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分级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024-05-17 13:00:07张彬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分级阅读英语学习活动观主题意义

张彬

摘要:分级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教师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经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分级阅读;主题意义

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指按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其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不同读物,旨在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最终实现自主阅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在“教学提示”部分指出,“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环境、资源和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督促学生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坚持精读与泛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将课外阅读任务统整至课后作业中,并组织学生定期交流展示阅读成果。”新课标对七年级学生理解性技能的要求是“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对八年级学生理解性技能的要求是“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对九年级学生理解性技能的要求是“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英语阅读如此重要,仅仅依靠教材阅读材料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开展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读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升阅读能力,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为此,笔者对《多维阅读》这套书进行了阅读教学实践。Almost Gone 这本书的主题与外研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这一主题相契合,可作为这一模块的补充阅读材料。

一、教学分析

(一)文本解读

Almost Gone题目为《濒危动物》,它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本书的主题是“人与动物”,主要介绍了Mark和Stephen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鸮鹦鹉、艾艾狐猴和海牛,包括它们的外形和濒临灭绝的原因。两人还为探寻到的奇特濒危动物拍摄了纪录片,使更多的人了解它们。

作者通过对濒危动物以及其濒危原因的描述,引起读者关注“濒危动物保护”这一主题,引发读者思考造成这些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人类在保护濒危动物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本书体裁为说明文,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世界上许多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这一现象。第二部分介绍了Mark和 Stephen 跋山涉水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鸮鹦鹉、艾艾狐猴和海牛。同时,本书从动物、环境和人类三个角度探寻书中动物濒危的原因,并结合 Mark和 Stephen 所采取的行动,为读者呈现了人类对濒危动物的态度和保护举措。本书使用了多种时态:作者在介绍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时主要使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动物外貌时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本书在介绍濒危动物时涉及的与主题意义相关的词汇有rare、extinct、predator、get stranded等。书中还呈现了描写三种动物外貌特征的词汇,如strange、huge、bright eyes、whisker等。另外,本书还涉及了动物的栖息地,如 mountain、river、swamp、rainforest 等。

(二)教学目标

在本书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提取Mark和 Stephen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的信息以及它们濒危的原因,在表格内将它们的信息填写完整;

(2)在语境中理解rare、extinct、predator、get stranded等词的含义;

(3)借助表格内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Mark和 Stephen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的信息以及它们濒危的原因;

(4)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考人类在保护濒危动物中起到的作用。

二、备课思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建构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主题意义的引领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学习,体现学习的认知层次和活动的本质特征,其实施路径是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本课教学设计围绕主题意义下的两个主要内容“What are they like? Why are they in danger?”,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的设计遵循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即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实现从基于文本的信息输入,到深入文本的初阶输出,再到超越文本的高阶输出,尝试在活动过程中将课程六要素,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等有机整合在一起,并融入思维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使核心素养四要素关联整合、协调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

在本课中开展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这两类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

1.感知与注意

教師可引导学生关注封面图片与书名、目录,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②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Almost Gone?

③Can you guess what the book may be abou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the title and the contents?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谈论封面图片并借助图片、书名和目录预测文本内容。

2.获取与梳理

Step 1: 学生整体阅读文本,验证之前的预测,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指导语如下:Now lets look through the book and check whether your guessing is right. After reading, please tell us what the book mainly talks about. (見图1)

【设计意图】第一遍为整体阅读,让学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并了解文本的组织结构,为之后的阅读做好铺垫。

【效果评价】学生阅读后能够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Step 2: 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 Who looked for rare animals in the book?

② What animals did they find?

【设计意图】第二遍学生主要阅读本书第二部分,即 Mark和 Stephen 跋山涉水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鸮鹦鹉、艾艾狐猴和海牛,明确本书的主线。

【效果评价】学生阅读后能够回答出是 Mark和 Stephen探寻到kakapo、aye-aye和manatee。

Step 3: 学生第三次阅读文本,梳理Mark和 Stephen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的信息以及它们濒危的原因,完成表格内信息的填写(见表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Mark和 Stephen 探寻到的三种濒危动物的信息并概括三种动物濒危的原因。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predator、pest和stranded的含义。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完成表格内信息的填写,并借助表格内容梳理三种濒危动物的信息以及它们濒危的原因。

(二)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

在本课中开展的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1.描述与阐释

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借助表格信息介绍Mark和 Stephen探寻到的濒危动物及它们濒危的原因。师生互动如下。

T: Look! Here is the information we have found in the book about the three animals.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m?

