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角下生态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研究

2024-05-10 06:58周平平杨菲张瑶
新楚文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

周平平 杨菲 张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步伐。生态文化特色词是中国面向世界树立的生态文明旗帜,其翻译影响着世界各国对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解。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中国生态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探索生态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绿色翻译;“三维”转换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6-006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6.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生态翻译视域下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为例(项目编号:202310225024)资助。

■  周平平  杨  菲  张  瑶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步伐。生态文化特色词是中国面向世界树立的生态文明旗帜,其翻译影响着世界各国对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解。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中国生态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探索生态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绿色翻译;“三维”转换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6-006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6.022

【基金項目】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生态翻译视域下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为例(项目编号:202310225024)资助。

一、引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全球治理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理念的弘扬对全球生态环保有建设性推动作用。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表达中国文化特有事物和现象的词语,是准确再现中国社会生活和传播中华文化必须的基本词汇,是中国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文化特色词语根植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在译文中很难找到对等表达法,因此理解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国外学者理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但由于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认知不足,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偏失以及对内容本身理解的偏差,给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造成了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对推动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对外宣传、构建中国生态话语体系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翻译学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于2001年提出,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纵观翻译的研究范式。它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是翻译研究中一种整体性研究的尝试,也是一种生态范式的科学探索[6]。生态翻译学以“适者生存”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尊重并适应客观、多元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是多维转换,主要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三个维度相得益彰,互相依存。其中,文化维注重语言文化内涵,交际维注重语言交际目的,而语言维是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基础。截至2024年1月,中国知网收录有关生态翻译学的论文数量多达4627篇,生态翻译学在我国的研究仍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但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文化词语的文章较少,研究生态文化词语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绿色翻译

生态翻译学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实践形态,即绿色翻译,这一重心转移与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的全球化推进不可分割。现有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包括“虚指”与“实指”两个方面。虚指是指通过隐喻类比的方法将生态学理念影射到翻译学研究中,实指则指研究“绿色翻译”和“生态翻译”的行为,揭示生态理念和生态意义,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胡庚申,2021)。

胡庚申认为,绿色翻译是“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主题的翻译,是关于生态文明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总和的翻译,是关于生态批评、生态语言、生态文学、生态写作、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等相关内容的翻译”[4],通过翻译宣传提高译者及读者的生态意识,从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切实践行生态文明观。

总体而言,前期的生态翻译学研究大多侧重虚指。研究表明,前期生态翻译学忽视了绿色翻译的发展,生态翻译学的“实指”未得到学者们足够的重视。“实指”的研究较少,是生态翻译学前期研究的一种“失衡”,所以下一步拟要“虚实兼顾”,加强“实指”的研究,加强弘扬生态理念的意识[3]。同时,如何立足于当下翻译的现实问题,构建中国翻译理论话语体系,增强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影响力,仍然是生态翻译学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生态翻译学理论发展的不断深入,走向国际化的步伐稳步向前,中国翻译理论话语体系将会呈现出崭新的国际化局面。

三、生态翻译视角下生态文化特色词的翻译解读

本文利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分析生态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方法。

(一)语言维

语言维的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所做出的选择转换,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性,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原文语境以及译语表达习惯选择转换句子结构,同时也需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原文内涵。译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语序进行调整,从而使译文符合译语特征。

例1: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China is a global leader in reducing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ification.

译者在翻译时并没有逐字逐句对应翻译,而是改变原句结构,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结合源语文本环境,重新确立主语和谓语,突出译文重点。同时,译者采用词类转换法,将“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译为“global leader”,状语转换为形容词,动词转换为名词,将“双减少”译为“reducing”,名词转换为动词,这种转换法既忠实原文,又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环境。译者在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两方面都采用更为灵活的译法,避免了译文的机械和呆板,实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

例2: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We have persisted with...and we have ensured stronge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ross the board,in all regions, and at all times.

汉英分属两种不同语系,汉语不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来表达时态,而英语则相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结合原文语境确定了译文的时态,采用现在完成时“have persisted”和“have ensured”,准确传达原文含义,让读者了解中国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采取的方案以及中国对待生态保护的态度。“加强”表示一个持续的动作,译者将之转化为形容词比较级“stronger”修饰名词生态环境保护,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三全”分别译为“across the board”“in all regions”“at all times”,一一对应,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译者选择了合适、明确、地道的英文表达,适应了英语的语言生态环境。

(二)文化维

文化维是指译者根据不同国家文化语境进行翻译,不仅要考察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了解其語言内容运用情况,还要探究不同国家文化所处的人文环境,从而清晰准确地表达文化内涵,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误解。举例说明:

例3: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Pollutants will be controlled in a better-coordinated way, and we will basically eliminate serious air pollution.

