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中的作用

2024-05-10 13:10:13马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园

摘 要: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着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发挥家园共育的价值,需要对其作用进行探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家园共育的概念和原则,然后分析了家庭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中的作用,包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对孩子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影響。然后,探讨了学校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中的作用,包括学校德育的任务和责任、创设德育环境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模式和机制。接着,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其中的不足。最后,讨论了家园共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家园共育 德育素养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54

在当今社会,培养孩子的德育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德育素养不仅涉及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还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家庭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共同育人的责任。然而,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方面存在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在孩子德育中的作用,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家园共育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德育。但目前,家园共育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困难、社会背景的多样性等问题都对家园共育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一、家园共育的概念和原则

(一)家园共育的定义和内涵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共同承担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和德育素养的责任。它强调了家庭和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互动关系和互补性,通过密切的沟通、合作与协调,共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德育。家园共育旨在发挥家庭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

(二)家庭和学校在德育中的角色

在德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塑造孩子品格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庭通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等方面对孩子的德育产生深远影响。而学校作为孩子的第二课堂,提供了专业的教育环境和德育教师团队,负责系统化、有计划地进行德育。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孩子的德育产生重要影响。

(三)家园共育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家园共育时,需要遵循平等合作原则,家庭和学校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平等地参与德育的过程和决策。同时也要遵循相互支持原则,家庭和学校应相互支持、互相理解,在德育工作中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家庭要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也要理解和支持家庭的教育需求。此外,家庭和学校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分享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成长发展等信息。这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最后,遵循协同育人原则。家庭和学校要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承担对孩子的培养责任。双方应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育人目标和行动计划,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家庭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中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的德育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地方。家长通过自身言传身教、日常行为等方式,将道德价值观灌输给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次,家庭是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关系的稳定和亲密度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和德育有着深远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培养孩子的正向情感、同理心和责任感。最后,家庭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基础。通过家庭的教育和约束,孩子能够形成自律、守纪律和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二)家庭对孩子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其次,家庭是传递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场所。通过言传身教、日常交流和教育活动,家长可以向孩子传递正向的道德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最后,家庭的温暖和谐、尊重和关爱的氛围对孩子的德育至关重要。家庭中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的亲子关系能够培养孩子的乐观、友善和正向行为。

(三)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家庭和学校在孩子德育中要达成有效合作,就要建立合作模式和机制。首先,家庭和学校应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包括家长会、家访、家校沟通平台等。通过及时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共同制定和调整德育计划。

其次,家庭和学校应加强互动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和教育项目,学校也可以积极倾听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推动孩子德育的发展。

最后,家庭和学校可以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德育的相关资源和指导,家庭可以提供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和特长等信息,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

三、学校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中的作用

(一)学校的德育任务和责任

学校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在具体德育教学中,学校应通过德育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学校应通过德育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责任感、友善乐于助人、正直等,使孩子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另外,学校应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最后,学校应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律、自控、决策能力等,使孩子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学校创设德育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在培养孩子德育素养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学校需要在课程设置中注入德育的内容,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教育、品德教育等,并且要有意识地渗透道德教育,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同时,学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和实践,如主题讲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操。另外,学校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孩子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和奖惩,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

(三)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模式和机制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作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关键,在具体德育素养培养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德育情况和进展,共同制定孩子的德育目标和计划。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让家长了解学校中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在这过程中,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定期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分享孩子的学习和德育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最后,学校教师可以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深入交流孩子的德育问题和需求,共同制定教学方案。

四、家园共育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成功案例的介绍和分析

1.案例介绍

某校实施了一项家庭与学校共育项目,旨在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德育素养,其中该项目具体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家长工作坊: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工作坊,邀请专家和教师就德育的相关主题举办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提升家长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2)家校互动平台:学校建立了一个在线的家校互动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学校的德育活动信息、孩子的德育表现和反馈,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3)家访与亲子活动:学校定期进行家访,教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探讨孩子的德育需求和成长问题。此外,学校还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互动。

(4)德育主题日:学校举办德育主题日活动,以不同的德育主题为线索,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如德育讲座、角色扮演、德育实践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2.案例分析

该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首先,通过定期的家长工作坊,家长得到了专业的德育培训,提高了德育意识和能力。其次,家校互动平台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方便的渠道,加强了家校合作。家访和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了家长对孩子德育情况的了解。德育主题日的举办则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德育经验和实践机会。

(二)案例的剖析和反思

1.案例剖析:某高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该校在家园共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家校沟通不畅,学校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导致家长难以及时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孩子的德育情况。其次,家长参与度低,很少有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或与教师的交流,缺乏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识。另外,学校未能建立明确的家校合作机制和流程,导致家校合作关系松散,缺乏有效的互動和合作。

2.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的不足之处反映了家园共育实践中的一些常见问题。首先,学校应意识到家校沟通对于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如定期家长会议、家长访问日、家校互动平台等,确保及时的信息交流。其次,学校需要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德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等方式,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另外,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家校合作机制和流程,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任务,建立有效的互动和合作模式,促进家庭和学校的紧密配合。

(三)借鉴经验与启示

首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保持及时、开放的信息交流。其次,学校应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和项目,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激发家长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建立明确的合作机制和流程,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孩子德育素养的发展。另外,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为家长提供德育的支持和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意识。最后,学校和家庭可以鼓励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与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五、家园共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社会背景和家庭变革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使得家长没有充足的时间,难以充分参与学校的德育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从而给孩子德育素养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家庭结构的变化,如核心家庭、单亲家庭、跨文化家庭的增多,以及家庭功能的转变,如父母角色的变化、家庭价值观的多样化,都会对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提供灵活的家校合作方式,如线上家长会议、电子家校沟通平台等,方便家长与学校的交流和参与。同时学校应尽量避免在工作日晚上或家长工作繁忙的时段组织活动,合理安排家长参与的时间,以便更多家长能够参与。学校应尊重和包容各种类型的家庭,不偏向任何特定的家庭模式,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家庭特点,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支持和合作机会。

(二)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困难与障碍

在家园共育实践中,学校与家庭合作可能面临一些困难与障碍,比如教育价值观差异,学校和家庭可能存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这可能导致在德育目标、方法和策略上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与家庭就无法进行良好合作。同时,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可能存在障碍。学校可能无法及时传达德育相关的信息和计划给家长,家长也可能缺乏途径和机会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难以充分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和合作。学校也可能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参与机会。

面对这些困难,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通过建立定期的家长会议、家访、在线家校互动平台等沟通机制,为家长提供双向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从而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同时,学校和家长可以举办互动交流的活动,如家长讲座、座谈会等,以促进共同理解和合作。在这过程中,双方可以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找到共同的目标。另外,学校可以提供培训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德育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家庭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意愿。

总之,家园共育对培养孩子的德育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园共育教学价值,学校和家庭之间应加强合作,制定明确的合作机制和流程,通过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实现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合作。同时,在德育素养教学中,学校应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德育课程、组织德育活动和建立德育规章制度等措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在这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并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支持,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闫慧娟《家园共育视域下学前儿童良好品德养成的实践策略探析》,《家教世界》2023年第10期。

[2] 李颖璐《浅析家园共育理念下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11期。

[3] 樊丽萍《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思考》,《天津教育》2022第23期。

(马玲,二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园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家校距离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英语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32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少儿美术(2021年4期)2021-04-26 13:45:40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星火(2017年2期)2017-03-07 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