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16 03:21魏德云
学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魏德云

(福建省福清一中音西校区,福建福清 350300)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对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缓解家长的焦虑与压力,对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重要意义。当然,“双减”教育的出台,也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角色,也需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语文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双减”政策的落地也激励着广大语文教师向课堂、向作业要效率,如何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减负提质”成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关注点。对此,部分教师把着眼点放到了优化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方面,并尝试通过读写结合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

“双减”政策实施距今已有几年时间,学校也采取了各种举措来推进政策的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这在读写教学中表现得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二者都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但在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思想中却存在错误的认知,即部分教师认为阅读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的“输入”,而写作则是“输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输入”也就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可能有稳定的“输出”,因此这些教师就片面地认为阅读比写作重要,在教学中更重视阅读而忽视写作。还有少数语文教师则是认为写作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想取得较大提升较为困难,所以就把更多的教学时间投入阅读教学中,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

(二)读写结合的形式化问题突出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工作,它要求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来进行落实,并且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但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二者的结合并不紧密,且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均存在问题。

在阅读教学方面,首先是阅读教学的形式化和碎片化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即部分教师还是按照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梳理基础知识—分析主要人物或情节—提炼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手法这样的形式推进阅读教学;在阅读过程中的解读还是关注局部却对整体联系不足,往往会导致学生思维的片面化、局限化。其次,学生的积极性不足。目前的阅读教学还是以教师主讲为主要形式,甚至还存在教师全篇讲授的行为,学生还是处于接受式学习状态下,其对阅读的期待值会受到较大影响,这对学生认知能力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两大素养的提升。最后,阅读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表达训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统一性,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从应试的角度开展阅读教学,总是想把阅读教学的内容事无巨细地呈现给学生,却缺乏让学生探究尤其是表达的机会,缺乏让学生说和写的机会,难以产生有效的课堂生成,势必会影响阅读教学的真正效果。

在写作方面,首先是写作教学存在零散无序的问题,即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常常根据个人经验或者中考作文考查的内容来进行安排,并未厘清统编教材对写作教学的设计意图,或者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规定的写作任务,导致写作教学的质量不佳。其次,学生写作动力不足。目前来看,写作教学几乎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因此很多学生都缺乏写作动力,且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要求较高,无形中也会增加学生压力,导致学生不敢动笔也不想动笔。最后,教师写作教学不重视阅读的辅助作用。写作教学指出,有效的写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真实发现的过程,也需要学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而读写结合则能够满足学生这一需求,特别是初中语文新统编教材在设计中有意识地把阅读和写作放到一起,每一单元的写作内容都与单元阅读教学有关,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语文教师对此则没有关注到,这无形中也会增加学生写作的难度。

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工作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素养。对此,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也重新进行整合,主要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板块,阅读和写作则属于这四大板块中最重要的内容。通过读写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而开展读写训练则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灵活的应用,这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积累和运用语言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而读写结合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由此可以看出,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有利于落实新课标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读写结合实际上把初中语文教学的两大要素有机结合了起来,既能够以读促写,还能够以写促读,提升了语文教学效率,完全契合“双减”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因此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也有重要意义。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读写关系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编著的《教育大辞典》中曾这样说:“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而从初中阶段学生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或者写作方面存在短板,甚至二者都有问题,而通过读写结合,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还能够提升学生鉴赏分析、审美与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结合当前“双减”政策实施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二者结合起来,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因此,要想在“双减”背景下有效推进读写结合教学,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转变旧有观念和思想认识误区,认真审视读写之间的关系,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以读促写,提升学生写作综合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独立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因此阅读对提升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1.在广泛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根据初中阅读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涵盖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部分内容,这是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素材积累的很好的途径。此外,新课标强调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应用学习任务群这一方法,整体规划教学内容,而“群文”阅读则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感受到的不是形式化、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而是在教材中所选语篇的基础上接受更多的阅读材料,这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有着重要意义,能够逐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问题。

2.在名篇阅读中培养写作意识。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新的统编版教材更加注重选文的质量,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内文本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名篇、名著,如四大名著,这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因为高中阶段还会给学生增加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而在名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情节,还要给学生布置反馈的任务,适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认识写写感受,也可以大胆进行质疑,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主动记录和练笔的意识,才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以写促读,提升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通过日常观察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于写作任务并不是完全排斥,最让学生头疼的是限定范围、限定题目的“命题作文”,而学生对读书笔记、周记等写作任务还是乐于接受的。而从学生写作的本质来看,它本身就是学生个性的一种呈现,因此教师也可以打破常规,通过布置灵活的写作任务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1.利用教材任务,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单元设计上有新的安排,其单元内容主要安排了阅读、写作两大板块,个别单元还增加了综合性学习或者名著导读等内容。在阅读部分除了重点课文外还有学生自读课文,共同体现单元主题,而写作基本上也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对此,教师可以把教材的写作任务与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写作任务进行练笔,如在布置“学会记事”这一写作任务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单元中四篇阅读内容《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进行深度阅读,然后再进行练笔,以写促读。

2.开展多样化写作,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初中生好奇心强,也喜欢突发奇想,喜欢展现自己的个性,对此教师在读写教学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来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对《皇帝的新装》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写作任务: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在文本基础上进行续写。这必然会刺激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此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典型课文,如古诗词改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锻炼价值。

(四)方法指导与评价引领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依靠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还要重视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可以从方法指导与评价引领相结合两个方面着手推进。

在方法指导方面,教师要多给学生强调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角度告知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角度给学生强调读写结合的重要习惯就是要多动笔,进而鼓励学生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勤于动笔,如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评价引领方面,语文教师要重视评价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导向、激励作用,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适当给学生布置写的任务,然后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而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阅读情况进行针对性引导。为了提升学生对读写结合的重视程度,教师也可以邀请在此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自评,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导向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抓好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读写结合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它对于落实新课标要求以及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都有帮助。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可以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力争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