此句为汉语特有的无主句句式,译者将主动句式转化为被动句式,选择“Pollutants”作译文的主语,把重要信息的部分置于句首,更加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better-coordinated”为“副词+过去分词”的复合形容词,简洁凝练地传达出“加强……协同控制”的原意。“will be”是一般将来时的表现形式,表示将来某一时段的动作或状态,或将来某一段时间内经常的动作或状态,用在此处显现出人们实现此目标的决心。译者根据原文语境添加主语“We”,代指中国人民,避免因主语缺失产生歧义,让读者更易理解原文传达的意思。译者考虑到汉英语言的差异性,选择性地调整语序,增补主语,使译文符合英语用语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

例4:立足……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Based on...we will advance initiatives to ...in a well-planned and phased way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the new before discarding the old.

汉语重意合,存在逻辑关系体现在语义上的情况;而在英语中逻辑顺序是一个有效段落的根本原则,理清原文逻辑关系是翻译的必要前提。此句包含三个谓语动词:立足、坚持和实施,构成了三个动宾短语。从句式上看,原句似乎是并列句,但其实其中包含着先后顺序:“立足”是“实施”的条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并没有直接添加关联词将这句话译为并列句,而是深挖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对信息顺序进行调整,将最后一句话作为译文的主干,过去分词“based”作条件状语置于句首,动词“坚持”转换为介词短语“in line with”作伴随状语放在句末。译者通过改变句序和句子结构,清晰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展现出了原文暗含的逻辑关系,使译文更加通畅、易懂。

(三)交际维

交际维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实现交际意图所作出的选择转换,与英语不同,汉语不直接表达思维过程,语法意义和逻辑隐藏在字里行间。译者不仅要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选择转换,更要注意原文交际意图在译文中的体现。

例5: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We have acted on the idea that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在中国文化中,“金山银山”代表着财富和贵重物品,在英语文化中,“invaluable assets”代表着“无价之宝”,译者对“金山银山”一词的翻译没有局限于中文字面意思,而是根据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运用减译法,将之译为“invaluable assets”,蕴含着中国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转化思维,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绿水青山环境的向往,传达出中国对保护环境的重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生态理念,在文化维上实现了有效的转换和传递。此外,译者不仅考虑到了语言维度上的适应转换,也做到了完整地传达文本交际意图。“坚持……理念”这一表达,以往有文本翻译成“following the principle that...”,而译者却将其译为“acted on the idea that...”,这一译法侧重点放在“act”上,强调中国生态建设并不是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以行动来践行中国的生态理念,展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同时,译者深挖了原文逻辑,展现出其因果关系,正是中国在生态建设的努力带来了历史性变化,译文展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带来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读者更加了解中国目前的生态建设,译者通过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将原文内含的交际意图传达出来。

例6: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累计减少固体废物进口1亿吨。

Soil environmental risks have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China has achieved its goal of zero imports of solid waste on schedule, resulting in a cumulative reduction of 100 million tons of solid waste imports.

汉英两种语言在时态的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英语时态通常通过改变动词的形态来实现,而汉语时态更多依赖句法和词汇。译者采用现在完成时“have been”和“has achieved”,既精准地传达了原文含义,又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同时,译者在翻译无主句时,通过增加主语“China”,保证译文的语法和含义表达都准确无误。译者还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处理,拆分并列结构将次要信息转变为后置定语,凸显主要信息,实现了交际维的选择与转换。

四、结语

综上,本文针对前期生态翻译学研究侧重虚指而忽视“实指”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生态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通过对生态文化特色词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指出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根据译文环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清晰准确地表达文化内涵,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翻译工作者对准确翻译生态词汇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的重视,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和交际沟通的目标的思考。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翻译工作者们能够更好地发扬生态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虚指”研究与“实指”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4(06):117-126.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02):5-9.

[4]郭小鋒,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绿色翻译的基本内涵与题解路径[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2):68-74.

[5]薛福平.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7):61-62.

[6]胡庚申,王园.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定位、内涵与特征[J].外语教学,2021,42(06):1-6.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72.

作者简介:

周平平(2001-),女,汉,河南郑州人,本科在读,东北林业大学,英语专业。

杨菲(2003-),女,汉,湖北咸宁人,本科在读,东北林业大学,英语专业。

张瑶(2001-),女,汉,吉林吉林人,本科在读,东北林业大学,英语专业。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三维
“三维”视角的民生资金跟踪审计重点探析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浅析路面三维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