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为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指明了行动方向,也给广大教师革新教学模式带来了有效影响。以新课标为实践导向,初中英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交互式的英语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深化。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的相关案例,着重探讨了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构建的思路和举措,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希望为推进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课堂学习;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玉海军(1976—),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国清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与创新导向,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作为重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应性。初中英语教师一方面要细致研读新课标要求,主动革新教学思维与理念,推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型;另一方面,要着重从学生角度入手,思索教学变革之策,尤其是从课堂交互的方向入手,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翁”。故此,在新课标导向下,对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的议题进行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新課标下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构建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交互”可以理解为交替、更替、替换。将这一概念引申到教育学领域,可代指具有互动、探讨、互评、互鉴等特点的学习行为。因此,交互式教学或交互式学习,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和功能。
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维度看,教师通过设计交互式课堂模式,能够改变固有的教学样态与面貌,有效推动师生角色易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探究的效率与深度。具体来说,交互式的英语课堂呈现为“教师引领+学生突进”的状态,教师更多时候扮演“教学指挥官”的角色,而课堂学习则由学生完成,教师从旁给予点拨、指导与帮扶。在英语课堂翻转的基础上,学生的内在热情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开放自由,学生可以提升学习深度,形成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切实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从另一个维度观察,构建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师可以主动发力,将课堂的探讨、探究、互动作为支点,打造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英语课堂,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交锋、情感的勃发、创新意识的生成与应用能力的提升[1]。在课堂交互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维敏捷性与情感多样性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深度学习的效能与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某个疑难点问题推进议题交叉互动,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中给出解释、形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出自己的思索与分析。在交互探究与互动中,学生的英语认知得到拓展,知识能力得到锤炼,学习水平将逐步提升。总之,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英语课堂教学,而教师借助交互式英语课堂的构建和运用,能够很好地展现高效课堂价值,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交互式课堂的构建思路及举措
在新课标指引下,初中英语教师要立足当下,着力构建高效的英语交互式课堂,从语言交互、问题交互、情感交互与评价交互等方向入手,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实现教学深入发展。
(一)语言交互——营造开放包容课堂氛围
如前文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细致研读新课标的要求,着力打造高效的交互式课堂。其中,师生间的语言交互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柱,也是课堂良好气氛形成的支点,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生大多处于12—15岁的年龄段,在英语课堂学习还存在主动性不足、畏难、缺乏韧性和毅力等突出问题,因而格外需要教师的带动和引领。教师要借助语言交互、语言激发、语言点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魅力和价值,从而逐步激发兴趣、形成习惯,深度融入英语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借助随机发问、议题探讨、故事讲述等不同方法,强化语言交互的功能,打造开放包容的英语课堂,驱动学生实现高水平的英语知识交互[2]。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个有趣的主题,教师可以随机开展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互动,让他们充分融入良好氛围中,提升学习的专注度与有效性。比如在讲到周末生活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用轻松愉悦的口吻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在对话、互动中开口说英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师:Did you have a good weekend?
生A:Yeah, it was good, but I'm kind of tired now.
生B:Yes, I had a great time playing on the weekend.
师:What did everyone do last weekend?
生C:I went out to play with my parents.
生D:Last weekend, I did some exercise with my friends.
生E: I was watching TV at home and didn't go out.
…… ……
师:Great, I hope everyone can better arrange their weekends and have a wonderful rest time.
