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骨角雕的价值意蕴 及传承创新研究

2024-05-10 11:06:03赵忠勤
新楚文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合浦骨角雕是广西北海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以优质的水牛角制作而成,被寄寓辟邪、镇宅的内涵。随着合浦骨角雕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合浦骨角雕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将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成为社会的期望。本文就从合浦骨角雕的价值意蕴开始谈起,紧接着分析了当前阶段合浦骨角雕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从“非遗”角度提出了合浦骨角雕传承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合浦骨角雕;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6-0085-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非遗骨角雕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223)阶段性成果。

骨角雕即为北海合浦骨角雕,于2021年5月24日被国务院批准纳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名录。合浦骨角雕是广西北海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以优质的水牛角制作而成,被寄寓辟邪、镇宅的内涵[1][2][3]。随着合浦骨角雕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合浦骨角雕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将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成为社会的期望。从“非遗”的视域来看,合浦骨角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西北海本土民间工艺美术,以独特的原材料、表现形式、精湛的雕工、逼真的效果和自然的风格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合浦骨角雕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工艺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为一体,是一项非常宝贵又十分贴近生活的艺术产品[4][5]。在新时代,合浦骨角雕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审美风格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冲击,合浦骨角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传承发展难题,比如人才出现严重断层,市场混乱、作品质量差、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等。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促进合浦骨角雕的传承创新,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一、合浦骨角雕的价值意蕴

(一)骨角雕的发展历程

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就用兽角制作工具用来进行狩猎和生活,在新石器时代,这种用兽角制作的工具更加丰富多样和细致。经过发展,到了唐宋元明清时代,骨角雕发展愈加成熟,而犀牛角成为最主要的原料。到了近代,国内骨角雕技艺呈现材料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地域性等多个特点。在中国众多骨角雕流派中,广西北海合浦骨角雕以海洋耕地相融合的独特魅力自成一个体系。

早在明代,合浦就有了骨角雕这一技艺,但只是在牛角上简单地雕刻图案,发展到清代,合浦骨角雕发展成了一项成熟的民间工艺美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

在1949年之后,随着骨角雕技艺的不断完善,合浦骨角雕工艺日益成熟。在1964年,北海合浦成立了合浦县工艺美术厂,是我国第一家骨角雕企业。20世纪80年代,合浦县工艺美术厂生产的骨角雕产品,获得了14次省部级优秀产品奖励,是当时我国一流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20世纪90年代,北海合浦的骨角雕企业已经发展到了接近百家,产业规模达到千万。

2000年以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大多数企业都在追求经济效益,而骨角雕工艺品企业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不同,难以为继。最终,原本近百家的骨角雕企业只剩下寥寥数家。

(二)合浦骨角雕的艺术特色

首先,由于北海是一个沿海城市,所以在合浦骨角雕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耕地与海洋相结合的地域特色,雕刻出的作品样式多为海洋生物,以明亮的色泽和黑色牛角相呼应、自然搭配,成为北海一大文化名片[6]。其次,合浦骨角雕的原材料大多是质地优良的当地水牛角,具有坚硬但韧性强、薄而透明以及弯而不折的品质,在雕刻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细如丝线、薄如纸张,在骨角雕这一工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雕刻方式的选择中,工匠一般会根据水牛角的材质特点,采取镂空、平雕、浮雕以及镶嵌等手法,整个工序大致包括选料、开料、削坯粗雕、粗磨、细磨、抛光、热处理造型、过蜡、组装、成型等环节,十分讲究。最后,合浦骨角雕具有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合浦骨角雕独特的地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题材的丰富度,不仅包括鱼、虾、蟹、禽、兽、虫、鸟,也包括花草树木。在构图手法上,同样强调虚实结合、疏密平衡,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二、现阶段合浦骨角雕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是,人才处于断层状态。对于合浦骨角雕这一项工艺美术来说,传承者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合浦骨角雕的技艺传承中来,合浦骨角雕才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7]。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阶段合浦骨角雕的传承人才处于断层状态。一方面,高级合浦骨角雕工匠数量较少,而且人才数量在一直流失,只有老一辈的工匠依旧在坚持合浦骨角雕的创作,导致最后整体呈现老龄化特征。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合浦骨角雕这门工艺存在错误观念。时代因素的影响下,年轻人较为浮躁,对于合浦骨角雕这项需要静心雕刻的工作缺乏足够耐心。即使当前阶段合浦骨角雕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足够的重视,政府提供了从业者更多的补助,但是很多年轻一代对这一项需要长时间学习且经济效益较低的工作缺乏足够兴趣。这也就直接造成合浦骨角雕的传承人才处于断层状态。

