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玉娇
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课外知识的重要来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养成课外阅读的内在习惯,还是从课外阅读上获取外在的生活、科学知识,对一生的发展都能产生非常强大的正面影响。
一、家校合作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理论设计
小学生课外阅读,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所以应该把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工作的重心放到学校、教师、家长三个层面上。
(一)学校层面:组织培训,政策保障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对家长进行培训。教师是家校合作的桥梁,他们对学生和家长最为了解,既能够在个体的细节问题上进行单独辅导和沟通,也能进行集体指导。另外,学校还可以搭建一个便于家长之间交流分享经验的沟通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这样既能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培训效果。
学校还应该给教师提供足够的实际支持和奖励。无论是培训家长,还是把握学生的课外阅读,都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的教师考评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这样教师才能够改变教学模式。
(二)教师层面:教法改进,调动家长
教师是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都非常重要。要想让学生能够爱上阅读,自觉阅读,教师自身就必须以身作则,克服职业倦怠和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努力学习新颖、科学的课改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努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具体到实际操作中,教师首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让阅读材料的所包含的内涵能够充实学生的思想,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
另外,教师应尽量增加对家长的了解,多加有效沟通,引导鼓勵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与教师分工负责。只有突出家长的主体性地位,使家长感受到自身在活动中的能动性,才能调动家长们的参与热情。
(三)家长层面:提升自我,主动参与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桥梁,而家长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家长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学生的阅读更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所以家长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比教师更重要。只有把家长工作做足,才能使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有所转变。
其实,要想有效开展家校合作的课外阅读活动,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师与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沟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和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积极进取的人生导师,如果教师和家长你能够学生眼中成为手不释卷的学习者,读书明理的思想者,那一定在潜移默化中收获巨大的教育效果。
二、积极实践,落实构想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再完美的教学计划和构想都必须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才能产生研究价值。
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差别较大,所以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反馈学习信息,一边进行有效干预。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学生的自主权。比如,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目的和内容以激发阅读兴趣,促进认知为主;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逐步加入知识性、逻辑性较强的读物。再比如,学生可以在一个科学的时间段内,自主支配课外阅读、作业、其他爱好等事情的时间安排;也可以在一个科学的阅读内容范围内,自主选择个人喜爱的读物。
三、小结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需要学校、教师、家长还有学生自身密切协作,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少了任何一方的努力,阅读效果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