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孙栎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学生从课内向课外的发展。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式阅读模式,构建了一个整体性的阅读框架。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以立体的方式思考文本,既整体把握,又联系局部,促进学生更好地和文本“对话”。这种新型的教学实践可以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支架地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三位一体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5.010
一、意义探寻:思维导图在初中“三位一体”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阅读体系的构建:由“割裂”向“统一”发展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大多数已经习惯了单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在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里,语文学习是割裂的。课文与课文间是割裂的,单元与单元间是割裂的,课内与课外也是割裂的。而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设计,重点强调了学生应该从课内向课外发展,从书本向生活发展,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思维导图可以对初中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进行有效串联,能够体现思维的发散与聚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理清思路,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都是描绘大自然美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文学作品。《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是教读课文,《雨的四季》是自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梁衡的《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名家名篇可作为课外阅读推荐给学生。这些文章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有效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美文串联起来,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悟到这些文章共同的精神内核“自然之美”。一篇篇相互割裂的文章由“自然之美”这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有利于学科间的融合统一。思维导图的设计是需要整合美术、信息等学科进行的。以美术学科为例,学生要需要根据文本绘制思维导图,而多彩的颜色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粉色让人感受到夏天的萌动,红色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热情,黄色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成熟,蓝色让人感受到夏天的凛冽。通过对思维导图中色彩的运用,学生对于《春》中春草、春花、春风等画面,对于《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画面,会形成更形象具体的感受。
(二)有利于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
在目前的学情下,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感性化的阅读体验更为深刻。他们能感知到一篇文章写得好,但却不知道为何写得好。但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思维导图通过可视的流动过程,能够使得学生有支架地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其对阅读的理解能力。部编版教材尤其讲究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的渗透。因此,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功能,将思维导图引入阅读教学中,可以逐步让学生自觉地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思维导图能够使得学生有支架地进行思维训练。
1.以季节为主支架:
2.以文体为主支架:
如图所示,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阅读当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理性发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学生还可以自主寻找其他主干。以形象直观的图示建立起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将原本枯燥的一长串信息变成鲜明、条理清晰的图像。
二、课堂点击:思维导图在初中“三位一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读课文,精雕细琢式绘制
1.以文章思路为主线
在教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前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绘制一个粗略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绘制的导图,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時,我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补充自己的品析文字,对思维导图进行细化。通过这种具体的操作示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另外,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绘制方式,而要让其自行发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为例:
第一步: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主干。
第二步:由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思维导图的主干进一步细化。
2.以个性化阅读体验为辅线
在现代教育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阅读和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初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性化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和处理阅读材料。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理解程度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例如,在《春》这一课中,有学生最喜欢的是“春雨”这一意象。文中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具有细、密、亮的特点,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很可能会联想到春雨的其他特点。如“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和默然,又如“春雨贵如油”的珍惜可贵等等。这些都可以补充进思维导图中。结合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阅读材料,而且还可以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理解程度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自读课文,授人以渔式绘制
自读课上,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传授一些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让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更加科学。以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为例:
首先绘制中心图。它是一张“图”,作者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图形或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中心图应该围绕中心点绘制。确定中心主题,在纸的中心写下“雨”,并围绕它画一个圆圈。
第二个步骤就是绘制思维导图向外发散的线条。
添加主要分支:从“雨”向外画线,每一条线代表一个主要概念。可以有以下的主要分支:“作者”“季节特点”“语言风格”“主题”等。
添加次要分支:对于每一个主要分支,添加更具体的信息。“作者”下面,可以添加“刘湛秋”这个分支,然后在下面添加他的生平、其他作品等信息。“季节特点”下面,可以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简要地进行概括,如春雨清新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静谧、冬雨自然平静等。
第三个步骤是思维导图的颜色选择。在思维导图中,每条主干及其分支线条最好使用同一种颜色。这表示他们是同一部分的内容,也可以提升整体的美观程度。同时,不同主干分支不同的颜色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定位信息。例如,用红色来标记“主题”,用蓝色来标记“语言风格”。
第四个步骤是思维导图的复习和修改。思维导图的复习和修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可能会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产生新的理解。如果有了新的想法,学生可以修改已有的分支。随着阅读体验的加深,学生对“雨”的阅读感受会越来越细腻,从一开始“对雨的喜爱”的初步感受,上升到“这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在修改分支的描述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进一步提升。如果发现某些信息不再需要,或者是错误的,可以删除相应的分支。
在语文教学当中,自读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结合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心理、探究质疑心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三)课外阅读,独立自主式绘制
阅读是一种个人化和独立的活动,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获取学习资源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教学模式的约束,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立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许多教师忽视了独立阅读教学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和四时之美相关的文学作品。例如,梁衡的《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雪》等名家名篇可作为课外阅读内容推荐给学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寻找喜欢的作品进行阅读赏析。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分享。他们可以挑选自己最满意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并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然后,同学们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小组代表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可以根據这些反馈再次调整和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例如,对《荷塘月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作者、背景、景物特点等各个角度制作思维导图,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参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有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三、回眸反思:思维导图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思维导图能起到教学辅助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和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首先,思维导图有其局限性。在中学生群体中,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厌恶背诵和默写。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提高语文成绩困难,存在畏难心理。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
其次,思维导图的入门门槛相对较高。在实践中,笔者试图将简单的思维导图与阅读教学结合,同时也尝试使用一些工具使思维导图更加生动。但必须承认,一部分学生的绘图能力较弱,绘制出的图形就像难以理解的符号。因此,这可能会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
再者,思维导图的普及程度不高。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在几节简单的课程中也无法掌握思维导图的精髓。一些学生是出于好奇心态去接受的。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借助思维导图能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总的来说,教师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一种图像思维方法,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这次实践探索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绘图方式单一、课堂形式单一、成型课堂较少等。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实践探索和新的突破,将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祝莹莹《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2] 马妍《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家长》2020年第13期。
[3] 高汉武《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21期。
[4] 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