S: I feel a bit sad when I know there are only a few of them left.

T: Now can you practice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what the animals look like and why they are in danger? Pay attention to show your true feelings in your expression.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口头描述事实,关注主题和语言意义,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并转化成图示,使学生基于主题意义来重构文本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关注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结合,内化文本内容。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表达真实情感,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融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运用所提取的信息和所学词汇口头介绍Mark和 Stephen探寻到的濒危动物及它们濒危的原因,并能在介绍中表达真实情感。

2.分析与判断

Step 1: 借助表格信息分析Mark和 Stephen探寻到的三种动物濒危的原因类型并对濒危原因展开讨论。师生互动如下。

T: Look at the reasons why the animals are in danger. What do the reasons belong to?

Do they belong to “nature” or “peoples behaviour”?

S: The kakapo is in danger because of its predators. The aye-aye is in danger because of peoples thoughts and behaviour. The manatee is in danger because of it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behaviour.

T: Yes. How do you think the parrot might get away from predators?

S: Maybe humans can help them.

T: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cut down the trees where the aye-aye lives?

S: They may want more wood to build houses.

T: Why do you think the water in the river where the manatee lives gets low?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导致动物濒危的原因类型,讨论人类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这些濒危动物解决自然环境造成的生存危机,引导学生思考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的意义。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提炼出动物濒危的原因类型并能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

Step 2: 阅读本书第4页和第12页,回答以下两个问题:What do Mark and Stephen do for the animals in dange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actions?

【设计意图】在了解了濒危动物的相关信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到Mark和Stephen的行动上,获取有关他们探寻濒危动物过程的信息,并让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分析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的意义。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阐述Mark和Stephen为探寻濒危动物所作的努力,也能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并讲述如此评价的原因。

(三)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新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新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转化为素养。

1.推理与论证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考人类在保护濒危动物中的作用和影响。小组讨论回答的问题如下:

① 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e book?

② Do you think peoples actions are important in protecting animals? Why?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接,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考人类行为对动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阐述人类行为对动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2.批判与评价

学生谈论自己从Mark和Stephen的经历中得到的收获,并回答下面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k and Stephen?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上述活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效果评价】学生能够谈论自己的收获。

3.想象与创新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从两个迁移创新类活动中任选其一。第一个活动为:模拟采访Mark和Stephen。采访内容包括他们探寻到的濒危动物的特征以及濒危原因、背景介绍、个人观点等。第二个活动为:以新闻播报的形式讲述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的事件,描述濒危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濒危的原因,最后对Mark和Stephen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采访活动,学生小组谈论和展示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的过程、发现的濒危动物的特征及濒危原因,理解探寻的意义,表达个人感受。这个活动有利于激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本课所学来完成任务,正确处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超越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此活动关注了输出内容与输入内容的一致性,也能够有效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评”一致性。

【效果评价】选择采访活动的学生能够依据阅读和讨论获取的内容,提出或回答与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的过程和意义相关的问题,并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态度。选择新闻播报活动的学生能够讲述Mark和Stephen探寻濒危动物的过程,描述他们探寻到的濒危动物的特征以及濒危的原因,并对Mark和Stephen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想。

总之,分级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节阅读课课例是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尝试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实现学科育人的尝试。从学习内容上看,笔者尝试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融入主题和语境,体现了在语境中围绕主题来学习语言知識、发展和训练语言技能的理念。从学习方式上看,采用了学习活动观设计理念,使碎片化的课堂内容走向整合与关联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现了对语言的深度学习。从教学效果上看,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学生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堂中能够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能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还能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4]张秋会,王蔷,蒋京丽.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9(1).

[5]张金秀.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实证研究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8(7).

[6]王蔷,陈则航.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的研制与内容概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9).

[7]张金秀.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念和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7).

[8]黄洁玲.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8(17).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分级阅读英语学习活动观主题意义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高中英语文学分级阅读选材研究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4期)2016-06-18 17:52:24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3期)2016-06-18 08:50:04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