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张丽娜
(1.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西双湖小学;2.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践礼养德”是基于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以“实践”为核心,以“礼义精神”“文明礼仪”和“礼法规范”为基点的道德养成教育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和教育数字化语境,为新时代“践礼养德”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提出崭新的空间路径。运用数字化思维理念和技术,全方位、系统性地重塑育人过程,对于推动新时代“践礼养德”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是民族的精神长城,凝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少年儿童“践礼养德”的沃土。但笔者发现,在传统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和困境,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当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物质充足、社会稳定的繁荣时代。纵观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一方面,教育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年代感,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无形之中让学生和红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时,容易忽略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只是一味地讲述教材内容,缺少具体教育情境的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导致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失去应有的感召力。
知识不是一个静态的个体,而是一种动态的自主构建过程。在传统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中,往往采用“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亲身参与性实践活动,学生被迫成为知识的接收者,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只能流于表面。缺少实践参与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难以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精神成长的动态建构,无法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致使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长期以来处于“说教”状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目前德智失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方面,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以分数作为考核学生和教师的硬性标准,降低红色文化的主题教育水平、挤占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时间和简化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存在突击性、过场性的问题。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空间缺少,使得学校这一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主阵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处于“虚化”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教育也在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即将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相融合,构建数字化的教与学新模式。“数字化赋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互动零距离的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生态,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变革。
1.角色转变:由“服从者”走向“自觉者”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数字化背景下,教育面临着知识来源多样化、获得方式泛在化等问题。教师在进行“践礼养德”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时,通过数字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红色文化学习空间和途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将学生由知识学习的“服从者”,朝着“自觉者”的方向转化。
2.场域重构:由“二维场所”转向“三维空间”
在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场域发生着转变,学习的空间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课堂,各类信息技术支持下,数字化学习手段可以有效重构学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时空边界,助力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场域从“二维场所”转向“三维空间”。沉浸式的具身学习空间,有效激发学生多重感知,增进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感染力,实现了教育空间的动态交融。
3.方式变革:由“单一说教”到“动态生成”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信息技术为“践礼养德”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数字化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的认知情境和更加真实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场域,增加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另外,互联网聚集了大量红色文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当前兴起的虚拟红色教育体验基地、红色教育虚拟教师等促进学生学习向动态生成转变。
1.运用媒体资源,再现红色历史画面
小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在认知与理解外界事物时更多地依赖自身直观化的思维。另外,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内容和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难以走入其中。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各类红色文化视频资源,提升教育内容画面的立体感,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参与,从而获得良好的实效。
为了让学生铭记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教师便利用视频再现情景。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红军长征路线图,帮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区,遇到了哪些困难。接着,教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段,伴随着枪炮声,学生在具体直观的视频画面中感受到“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的惨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红军能克服困难的原因,从而体会红军战士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
2.运用虚拟情景,触摸红色历史烙印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往往会受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影响,这些真实的情景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实地走入,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如,利用虚拟的具身式数字化情境资源,将学生置身于立体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场域中,触摸红色历史烙印。
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进行红色研学活动。学生身处革命纪念馆中,置身于革命数字化虚拟场景中,聆听虚拟教师讲述的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久久不忍离去。数字化虚拟场景,带领学生重回那段革命岁月。学生犹如触摸到一个个真实画面,仿佛也回到那段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艰苦历程,虚实融合式场景,不仅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带来了沉浸式的心灵洗礼,更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3.挖掘网络素材,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网络中的爱国主义素材是全面的、丰富的、及时的,与传统爱国主义相比,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空间。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它的内容得到了充实和扩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爱国主义资料,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也比课本知识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继续发展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1.搭建数字化平台,共享红色文化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形式之一,可实现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方便小学生随时查阅,使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资料通过互联网共享功能,增强“践行礼仪、修身养性”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有效性。有效搭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微”平台,通过整合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图片、文章、视频、歌曲等教学素材,建设立体化网络数字“微”平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可以随时将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相关资料或创新成果分享到数字平台,实现新时期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内容的共建共享,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丰富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内容,逐步实现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目标。
2.组织数字化学习,深化红色情感
20 世纪90 年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诞生后出生的一代被称为“数字土著”,这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往往优于他们的长辈,过度的限制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感甚至叛逆,因此在进行“践礼养德”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教师、学生在线交流确定议题、选择文本,并以音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重难点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深化学生的红色情感,教师在班级内将事先确定的几个备选议题通过数字问卷调查系统加以统计分析,最终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议题定为教学议题。学生针对议题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的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了解红军长征的那段历史和长征途中发生的相关故事。学生学习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深化了红色情感,立志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3.重视数字化仪式,实现红色价值
党中央明确要求,将仪式教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创造适合仪式教育的教学环境,还可以丰富仪式教育的内容、拓展仪式教育的资源,并创新仪式教育的形式等。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结合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仪式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2021 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国家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仪式。学校与各部门合作,开展以“了解党的历史、热爱党、热爱祖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长廊,按照时间顺序,借助全息屏、投影设备和柔和的灯光,将党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展示出来,打造一个名为“党史红色长廊”的场景。当学生参观游览这条长廊时,就像参与了一场党史教育的仪式,置身于一个温馨而充实的教育空间。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激发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强烈情感。
1.互联网+,拓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网络空间
新媒体时代,网络是儿童成长离不开的环境,互联网+成为当下教育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形式,融入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网络空间,是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路径拓宽的重要支撑之一。把儿童从传统的教育封闭空间中解放出来,采取“线上线下”双向布局,形成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合力。
政府和学校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发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网络阵地,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上开辟相应专栏,为学生展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故事、图片、视频、资料等网络资源。还可以利用国家公祭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进行网络献花、网络祭扫等活动。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不仅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儿童的情感需要和思想发展状况,还使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更有针对性,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开辟新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增强了红色文化认同感。
2.课后延伸,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协同空间
教育缺乏了持久性、常态性,就会流于过场,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学校可以创设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校家协同数字化管理平台,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从学校走向家庭,从单向走向互动,让红色文化滋养儿童的精神成长。
很多学校都投入使用了“腾讯智慧校园”,这一“数字化”平台可以支持学校管理、教师办公、学生学习,拥有群发作业、在线请家长、发布动态、健康打卡等多样功能,在完成在线教学的同时还实现了校家双方的在线合作,很好地解决了线上沟通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类似的平台,组织“家务小能手”“我是小雷锋”等相应的打卡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常态化空间。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过去长期的实践斗争中积淀形成的革命精神,在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中,对革命史、英雄事迹、先辈品质等红色文化的学习都是站在当下的视角去回望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数字化技术在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中的迁移运用,能够突破历史的局限为学生营造出身在其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穿越历史去感受红色精神的伟大,接受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