二是,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差。在传统的合浦骨角雕创作设计中,优秀的工匠往往会尽可能地雕刻好每一根牛角,力求精益求精,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品[8]。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空前激烈,部分人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用劣质的原材料粗制滥造,工艺可谓十分粗糙,用低成本获取高经济效益,扰乱了市场环境。不仅如此,还有人为了提高产出效率,在形式、样式、题材等方面完全不做改变和创新,市场上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合浦骨角雕作品,设计单一同质的合浦骨角雕作品占据了绝大市场份额。

三是,大众审美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也就导致大众的审美与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现阶段,年轻一代成为主要的消費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消费理念与老一辈完全不同,对新鲜事物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很高。然而,合浦骨角雕这种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却很难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与消费需求。特别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合浦骨角雕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三、合浦骨角雕传承创新的策略

(一)加强对骨角雕的宣传力度

知名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强弱,合浦骨角雕在2021年5月被纳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对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合浦骨角雕成为非遗的时间还是比较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合浦骨角雕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想要进一步地提高合浦骨角雕传承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其知名度,加强对合浦骨角雕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普通大众知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地组织线下宣传活动,在人流量多的场所投放纸质广告和电子广告。第二,在合浦骨角雕的宣传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各种途径,而是要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发展成熟的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动态化宣传。可以深层次地挖掘整理合浦骨角雕的特色文化,设计制作成宣传推介短视频,比如将合浦骨角雕的制作工序制作成短视频,拍摄合浦骨角雕传承者从选料到开料到削坯再到打磨抛光等一系列操作工序,用这种大众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更多受众。然后再在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投放,以此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模式,有效地提高合浦骨角雕的知名度,让更多人感受体验到合浦骨角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二)树立创新的设计与传承理念

当前阶段,很大一部分传统工艺美术都出现了同质化创作的问题,合浦骨角雕同样也存在这一问题,再加上在市场环境变化和大众审美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像合浦骨角雕这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大众欢迎,合浦骨角雕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发展难题[9]。面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合浦骨角雕的传承者需要树立创新的设计与传承理念,在继承合浦骨角雕技艺精华的前提下,从合浦骨角雕的造型、题材、艺术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市场和传统观念的桎梏,提高作品的意蕴和审美。换句话说,传承者要做好传承与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盲目地复制与模仿传统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理念,而是要打破陈规,开拓创新,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技法以及时代新内涵融入传承设计当中。同时,要精准地抓住时代文化特点,将积极正面的流行事物融入骨角雕创作中,以此丰富合浦骨角雕作品的内涵。这样一来,就创作出既饱含传统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特点的合浦骨角雕精致作品,避免同质化。

另一方面,对于合浦骨角雕的传承者来说,只有创新才能够脱颖而出,才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跟脚。所以,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合浦骨角雕传承者同样要做到技艺上的创新,可以借鉴其他雕刻艺术的优秀技艺,推陈出新、取长补短,优化自身的雕刻技艺,让自己的创作想法能够通过自身扎实精湛的技艺展现出来,从而设计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骨角雕作品。让今日的流行设计创作成明日的经典,为合浦骨角雕的创新传承增添新的动力。

