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琪 应泽光 张学俊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职、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配合衔接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阐述了建立“五年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有助于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从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企业。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高职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2022年4月,新修訂的《职业教育法》颁布,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教办学的基本模式和关键[2]。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直接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而是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打下基础。至此,贯穿式类型化的职业教育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背景的研究,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机械及智能控制专业和宁波港口工业学校的省高水平专业港口机械与维修为例,探索建立“五年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1 产教融合视域下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模式的探索背景
1.1 国内外产教融合职教模式概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在西方国家被纳入新公共管理改革进程。通过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并不断改善市场机制与政府治理方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结构与配置,进而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美国利用《职业教育法》等法案保障职业教育的规范发展,并利用社区学院、成果导向教育等模式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德国大力推行校企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学校和实训企业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培训内容由政府和实训单位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制定和更新,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最新的职业技能[3]。
近年来,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和广东3所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贵州、山东等地相继印发了高职与中职合作融通发展的实施方案。这一系列举措破除了职业、技工院校的界限,通过统筹开展中高职招生、学籍学历管理、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开展高职与中职、技师教育职技融通教育试点。江苏部分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建立产教融合衔接贯通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贯通衔接,但在学制上还是需要进行两个阶段的学习。
1.2 中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衔接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高职院校和企业三者分别有其各自的管理部门和发展目标。一方面行业企业在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中的参与度不够[4];另一方面中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也有所欠缺,中高职的衔接主要体现在学制、升学渠道上,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与评价上的衔接仅仅是“点到为止”,不够畅通[5]。因此,中职、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
(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统一明确[6]。当前,中职、高职以及行业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协作与规划,在人才培养上的自主性较大。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使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由于高职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众多中职学校,而这些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又各不相同,进一步加剧了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
(2)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存在着明显的不连贯性。由于缺乏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各个学校各自为政,独立构建了各自的课程体系。这种局面导致了中高职课程内容之间缺乏衔接,甚至出现了重复的问题。此外,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或不足,使得中高职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2 产教融合视域下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2.1 探索中职、高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机制
对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根源在于中职、高职院校之间沟通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因此,必须通过产教融合,探索中职、高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机制,通过设立企业订单班、企业班合作办学模式,将中职、高职、行业企业合作基础、利益点有效“捆绑”在一起。
2.2 明确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高职院校之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政,双方确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偏差大,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后续培养、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3 建立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课程体系
原来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两个阶段完成,两个阶段虽然有一套课程体系,但由于学校之间的实施设备、师资力量不同,势必导致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衔接。院校之间在沟通不足的情况下,构建各自的课程体系,确定各自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致使培养目标脱节、课程内容重复、教学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合理性。学历衔接只是形式上的衔接,内容上的衔接才是深层次的衔接。因此,通过建立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课程体系,进一步研究中高职课题系统和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贯穿式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4 研究构建中高职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实践教学问题,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等方式,了解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相关企业职业岗位设置和典型工作任务情况,厘清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行业的人才结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等现状,总结归纳该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需求为依据,研究分析课程内容,通过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职业人才的技能训练。以港口机电设备相关岗位技能为主线,以高职为主体,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构建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中高职“长学制”实践课程体系。
3 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举措
3.1 学籍“双注册”与技能等级证书并行
“五年长学制”的后2年办学主体为高校,在高职院校的统筹下中职学校深度参与合作办学,教学与管理按高职院校有关规定执行。高职院校主要负责总体办学指导与质量监控,学生日常培养和管理则在技师学院进行,同时实现两校学籍“双注册”,成绩合格后学生可同时取得全日制大专文凭和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3.2 中高职联合培养实现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并进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与宁波港口工业学校通过实施联合招生、联合办学、联合培养,解决了长期困扰技工院校的学历认定和高职院校的技能提升问题,打破了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的藩篱,开创了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合作的新路径,实现了“1+1>2”的叠加效果。
高职院校发挥在试点中的引领作用,在试点相关方案制订,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要起到指导和把关的作用;中职学校要合理统筹资源,在方案设计、实施,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改革创新,確保人才培养质量;行业企业要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产教融合注入资源作出合理安排;中职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争取政府和有关方面支持,帮助创造试点开展所需的各方面条件。
3.3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与本地企业通过“订单”模式进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长学制”的课程体系中,设定生产实习、企业生产实践课程和岗位实习3个阶段,增加企业岗位实践时间,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4 结语
目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与两所中职学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衔接工作涉及课程体系、技能证书和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满足了来自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各中职学校的优势,并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课程系统特别设置了港口电气和港口机械两个专业方向。在中职、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等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还增强了中职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只有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与作用,才能不断提升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君,李朝献.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强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33-35.
[2]修桂芳,谢园.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支撑——基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9):12-18.
[3]杨华,楼嘉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三重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4):259-263.
[4]蒋璐璐,胡婷.“双高”建设产教融合视域中高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91-193.
[5]陈志君,郑志颖,王愉航.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三二分段制”中高职衔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1):30-32.
[6]卓宏明,韦家础,何海华.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143-145.
(编辑 李春燕编辑)
Research on the “long term education system” training model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a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aking port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major as an example
He Qi, Ying Zeguang, Zhang Xuejun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 Zhoushan 31602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the country, the status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nection issues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dustry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are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ive-year long education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l, which integrates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ith enterprises. This helps to fully play the role of all parties in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us enhance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enabling them to integrate into enterprises more quickl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22至202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名称:产教融合视域下交通类专业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T2022YB007。
作者简介:何琪(1980—),男,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