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教育教学资源得以广泛共享,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1+N”专递课堂应运而生。深入探讨“1+N”专递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1+N”专递课堂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专递课堂;“1+N”;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
作者简介:陈霞飞(1979—),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三十八小学。
雖然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地域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学生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在此背景下,“1+N”专递课堂应运而生。通过“1+N”专递课堂,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使得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有机会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对于打破地域限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在“1+N”专递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此外,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一、“1+N”专递课堂概述
“1+N”专递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互动直播”的技术手段,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学课堂,专递到教育资源或教育教学能力相对不足的学校[1]。“1”指一所支援校(城区学校),“N”指多所边境或农村受援校,“1+N”就是一种由支援校提供优质资源,引领、推动受援学校发展的模式。
“1+N”专递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优质师资为引领,将“互联网+”技术与优质师资深度融合,搭建教育资源线上共享机制。通过音视频直播交互,实现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同步评估、同步视讯、同步录播等功能,助推教育均衡化。该课堂模式注重简化和优化教学过程,以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实现城乡教育同步提升。教研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减轻了教师的教研负担和交通负担,同时激发了乡村教师自觉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个人学习,实现专业成长的动力。此外,“1+N”专递课堂还关注教育公平问题,致力于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总之,“1+N”专递课堂是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优质师资引领、优化教学过程和教育资源共享的创新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二、“1+N”专递课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访谈,笔者总结了一些“1+N”专递课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支持与优质师资不足
“1+N”专递课堂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一些地区或学校由于技术设备落后、网络不稳定等因素,信息化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延迟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1+N”专递课堂需要主讲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目前具备这些能力的优质教师还比较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推广的需求。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1+N”专递课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课堂参与度不高,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对线上学习的兴趣不高,或是对所学科目缺乏热情,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在“1+N”专递课堂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如果缺乏学习动力,就难以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2],包括时间管理能力、任务管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而一些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自主学习的方式感到不适应,不能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规划学习任务。
另外,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或其他原因,缺乏必要的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无法正常参与“1+N”专递课堂学习。与传统课堂相比,“1+N”专递课堂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有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1+N”专递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1+N”专递课堂通常是大班授课,学生具有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环境,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风格有所不同,而教师又难以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缺乏个性化关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长空间。此外,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的情感品质和社会发展。在“1+N”专递线上课堂中,学生缺乏与教师和同学的面对面交流,这不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社交互动需求。“1+N”专递课堂还会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使其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辅助者和协调者,这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工作职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
(四)教育发展问题
虽然“1+N”专递课堂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但过度依赖这种模式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方面。如果一个地区或学校过度依赖“1+N”专递课堂,就会造成其对本地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这种外部输入的模式可能导致本地教育体系的发展受到限制,影响本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文化和背景,支援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可能无法适应本地学生的需求和习惯。过度依赖外部教育资源可能会导致本地文化被边缘化,影响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1+N”专递课堂,我们需要改进策略,以确保“1+N”专递课堂能够真正为广大学生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三、改进策略
(一)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
在推广和应用“1+N”专递课堂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与支持。
1.主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主讲教师在“1+N”专递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准确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同时,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音视频录制、直播软件使用等[3]。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帮助主讲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主讲教师的培训应包括学科知识培训,在线课程设计、音视频录制与编辑、在线互动工具使用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以及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线上教学环境的在线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培训。
2.听讲学生的技术培训
听讲学生在“1+N”專递课堂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线上学习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校需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如何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参加在线课程、线上提交作业等;学习如何使用在线学习所需的技术工具,如音视频通话软件、在线笔记工具等;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任务管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以适应自主学习的需要。
3.技术支持
学校应设立技术支持热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创建详细的在线帮助文档,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助解决技术问题的渠道;定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培训课程,使其学会解决在线授课和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网络连接不佳、设备故障等。
(二)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教师以及相关利益方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1+N”专递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指标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质量等。此外,要定期对“1+N”专递课堂的整体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推进。
(三)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表现,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4],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在线讲座、参考书目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5],如学习指南、习题集等,定期更新教学材料,以呈现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例如,在“1+N”专递课堂中,教师在教授“小数乘法和除法”时可采用个性化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在线调查和测试了解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准备一系列个性化教学资源,如基础、中等和挑战难度的练习题、视频教程、互动游戏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将学生分层,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讲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和探究活动。另外,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在线小测验、课后作业等,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教学策略和个性化指导的依据;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包括他们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困难等,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推动多方合作
为促进教育公平,应加强学校、政府、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1+N”专递课堂的发展和应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教育公益事业,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1+N”专递课堂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益事业[6]。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为各方参与教育公益事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比如合作投资建设高速互联网、购置多媒体设备等基础设施。此外,中心学校应组织优秀教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与其他教学点分享。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展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1+N”专递课堂模式。
(五)关注教育公平
在推广和应用“1+N”专递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不能过度依赖这种教学模式而忽略本地教育的发展。本地教育的发展才是根本,只有加强本地教育建设,提高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支持力度。虽然“1+N”专递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但这些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得到解决[7]。有关部门可以制订专项计划,明确支持这些地区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如稳定电力供应、提供安全的饮用水等,创建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另外,政府或教育部门需要定期对这些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或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同时鼓励志愿者前往这些地区提供教育支持,如支教。
结语
总之,“1+N”专递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这种教学模式能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推动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期待在未来能看到更多关于“1+N”专递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陈文婷,张逸佳,张哲明,等.“1+N”同步专递课堂运行模式实践探索:以潮州市饶平县樟溪镇中心小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2(12):31-33.
朱文.云南边远地区“1+N”专递课堂的实施现状及教学成效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许鹏升,陈淑霞,何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和“N+1+n”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3中西部地区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一).北京: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3:2.
张晓芹.基于“1+N+1”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5):66-68.
武爱萍,李玉梅,武文涛.“1+N”教师线上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2):72-74.
乔梦夏.基于“1+N”链接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以《司马光》教学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3):70-72.
岳维鹏,马兰.探索“1+N”模式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J].宁夏教育,2021(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