(三)与旅游业有机融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成为更多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尽管经历了低潮,但是现阶段也开始了稳步复苏。在这个背景下,将合浦骨角雕与旅游业有机地融合起来是一种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广西北海本就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业相对比较发达,因此当地政府可以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合浦骨角雕的特色来展开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具体来说,当地政府可以建立起合浦骨角雕展览馆,定期举办合浦骨角雕艺术节,让来北海旅游的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合浦骨角雕的魅力。除此之外,也可以开发设计旅游纪念品,融入北海文化和合浦骨角雕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现合浦骨角雕的特色与内涵。以此可以在让更多普通大众了解认识到合浦骨角雕、做好合浦骨角雕传承工作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这种融合发展也能为合浦骨角雕的传承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优化骨角雕传承者队伍

合浦骨角雕作为广西北海的代表性传统工艺美术,是北海合浦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北海合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10]。从这里可以看出,合浦骨角雕与人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合浦骨角雕的传承创新离不开“人”这个关键要素,这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是合浦骨角雕传承发展至今以及向未来继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主体。所以说,要保护好并进一步地优化合浦骨角雕传承者队伍。一方面,要从政策角度对现有的合浦骨角雕传承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与帮扶,针对现阶段传承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阻碍给予切实可耻的解决方案。在这些问题中,最为关键的还是经济效益问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合浦骨角雕的经济附加值,让传承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持合浦骨角雕传承者稳定且积极地开展传承工作,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合浦骨角雕的传承工作中来。另一方面,想要让合浦骨角雕更具时代活力,得到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吸取更多的年轻元素,吸纳年轻群体加入合浦骨角雕的传承中来。与高校相结合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政府可以和各大艺术高校展开合作,联合开设骨角雕设计课程,加强年轻群体对合浦骨角雕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出传承合浦骨角雕的青年人才,为合浦骨角雕的传承视野注入新鲜血液,以此带领合浦骨角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五)实施产业化发展模式

在新时代想要实现合浦骨角雕的进一步传承发展,就应该实施产业化发展模式,发挥出合浦骨角雕的经济价值,推动可持续发展。合浦骨角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开发价值,再加上社会审美需求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丰富,合浦骨角雕完全可以发展成一种经济产业。首先,可以建设自主创新平台,联合进行作品研发、学习、设计。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合浦骨角雕展销售卖平台,实现线下展销会与线上电商平台共同销售的模式。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要打造合浦骨角雕从骨角雕的选料、技艺研发、文化宣传、营销售卖再到观光旅游的全产业链,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以此激发合浦骨角雕传承者以及相关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合浦骨角雕的高质量传承。

四、结语

合浦骨角雕,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当今社会,如何将这一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面对合浦骨角雕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探索。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合浦骨角雕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其次,教育机构和博物馆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合浦骨角雕的艺术价值。同时,艺术家和工匠们也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审美标准。此外,我们还需要将合浦骨角雕与现代科技、市场、设计理念等相结合,创新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总之,要做好合浦骨角雕的传承创新工作,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博物馆、艺术家和工匠们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唯有此,方能让合浦骨角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申丽花.北海合浦角雕艺术历史发展研究[J].天工,2021(04):

30-31.

[2]郭子腾.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丰富旅游文化内涵[N].中国旅游报,2023-02-23(001).

[3]何瞻.数字经济下非遗文化传承及产品典藏营销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3(01):34-36.

[4]管顺丰,赵宸,田耘.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策略研究——以湖北省非遗传承策略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06):132-140.

[5]芮潇,王汤璿.“非遗+”活化传承与创新——以公共艺术装置设计为例[J].天工,2022(33):71-73.

[6]徐珍珍,李敏.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模式特征与演化趋向——对三种典型传承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22(06):83-90.

[7]傅光荣.再谈犀角雕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与市场前景[J].艺术市场,2008(04):76-79.

[8]吴毓珍.浅谈海南黎族的骨雕制作工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3):156-157.

[9]范铁明,毕辛格.黑龙江街津口赫哲族鱼骨手工艺传承与发展[J].天工,2022(08):6-9.

[10]赵天红.浅析牙角雕艺的发展与鉴定收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8):114-117.

作者简介:

赵忠勤(1985.9-),男,侗族,广西三江人,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原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6:09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0:32:00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62期)2016-08-15 07: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