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家委会指导家庭教育

2024-05-15 04:05:32何冬晓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

何冬晓

摘要:本文阐述了运用家委会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家委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所面临的挑战,并根据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家委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主要是从学校和家委会层面提出了建议,以提高学校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促进家校合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 家委会

一、绪论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接触一辈子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意义重大。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未成年子女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家庭教育指双亲之间、子女之间、祖辈与子女之间互相产生影响的活动。[1]所以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对象一般是子女,外部形态看来家庭就是父母、子女形成的团体,内部结构来看家庭中亲自关系是主体。[2]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3]在2019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会议总结讲话上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投入到培育人才的大事业中,要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遵循人的教育规律,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这些论述都充分证明了党和人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在2018年全国首部家庭教育研究报告《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出,参与调查的班主任中有九成以上表示家校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如何运用家委会实现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其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为主要指导对象,通过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学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校合作观念,纠正错误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改善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方法以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综合过程。[4]在当今的高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特殊期,有个人的行为意识,但由于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家长自身没有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行為,也间接为亲自关系埋下了危机。极端的事件如高中生的自杀事件,尤为令人深省的2019年4月上海高中生跳桥事件,为何花季少年会选择在母亲的面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仅是因为母亲在车上对该生的咆哮责骂吗?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高中学生普遍认为家长不理解不尊重自己,从而不愿意向家长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不和谐的家庭教育关系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指出在亲自沟通方面有超过两成的学生认为与家长缺乏沟通,与家长的沟通有待提高。上述的论述警示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背负学业压力的高中生所处新课改的新时期,需要专业的家庭教育方法来帮助家长来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及改善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高中学校作为高中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营,更需要组织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供家长学习。

新课改背景的高中班级成立家委会是具有必要性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家委会与学校与班级的有效联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是家委会是家长与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工作的桥梁,不仅有利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如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背景,也可了解学生与家长双方的心理动态;二是班级家委会使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式,当家长通过班级家委会参与到班级管理、班级建设中,可达到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高中阶段的心理以及学业状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文重点指出,中小学应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社区和专业的家长介入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其最终目的是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5]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家委会的运作,班主任以及家委会成员给与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具有必要性的。

三、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面临的困境

(一)家长:缺乏开展家委会工作的积极性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一文中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参与调查的班主任认为家校的沟通存在问题。这就反映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工作,将教育的责任与任务推给了学校,也不愿意过多参与到学校家委会的工作。笔者认为家长缺乏开展家委会工作的积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是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的意识和素养上的欠缺,难以意识到家委会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文化素质高的家长都愿意花时间参与到家校工作中,有较高的家校合作的意识但往往文化背景薄弱的家长更注重将时间用于财富的积累上,基本只关注学生在校成绩的是否提高,而忽略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关注,也不愿意花精力投入班级管理中。二是学生的教育上过度依赖班主任,家长认为家委会的工作应由班主任来组建以及开展。一方面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的反省意识,作为高中的班主任,经常会听到家长埋怨自己孩子的成绩差、品德差、亲子沟通障碍等问题,而往往家长只会寄托学生改正的希望于班主任身上,希望班主任的教育来改进,而忽略了反省自身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家长不会主动将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反映给班主任,仅当学生在学校出现了错误的学习行为或纪律问题时,班主任以电话或面对面的形式联系家长时,家长才会从班主任的口头上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以及察觉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就有种“亡羊补牢”的教育观念了。三是家长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不知从何去开展家委会的工作。由于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家长就不会运用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法去帮助学生的成长,学生自身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就不会被家长发现。

(二)学校:指导质量与效果有待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若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在学校层面上,笔者所了解到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具有单一性,普遍高中学校还是采取缺乏深度的家校联系方式,如分析学生成绩以及近期表现的家长会;当学生存在德育问题通知家长到校解决;以校讯通或家长微信群的方式进行学校事务性的通知。这些家校联系的行为体现了学校仅是在形式上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但实质上没有做到如何实质性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笔者认为重要原因来自于学校的升学压力,从而导致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与班主任未能发挥家委会的家庭教育指导作用,无论学校还是班级的家委会形如虚设。在班主任层面上,班主任身兼科任教师,在工作强度和教学质量较大的压力下,班主任偏向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愿意通过家委会的运作来提高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更何况去花时间精力去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知识呢?

四、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

(一)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分析,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积极主动加入学校的管理中,行使家长的家庭教育权力,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学校的合作程度,也能够让校方以及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学生,提高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以及家长家庭教育的实践能力,构建良好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5]而家委会作为具有正确教育意识的家长组织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学校应通过家委会的科学运作对家长渗透家庭教育指导。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应引导教师尤其班主任意识到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改变唯分数论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家校合作,所以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班主任都应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其次提高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一类教师,其自身就是向学校传达家长需求和向家长传达学生表现的重要途经。[6]因此应为班主任提高专业的教育指导培训课程,提高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也有利于班主任科学地运作家委会的管理能力。最后,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学习平台,给予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的学习机会。如可以在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系列的讲座,邀请专家到校为家长进行讲座,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重点要加强家委会成员的指导训练;也可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提供线上家庭教育的资源或优秀家庭教育案列供家长学习。总的来说,学校管理层和班主任要提供多的学习机会给家委会以及家长,以补缺家长在家庭教育素养上的欠缺,当家长通过学校的学习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利于学校和班主任去构建强大的家委会,促进家校合作的和谐发展。

(二)家委会层面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高考,使高中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高中生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家庭教育观。[7]在提高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意识的策略上,家委会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要发挥家委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应当在班级组建有活力有担当的家委会组织,对家庭教育具有热情和素养的家长应发挥带头人的效果,以自己的观点通过家长群、家长会等形式影响其他无动于衷的家长;其次,家委会可在本校本班级开展家长沙龙分享活动,不仅分享个人关于家庭教育的经验,探讨家庭教育上所遇导的困惑,通过分享活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和积极性,还可共同探讨班级管理策略,为班级的管理出谋划策,真正服务于班级,服务学生;再有家委会应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当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如高中学校的班主任应组建家长到校管理晚修、听课、参与主题班会等,通过真正参与到班级的具体管理当中,才能与老师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不再是班主任通知性地了解学生,而是走进班级管理中,促进家校合作,减少与学生的隔阂。

五、结束语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一个学生的成长史必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8]在新课改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尤为重要,而家委会是班级管理的好帮手,如何发挥家委会在家庭教育的指导,不单单是家委会成员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以及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意识的提高,都需要学校以及班主任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引導家长精神意识的提高,再通过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的专业学习,再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实践当中,才可充分发挥家委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如何发挥家委会在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仍需要在教育路上不断探讨。

  •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葛敏,缪建东.家庭教育实践的方法论阐述:基于场域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8(4):175.

[3]习近平,共同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N].人民日报,2018-09-14(2).

[4]孙启艳,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J].教育视界,2019(5).

[5]晓凡,家委会竞选别成了“名利秀”[N].人民日报,2017-11-08.

[6]孙启艳,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J].教育视界,2019(5).

[7]边玉芳、田微微,基对家长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部分结果解读》[J].中国德育,2019(3)

[8] 路栋、路盛林,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凝聚家校共育合力[J].中国德育,2019(1)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
浅谈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如何发挥政府职能
学周刊(2017年27期)2017-08-09 18:17:46
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对象群体的新特点
网络环境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初探
创新时代(2017年5期)2017-05-22 20:18:32
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文理导航(2017年12期)2017-04-21 03:16:10
共享“心灵之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45:08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9:41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