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镔
[摘要] 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极富生活色彩的课堂环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生活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结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现状,总结出“深入挖掘教材,丰富生活化教学素材;分析学情,强化生活化教学实效;培育学生道德观念,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丰富教学实践经验;运用多种工具,开展多样化评价”等一系列实施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经深入人心。积极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有助于让学生体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价值。为了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体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现状
当下,有些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对接学生的现实生活,坚持运用一些肤浅的生活化教学套路,导致教学过程相对机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无法引起学生共鸣,难以真正发挥生活化教学的育人作用。
其一,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生活应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只有源于真实生活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局限于教材与习题之中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难以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更无法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结。一些教师对于教材中活动主题的使用,更多的是拿来主义,没有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使课堂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外。
其二,课堂教学拘泥于形式。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活与教学的和谐统一,还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道德与情感,因而受到很多教师的重视和追捧。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透彻理解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做好生活化学情分析,仅仅是给道德与法治课堂披上了生活化的“外衣”,讓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
其三,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一点也是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分析、课堂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来引导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没有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两难情境,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相对刻板,并且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最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书本知识。
其四,教学评估难度大。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学评估的难度增大是一个明显的问题。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估的重点也需要从传统的知识记忆和应试成绩转向能力和素养维度。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全面评估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表现和成长。对此,教师需要寻找更为恰当的评估方式,以此来衡量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习场景中的能力提高情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项目作业、实践报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展示他们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不过,这也带来了评估标准和量化方法上的更高要求,如何准确地评估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何保障评估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都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同时,教师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以便后续作出准确的评估。
二、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因此,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义。
1.深入挖掘教材,丰富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师对教材的挖掘程度,取决于对教材的熟悉和掌握情况。教师只有全面掌握并深入挖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才能将理论知识有机融入教学之中。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并以生活化的理念来解读教材。
以七年级下册《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提前对该课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以单元整体视角了解本课内容,把握本课的学习目标,即提高学生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融入与人交往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交际场景,并在模拟体验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和接纳,进而在班级集体生活中取得共同进步。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丰富生活化教学素材。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化素材,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集体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他们最终取得真经是谁的功劳?如此,学生才能从中认识到集体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不断深入挖掘教材,积极将生活实例与教材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分析学情,强化生活化教学实效
学情分析是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预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一种基本手段。学情分析的好坏决定了一节课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可以说,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是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机械套用生活化教学的传统模板,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学生的认知、经验、能力,既要找到全班学生的共性经验,又要分析每一位学生各自的特点,以便选择合适的生活化实例来开展生活化
教学。
以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遵守的规则。对于身处城市的学生而言,最熟悉的社会规则便是交通规则了。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交通规则的话题,通过引入生活中的车辆通行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唤醒他们的既有生活经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拥堵路段视频,切身感受因个别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交通拥堵混乱,以及因有的行人罔顾交通信号灯横穿马路而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的事例。这些鲜活的交通事故案例视频,有助于学生具身思考这些安全事故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学生将以此为鉴,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生活化的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实例和教学方式,能够起到强化生活化教学实效和深化学生道德体验的作用。
3.培育学生道德观念,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属性,教师要以生活为背景设计教学方案,结合社会调查与实践体验等不同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现实生活与理论探究的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列举了好几个学生进步的案例。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并不是很牢固,但他们凭借自己后天的不断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上的跃进。以此,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困难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将课堂教学的范围延伸到互联网的大环境中,让学生了解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有些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折戟沉沙,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失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积极总结创业经验,再次踏上了创业的道路,最终获得了成功。据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对步行街摊主的采访,了解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哪些挫折,请他们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并将自己采访的内容整理成调查报告。这次实践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一位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写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不断试错中探索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最终战胜困难。”可见,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何为生命的韧性。
丰富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可以助力学生提高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多组织、多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4.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丰富教学实践经验
就开展生活化教学而言,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加强相互间的学习,更多地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以帮助彼此解决问题。如此,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
其一,教育机构可以组织教师间的交流活动和研讨会等,鼓励教师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材料。通过讨论课程设计和评估方法,教师能更好地了解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其二,各级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在线社区平台,鼓励教师在平台上分享教学资源,寻求解决方案,发表个人见解,以期加强不同学校甚至是不同区域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其三,同一备课组教师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共同设计开发适合自己学科和学生特点的生活化教学场景,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
过硬的专业知识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应积极参与相关专业培训。专业培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技巧,还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教师分享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相互借鉴,助力成长。
5.运用多种工具,开展多样化评价
为了准确地评估学生在不同教学情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索生活化教学的评估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情境化特点的评估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评估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完成项目作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問题、开展社会实践等,都指向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如录制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特定情境,来提供客观的评估依据。
为了确保评估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评价指标,以便准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实际应用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同时要注重个性化和发展性的取向。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同行评议、学生自评、多维度评估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多个评估者的视角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元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3(24).
[2]谢文馨.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06).
[3]陈桂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3(16).
[4]秦红.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评价初探[J].现代教学,2020(22).
[5]张彩勤.生活化: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取向[J].中小学班主任,2022(0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