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导读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教师的提问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充分讨论。本文从观察教师提问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的可行性策略。通过“五个转变”,优化提问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问题;转变路径
“整本书阅读”是以整本书为依托,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陶冶情操、激发思维、提升思考能力的一种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整本书阅读被巧妙地融入其中。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路径。尽管现行课程标准提倡读整本书,但对于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的建议。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导读环节却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深度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制约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议题。就整本书阅读教学来说,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充分讨论,从而达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下面,从观察教师提问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讨小学整本书阅读导读提问的优化策略。
一、整本书阅读导读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导读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整本书阅读能否走深、走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听评课的心路历程,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浅表、狭隘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导读问题设计存在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1.盲目性。问题的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指向性,所提问题显得滥、杂、细、碎,为了提问而提问。从表面上看,教学环节紧凑、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的阅读与交流浮于表面,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问题导向,教学可能会变得散漫,学生的阅读经验可能浅显且杂乱无章。同时,也会让学生认为问题设计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而非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2.单一性。问题多以独立的个体呈现,没有寻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整合、承接、深化等,缺少系统化的问题作为载体,学生难以形成立体化的阅读感悟。单一性问题设计可能导致学生错失将书中不同元素联系起来的机会。并且,问题之间缺乏相互关联和整合,可能导致学生对书中的主题、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理解。
3.结论性。提问注重思维的结果,寻求最终事实性答案,而忽略了过程性推导和诠释,使得整本书阅读与言语智能割裂开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无法有效提升。过于结论性的问题可能导致学生仅仅关注书中的事实性信息,而忽略了探究和分析书中更深层次主题和概念的机会。此外,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也可能使学生将阅读割裂成两部分,即阅读书籍和回答问题,同样会阻碍学生对阅读过程的全面理解和积极参与。
4.预设性。提问多指向固定性、预设性结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发展,不同观点得不到自由表达,个性化阅读沦为一句空话。学生会认为问题设计只是为了达成教师预设的结论,而不是鼓励他们自由思考和表达不同的观点。这也影响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投入度和参与度。
5.封闭性。问题设计过于呆板、封闭,忽视了文本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无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无法为学生提供尽情发挥的空间,削弱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如果所提问题不能引导学生将书中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就会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并不能看到阅读的实际价值。
二、整本书阅读优化策略的“五个转变”
针对整本书阅读導读问题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落实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一)变盲目性问题为指向性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倡导“一课一得”,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应该提倡一本书锁定一个关键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设计导读问题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作品,让所提问题指向不同的语文素养培植点。
1.指向核心价值。每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精髓,有自己的灵魂。教学中,教师要捕捉文本传递出来的最核心的价值,倾听文本最深处的声音,从而寻找有价值的切入点。比如,《草房子》这部小说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唯美的江南水墨画,更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演绎了成长中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美丽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美”无处不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金色的草房子,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这让读者仿佛置身在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里。因而,教师要以“美”为切入点,从“寻找美”的角度设置问题,如作品中最能打动你的“美”是什么?你从哪儿感受到这种美的?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美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探讨,挖掘作品中的景物美、人性美、故事美、语言美……从而感受语言、体味成长,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责任与担当,在书籍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2.指向文体特点。不同文学体裁的书,有不同的文体思维和语言价值,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通过问题导引,让学生选取最能体现文体特征的内容来阅读。如《呼兰河传》,提出的问题要指向体会“萧红语体”的特点;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问题要指向感受科学小品文的魅力等。再如,读童话我们要体味其丰富、独特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读小说我们更关注环境、情节与人物特点;读散文我们则要走近作者,追求心灵的相遇等。即便是同一种文学体裁,如小说,不同的类型和主题也有不同的读法,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也不一样:成长小说关注“心灵”,动物小说关注“情境”,历险小说关注“冲突”,科幻小说关注“想象”。
3.指向语文要素。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与教材内容的教学是高度一致的。我们要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做到教材内容与整本书阅读的有机融合。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提问应当结合教材同步的语文要素,实现教材与整本书的无缝对接。例如六年级上册《桥》一课,教学时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为“抓住矛盾冲突,把握人物形象”这一阅读策略。在学生掌握这一策略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设计相应的导读问题,让他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加以巩固和运用。又如《西游记》中,哪些故事是通过矛盾冲突,更好地表现孙悟空嫉恶如仇、洞察敏锐的个性特点的?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可以从《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故事中顺藤摸瓜,深入感受作品人物刻画的表现形式,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变单一性问题为系统性问题
整本书阅读,教师的提问要注意问题之间的系统性,努力构建相互作用、层次鲜明的“问题链”,通过对“问题链”的层次排布,将整本书阅读引向纵深处。“问题链”构建的方式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整合式等。例如,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牵一人”而“动全书”的主问题:小豆豆是如何从一个一般人眼里的“怪小孩”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的?通过这个主问题带出递进式的次生问题:在小豆豆的成长中对她影响比较大的人和事有哪些?从这些人和事当中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结合小豆豆的成长,谈谈你认为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后面三个次生问题围绕着“主问题”环环相扣,推动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逐步揭开小说的主旨。在系统性问题的梳理、思考、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思维、审美得以提升,语言实践能力更是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变结论性问题为诠释性问题
整本书阅读,教师提问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得到事实性答案,而在于学生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及诠释方式。教师要变结论性问题为诠释性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智能。以《淘气包埃米尔》为例,提出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埃米尔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层面上,而要把问题提升为“埃米尔到底有多淘气?请你罗列事例为同学们诠释一下”。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就会整理以下的事例:埃米尔把头钻进汤罐子,闹得妈妈要把汤罐打碎;为了让妹妹能在最高处看风景,他把妹妹挂在旗杆上升到高高的杆顶上;为了消灭老鼠,他把老鼠夹放在桌子底下,结果夹住了爸爸的脚丫子;为了让爸爸高兴高兴,他把从河里捞来的活龙虾放到爸爸的睡床边,结果爸爸醒来一脚踩进了龙虾堆……如此一来,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提取突出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来解读人物”的意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言语智能就形成了。
(四)变预设性问题为批判性问题
批判性思维往往被视为人类创新精神的核心,而批判性阅读是培养这种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育领域,许多学者和教育机构都倡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用自己的眼光去阅读并发表独特的见解。因此,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提问不宜将学生引导到确定无疑的答案上,而应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另类思考”。这些“另类思考”可能蕴含着宝贵的创新火花,有助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美国老师教授《灰姑娘》为例,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接受故事内容,而是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包括: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如果午夜12点的时候,辛德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辛德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还有机会成为王子的新娘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这些问题打破了文本固有的结构,激发了学生全新的思维方式。最后一个问题,更是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变回原样,为什么辛德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呢?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性。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而且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挑战文本的固有结构,并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和观点。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五)变封闭性问题为开放性问题
语文课程应当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要从更多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视线延伸到生活和社会中,通过创设开放且富有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中悟出人生哲理和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根据作品的内容、主题、情感等元素,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这种情况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等。通过这些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核心价值。以《夏洛的网》为例,其中夏洛的一番话引人深思:“生命到底是什么?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由此,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认同夏洛的观点吗?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内外阅读的积累,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阅读方式,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阅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在提问中交流,最终实现深度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陶晶.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現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3.
[2]余映潮.“主问题”的教学魅力[J].中学语文,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