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学龄期儿童中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2024-05-14 06:47:40马莉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龄期气道哮喘

马莉冰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洛阳 471000)

支气管哮喘(BA)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个体生活环境、精神状况、药物使用以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学龄期BA 患儿属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段,若任由其呼吸道炎症持续存在,极易发生气道重塑现象,并诱发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且上述症状会随时间的变化在强度、频率上发生改变,严重者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1~2]。目前,临床治疗中度持续性BA 患儿多以糖皮质激素类(ICS)、β 受体激动剂(LABA)等药物雾化吸入为主,虽可缓解哮喘症状,但长期单一用药疗效有限[3]。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在于脾肾两虚,主张水津失守,痰瘀于内,久之则伤及肺部,肺失宣降,故发此病,其治疗需以清肺止咳、散寒解痉为宜[4]。寒喘祖帕颗粒可行疏风散寒、解痉止咳之效,能够发挥良好的镇咳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寒喘祖帕颗粒在治疗学龄期儿童中度持续性BA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 例学龄期中度持续性BA 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1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1 例;年龄6~12 岁,平均(8.02±0.82)岁;体质量15~43 kg,平均(27.34±2.84)kg;病程3 个月至3 年,平均(1.39±0.46)年。观察组男28 例,女23 例;年龄6~12 岁,平均(8.08±0.86)岁;体质量14~44 kg,平均(27.26±2.83)kg;病程4 个月至3年,平均(1.34±0.4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SJT202109-24)。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度BA 标准[5];中医符合风寒痰湿型哮喘标准[6];出现程度不一的持续性咳喘、咳嗽、胸闷,伴延长性呼气、肺部哮鸣音等;经支气管扩张试验,其结果显示为阳性;所有患儿均处于学龄期,年龄6~12 岁;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对寒喘祖帕颗粒药物不耐受者;患儿直系家属存在精神疾病,无法起到良好监督作用者;近期已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存在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包括化痰、止咳、平喘、扩张支气管等。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注册证号H20140382)治疗,50 μg/次,雾化吸入,将50 μg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 ml 充分混合并稀释后,使用雾化器氧气流驱动雾化,氧气流设置为6~8 L/min,雾化吸入时间为5 min/次,2 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寒喘祖帕颗粒(无蔗糖)(国药准字Z20053932)治疗,1 袋/次,2 次/d,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效果:治疗后患儿BA 症状均消失,第1 秒用力肺活量(FEV1)数值较治疗前增加幅度>35%,或患儿FEV1预计值在80%及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儿疾病有关症状较治疗前存在明显改善,且患儿FEV1较治疗前增幅25%~35%,或FEV1预计值为60%~70%,为进步;治疗后患儿症状较治疗前有部分缓解,FEV1较治疗前增幅15%~25%,但患儿仍需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症状较治疗前无缓解,且患儿FEV1较治疗前无可见性改善(增幅<15%),为无效。总有效=显效+进步+有效。(2)症状改善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3 级赋分法对患儿日间哮喘、夜间哮喘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患儿日间无BA 相关症状体征表现记0 分,日间出现1 次(短暂性)BA 症状表现记1 分,日间出现2 次及以上(短暂性)BA 症状表现记2 分,疾病相关症状在日间频繁性发作记3 分;同时,夜间患儿无BA 相关症状体征表现记0 分,夜间出现1 次(短暂性)BA 症状表现记1 分,夜间出现2 次及以上(短暂性)BA 症状表现且影响患儿睡眠记2 分,疾病相关症状在夜间频繁性发作且患儿无法入眠记3 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3)儿童哮喘测试(C-ACT)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安排患儿填写C-ACT 问卷调查表(针对无法独立填写问卷的患儿,可在家属或医护人员帮助下,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完成本次调查,问卷可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进行填写),该问卷主要包含7 个问题,其中1~4 题均按照0、1、2、3 分进行给分,5~7 题均按照5、4、3、2、1、0 分进行给分,累计总分0~27 分,总分越高表示控制效果越好。(4)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肺功能检测仪(川械注准20152070137)测定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和FVC。(5)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水平,检测仪器选用流式细胞仪(湘械注准20212221839)。(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C-ACT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日间哮喘、夜间哮喘均较对照组低,C-ACT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C-ACT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C-ACT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中医学根据BA 证型分类,将其归于“哮病”范畴,认为本病是由痰阻于肺,遇外感风寒而触发。痰多可致气阻,进而肺失宣降,风寒亦可上犯于肺,致使肺气上逆,而痰与气相交阻塞气道,故发为咳喘、咳嗽病症[7]。小儿肺气尚不充足,无法自行转化瘀痰,致使痰饮久留,久之而致气道壅阻渐深,发为咳喘气促、宣中哮鸣[8]。治疗应以匡扶正气、攻退邪气为准则,行化痰温肺、止咳平喘之法。

现阶段,临床治疗BA 的首选药物为ICS、LABA 等,常见有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其作为长效型LABA,能够通过与呼吸道内β 受体结合,迅速抑制该部位炎症介质释放,继而降低呼吸道高反应,并可有效减少患儿哮喘症状发作频率[9~10]。但由于上述药物需长期使用,部分患儿可能无法坚持规范用药,造成疾病反复,且长期单一用药会导致机体耐药性逐渐提升,继而降低治疗效果。此外,BA 患儿因长期处于肺部活动受限的状态,其肺部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多数患儿又伴有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机体内以CD3+、CD4+、CD8+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指标持续处于低表达状态[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日间哮喘、夜间哮喘均较对照组低,C-ACT 评分较对照组高,肺功能水平较对照组高,CD3+、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这提示寒喘祖帕颗粒利于降低中度持续性BA 患儿哮喘评分,有助于改善患儿日间/夜间哮喘症状,可有效提高患儿肺活量,恢复其肺功能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寒喘祖帕颗粒为经典中药方剂,方中小茴香与芹菜籽为君药,小茴香性温和,归肝肾两经,可温肺驱寒;芹菜籽可益气补经、驱寒燥湿;神香草为其臣药,可行平喘止咳、温肺散寒之效;芸香草、玫瑰花为佐药,具有通便理气、渗湿温阳、中和肺气之效;荨麻子、铁线蕨、葫芦巴等为使药,用于调和上述诸药,以规整邪气、外阻消寒,并断痰之源,全方共奏疏风驱寒、化痰利肺、止咳平喘之疗效[12~1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4~15],寒喘祖帕颗粒中的小茴香富含黄铜成分,可通过减少基质沉积,缓解气道内壁狭窄,舒张气道平滑肌,并减少患儿持续性痉挛,利于改善肺功能;芹菜籽则具有大量多糖成分,能够促进肺部血液微循环,发挥良好的降低肝火作用,利于缓解患儿哮喘等疾病相关症状;同时,神香草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气道内多种致病菌、病原体活性,阻碍其生长、繁衍,减少呼吸道炎症分泌物含量,并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气道变态高反应发生率,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水平[16];此外,芸香草、玫瑰花可舒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荨麻子、铁线蕨、葫芦巴则可作用于降低咽喉内黏膜组织的刺激性,进而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学龄期中度持续性BA效果良好,利于降低患儿哮喘评分,改善患儿日间/夜间哮喘症状,提高患儿肺活量,恢复其肺功能,并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应用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学龄期气道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4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