的时间地点,甚至顺手记录一点当时情景。但与锺叔河先生相关的十几种著作,只有海南出版社《书前书后》(1992年10月1版1印)和北岳文艺出版社《曾国藩家书》(1994年10月1版1印)标记了时间。《书前书后》硬卡纸环衬页上写着本人的英文签名以及“93.10.17昆明东风西路金穗酒店下”,内文最后一页左下角写着“94.11.13夜初雪后再读毕”。一年读了两遍。《曾国藩家书》目录页左下角记着“95.3.6双榆树书摊”,末页左下角记着“95.5.21晚”,两个多月才看完,读得很慢。
《书前书后》应该算是锺叔河先生在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个人文集吧。他1985年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走向世界: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是编辑《走向世界丛书》的副产品,可以视为历史研究的专著。
锺叔河编辑生涯所做的主要工作,《书前书后》都已经呈现。有与周作人相关的,《知堂书话》《知堂序跋》《〈亦报〉随笔》《知堂集外文》《知堂谈吃》《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的序,或前言、后记;有与曾国藩相关的几本书,以及《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的序;此外,还有一系列鲜明体现了他的趣味、眼光和文风的读书笔记。近日再次翻阅此书,发现皇皇数本的《学其短》,在这本书里已经先期透漏出消息。还有一篇随笔《“笼中鸟”小议》,大概是后来结集的《笼中鸟集》的前奏吧。
在一年时间里,我居然不可思议地把一位当代出版家以序跋为主的文集读了两遍,足见此书对我的吸引力。黄裳先生在序言中称赞作者文章之妙:
如果寻根溯源,这种笔路风致,可以到东坡、山谷、放翁的题跋里去找。有如人的面目表情,有的只是一微笑、一颦蹙,而传达情愫的力量却远在横眉怒目之上。……作者的一系列读书笔记则读来有入口即化又富于营养之妙,正是我所爱读的文章,虽是随笔短篇,却并非一挥而就。
当年阅读,出于职业编辑的习惯,我顺手勾出并纠正了不少错别字,细数竟有十几处之多。猜想当初拿到《书前书后》的样书,视错字别字如仇雠的资深编辑锺叔河先生一定哭笑不得,徒唤奈何。
在《走向世界后记》一文开头,锺先生引用了法国诗人缪塞的名句:“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他在后来多篇文章中都引用了这个名句,足见锺先生对这句话体悟之深刻。我在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前身)青年编辑业务研究会会刊《热土》(1996年第2期)上,写了篇卷首语,也顺手引用了这个名句:
“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这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塞的一句诗。词浅义深,表达了生命的尊严和个性的价值。我们一生劳作,可能无所成就,但重要的是,我们不违初衷地去做了,就能心安,就能永无怨悔。
锺先生谦称《书前书后》为“编辑应用文”,但它深深影响了我的编辑工作,也影响了我此后的阅读选择、人生观和审美观。这些篇章成了我按图索骥的阅读指引,它的趣味、审美、历史眼光和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三十年前我这个年轻的读书人。
当年如此用心读了《书前书后》,却没有写下一点阅读心得,日记中也只有寥寥数句,不值得引用发挥。但书中有多处用圆珠笔、墨色不一的钢笔画的重点线,大概是当年特别会心之处,不妨像周作人写读书笔记一样,抄录几句原文:
旧中国的统治阶级,有它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这就是以儒为体,以法为用,以黄老为权,以纵横为变。在这方面,曾国藩有很深的研究和心得。(《一个政治人物的私房话》)
我一直看重晚明人的文章,因为在专制倒台、传统崩坏的时代,才容得一点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表露,这也就是“亡国之音”往往比较动人的原因。(《末世官僚地主魂》)
好大喜功雄主事,饰非拒谏独夫心。(《读〈豫陕川行小纪〉》)
刊物可以研究《围城》,刊物却不能成为围城。要努力种好这一块“自己的园地”。(杨绛《洗澡》中许彦成语)要留得住真正的读者,使他们进来了就不忙于出去。(《谈钱锺书研究》)
传统学问固不能使中国现代化,熟读离骚培养不出现代精神来,但如果能以超越厉害的态度,以现代化的思想,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来一层一层掘开传统文化的积淀,找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血管里流动的东西的根源,却是中国现代化非走不可的一步。(《〈周易的智慧〉序》)
记得后来还买过《书前书后》的再版本,依旧小开本,封面蓝底白字,但纸张稍精美,错字甚少。可惜此书毁于去年“七·三一”涿州洪灾了。“水火无情”“洪水猛兽”,我第一次对这些成语有了深切理解。
《知堂序跋》之后所买的第二本书是《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5月1版1印)。黄裳先生在《书前书后》序言中,曾称赞此书编辑笺释工作功力之深:
他的为周作人《儿童杂事诗》作笺释,却更能看出其功力之劬。最难得的是他对周氏著作读得那么仔细,用考据家“本证”的方法,借了诗人自己的话来阐发诗意,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致。
锺叔河先生不仅是我的编辑榜样,也是我的学术榜样、文章榜样。
《书前书后》之后,与锺叔河相关的新书被列入我毫不犹豫的必购目录。新世纪初,锺先生作品进入出版高峰期,我先后购买了《知堂书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1版1印),《念楼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1版1印),《念樓学短》(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1版1印),《学其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1版1印),《记得青山那一边》(海豚出版社2011年8月1版1印),《笼中鸟集》(青岛出版社2009年7月1版1印)。爱屋及乌,我还买了锺叔河作序、陈子善辑录的《知堂集外文》。
2021年,疫情中传来喜讯,岳麓书社推出了十卷本精编精印的《锺叔河集》。一位资深的出版人、历史学者、随笔作家,在自己工作过的单位出版亲自编定的文集,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于是我欣然购藏。
锺叔河先生给予我青年时期的知识开悟和精神启迪,受惠至今,仅仅罗列这些书名难以传达我的感谢和敬佩之情。如果将来时间从容,再读、细读,且悟性不减,我要写一下与锺叔河相关的几个核心词:“周作人”“书话”“曾国藩”“走向世界”“学写短文”“古文今译”,等等。谈谈他如何拂去时间的尘埃,还历史以最初的面目;谈谈他以材料表明态度,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之同情”(借用陈寅恪先生评冯友兰哲学史语);谈谈他为中国固有文化梳别整理、对外来文化的甄别吸纳所作出的示范,以及他对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的期盼;谈谈他如何受钱锺书器重,成为钱先生主动为其著作作序的唯一一人,杨绛先生也待若上宾;谈谈他不以文学名家自诩,却写出了“入口即化”而滋味深永的文章佳作。
责任编辑: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