如上,借助轻松随意的语言互动,师生能够围绕“weekend”的话题展开有效的思维交互,教师可以以重点的单词、句式等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全程以英文进行交流,帮助他们锻炼表达能力,同时树立他们说英语、用英语的信心。当然,英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随机交流、互动,着重训练学生的英文思维和表达技巧,让学生在语言交互的过程中进行信息传导,以此提升应用能力,切实增强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二)问题交互——推动知识议题深度探究
英语是一门典型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具的语言类学科。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入手,着力构建交互式的英语课堂,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化,为学生知识能力、应用能力成长创造条件[3]。比如,教师可以围绕重要的问题构建交互式课堂,打造“问题交互”模式,推动学生对知识议题的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英语思维,掌握初步的应用技巧。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单词、句式、语法知识点等,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而且很具实用性。教师要设计不同主题、不同样态的问题,引导学生以个体形式或小组形式开展互动探究,使之在探究中感受英语乐趣与英语功能,从而逐步形成英语探索和应用的好习惯。在问题的研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思维交互与技能交互,从而逐步形成“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意识。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是初中英语入门时的内容,知识内容相对简单,但涉及的不少单词、句式和语法知识还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释,引导学生逐步进入“color”的英语场景中,一方面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问题交互、理解的过程中形成准确判断,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的生活物品,然后给出对应的英文,如橘子对应orange,苹果对应red,蓝天对应blue,芒果对应yellow,墨水对应black等。之后,教师将中英文的顺序打乱,然后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快速提问,要求学生说出对应的单词,同时完成正确的拼写。教师也可以预先制作不同颜色的彩色图片,然后分发给学生们,要求学生彼此随机抽取图片并向同桌提问,要求同桌快速念出对应颜色的单词并完成拼写……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小问题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催化剂”,学生能够在形象感知下加快对单词的记忆、理解,同时提升拼写的准确度,掌握正确的单词读法与基础性用法。总之,英语教师要以有效的问题交互为切入点,构建知识议题的探究情境,训练学生的基础能力,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不断深化。
(三)情感交互——激发学生思维情感共鸣
从新课标的要求入手,初中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情感发育的趋向及特点,着重从情感交互的角度入手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教育学理论表明,教师在开发学生思维情感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以情感交互为着力点,将英语知识的解读、英语情境的构建、生活化教学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认知英语、表达英语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强化自我感受,在沉浸式的课堂学习中生成个性化的思维体验,切实提升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是否外向的话题,教师可以设计知识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言与集体互动,开展辨析与讨论,让学生在情感驱动下进行知识学习,深化课堂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3—4人,引导他们讨论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围绕自己是否外向的话题开展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调动记忆、加入思考,对自己的性格和过往经历进行如实陈述,然后小组组员彼此评价、给出反馈。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与兄弟姐妹进行对比,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英文交流,尤其是围绕重点句式、语法,充分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共鸣,进而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尤其是“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Who's more hard-working at schoo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learn something and have fun.”等句式,学生要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套用、模仿,加入自己的“内容”,在情感互动中有所启示,形成知识层面的感知。
此外,英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赋予学生更大自由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习惯、行为特点、家庭氛围等方向入手,将学生的情感与课本知识内容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高效的课堂情感交互,为学生发展知识能力提供引导和支撑。
(四)評价交互——助力课堂教学优化升级
新课标提出要从全过程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对广大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秉持过程性原则,做好教学的统筹设计与科学评价工作[4]。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评价,事关教学的反思、反馈,其现实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教师要构建高效的交互式课堂,必须从高效的交互式评价入手,将学生引入课堂评价中,发挥学生评价的功能,以此突出英语课堂教学的缺失、不足,为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设计路径提供依据。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理念,按照多主体评价、动态化评价的要求,更多考量学生的看法、感受与认知,吸纳学生的评价信息和建议,助力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升级,确保学生在交互式评价中有所收获,实现学习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后,教师可以开展随堂的交互式评价,对教与学进行立体评测,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依据。比如,教师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先开展自评,然后进行小组内的交叉互评,着重从单词掌握情况、句式应用熟练度、语法应用准确度、口语能力、读写水平等指标入手,给出客观评价。之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将三方面评价信息结合起来,梳理学生本单元学习的情况和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抽测,如围绕“try to do sth.”“try doing sth.”“try one's luck”“pull...from...”等句式,要求学生现场造句、完成对话,其他学生一旁聆听并记录,然后结合参与者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评测,给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与反馈。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的效果加以评价,比如从课堂教学方法、互动效果、授课吸引力、作业设计水平、信息化教学效果等指标入手,由学生给出评价,并当堂完成交流和反馈,为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依据与参考[5]。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互式评价着重表现为学生深度参与的课堂评估、评测与排查,它是交互式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优化教与学的重要动力源泉,在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进程中不可或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有效传播,为初中英语教师改进工作思路带来了积极影响。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中心论”的要求,着力打造交互式课堂,以语言交互、问题交互、情感交互及评价交互为支点,营造开放包容的英语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辐射力与穿透力,实现教学的不断升级。同时,要优化全过程教学,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与知识能力的深度交互,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和应用习惯奠定基础,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徐芳.初中英语教学交互式阅读模式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2021(34):55-56.
韩玫朔.初中英语课堂中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2(1):51-52.
陈银来.论初中英语如何实施交互式教学活动[J].中学生英语,2021(38):64-65.
秦洁荣.多元评价导向下英语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合刊2):3-7.
杨玉萍.初中英语互动探究式教学法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3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