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意映
摘 要:文本细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当前教学实践中,文本细读仍然存在被忽视的现象,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和鉴赏往往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剖析,探索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诗歌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文本细读 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37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教育界普遍认识到,阅读理解不仅仅要理解诗歌表面的意义,更应该去探索其深层次的主题和价值观,尤其是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然而,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接触诗歌时往往只停留在字面的解读,缺乏深度的文本理解。这种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欲望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一、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文本细读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作者意图的把握,以及对文本结构的深入洞察。文本细读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通过仔细审视每一个词语、分析词语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文本细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敏感度和洞察力。通过对诗歌的细读,学生可以品析诗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等,理解其深层的意义。此外,文本细读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细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诗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最后,文本细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还包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细读,学生可以提升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洞察力、批判性思维和语文素养。
二、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某些问题比较突出。对诗歌表层意义的过度强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诗歌的表面信息上,如诗歌的主题、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情境等。尽管这些信息对于理解诗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只关注这些可能会忽视诗歌中更深层次的信息。另外,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接受教师观点的层面,而无法产生自己的理解。还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缺乏关注。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过度强调诗歌的内容,而忽视了诗歌的形式特点。然而,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忽视诗歌的形式特点,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教师往往只依赖课本上的诗歌,忽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这种做法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挖掘诗歌内在含义
诗歌是诗人心中的声音,它包含了诗人的情感、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理解。学生如果能从诗歌中感受到这些,那么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将更为深刻,对于诗歌鉴赏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全面和深入的角度去理解诗歌。这包括对诗歌的主题、象征、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法的解读,以及对诗人创作背景的探讨等。在解读诗歌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而不是仅仅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
例如,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深入解读和欣赏诗词的内在含义。该词出自毛泽东之手,毛泽东在面对秋天万物的壮丽景色时,激发出一种独特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词。通过这首词,毛泽东不仅宣泄了自己的青春热情、昂扬向上的激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豪迈的胸怀和超越众生的壮志。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雄视天下,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憧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毛泽东的诗人身份与其政治领导者身份相互交织的复杂性。这种身份的交织在诗歌中以深邃丰富的意境和生动活泼的意象形式体现出来。教师应鼓励学生欣赏和理解毛泽东的创作视角,领略其描绘的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词的意象和隐喻。毛泽东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将个人情感和时代、历史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世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毛泽东如何描绘出一种生动的历史画卷、如何表达个人情感。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深入揣摩,体验诗词的音韵节奏和词人练字的妙处。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展现了卓越的语言艺术才能,对词语进行了精选和组合,创造了韵律和音韵的和谐,作品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这都是学生需要深入体会和理解的。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即教师传授、学生接收的模式,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放弃这种教学方式,转变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包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讨論,充分发表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诗歌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红烛》为例,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时,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红烛”的象征含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情境模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红烛”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理解后,全班一起交流讨论。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诗歌,而且可以通过讨论,了解到不同的解读角度,拓宽学生的思维。
3.重视诗歌的形式特点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对诗歌的形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是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诗歌的形式特点,包括诗歌的节奏、韵律、象征、比喻等,都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诗歌的内容,也要重视诗歌的形式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形式特点,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意图和诗歌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特点来解读诗歌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解读技能。教师还应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包括诗歌朗诵、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在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时,教师需要细致地剖析诗歌的形式特点,包括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全方位地理解诗歌。教师不仅应把诗歌视为一个整体,还要关注到诗歌的每一部分,因为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诗歌的结构,可以分析诗歌的行数、句式、韵脚、节奏等,然后讨论这些结构特点如何影响诗歌的整体意义和美感。例如,短行的运用可能造成紧张和急促的节奏,长行则可能营造出舒展和悠长的感觉。句式的多样性可以丰富诗歌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如使用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这些语言特点如何增强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效果。比如,比喻和象征可以让抽象的观念或情感具象化,拟人可以赋予非人事物人的特性和情感,增加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手创作诗歌,运用所学习的诗歌形式特点。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才能。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选择和组织词句,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何构建和表达主题,这都会对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4.鼓励课外阅读
在诗歌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应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提供更宽广的阅读材料,不仅限于教科书中的诗歌,还包括课本以外的经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文章,也可以是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品,甚至可以是关于诗歌创作和鉴赏的理论文章。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诗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课外阅读,可以定期让学生分享在课外阅读中的感悟和体验。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诗歌鉴赏和解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阅读的诗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例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诗词作品,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对象。这些作品的丰富性和深度,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对青春、革命和历史的独特视角。诸如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的《赤光的宣言》、朱德的《太行春感》、陈毅的《赣南游击词》等作品,都是非常值得学生去研读的。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诗人们的情感表达,以及诗人们对青春、激情、梦想和挑战等主题的深度探索。这些作品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们提供了了解诗人们独特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的窗口。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建立支持性和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以及对诗歌中各种主题和情感的理解。这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读书笔记、作品比较分析等形式进行。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或任务,鼓励学生将这些诗词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相连接,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5.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传统的诗歌教学方式可能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到诗歌的内在含义。通过音乐、艺术、戏剧等跨学科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欣赏诗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音乐和诗歌有着深厚的联系,两者都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加入音乐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朗诵诗歌。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为诗歌配乐,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美术是另一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门类。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具象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创作画作,或者通过雕塑等方式表现诗歌的主题。编演戏剧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戏剧场景,让学生扮演诗人,通过自己的演绎来理解诗歌。
6.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现代诗歌教學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具有关键性和重要性。诗歌不只是诗人的思考和情感表达的媒介,也是教师和学生理解、解析自我和世界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学生们被赋予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一个可以反思自身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并进一步修正人生观的机会。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走向深度思考。不仅要学会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字面含义,还要鼓励学生们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进一步反思诗歌所揭示的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这样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诗歌,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此外,反思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在反思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自我认知,提高自我理解和人生观念的深度。更进一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或者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诗歌来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参与度,也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升反思能力。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是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然而,文本细读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知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来。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看到更多以文本细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更好地体验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海维《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2021年第4期。
[2] 孙婧《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年第12期。
[3] 郭娟《现代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第27期。
[4] 汪东琳、韩友恬《文本细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现代诗歌教学为例》,《中学语文》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