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势燎原,带着团队走学术型班主任之路

2024-05-10 08:13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项目组研修班会

刘乙鑫

秦望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教科室主任,“8+1”工作室发起人,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班主任工作室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河南省教育学会德育创新专委会副秘书长、济源市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秘书长,河南班主任智慧书院导师。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教育时报河南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曾获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河南省首届“十佳”班主任、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班主任、河南省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带领团队致力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班主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05年,一个名为“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教育在线三人行”的团队悄然创立,团队成员共三人——秦望、杨兵、王晓琳,而彼时的这“星星之火”,便是后来闻名全国,惠及5000多一线班主任教师的“8+1”工作室的前身。19年的砥砺前行,著书立说30余本,推出十大课程,培养专家名师数十位,从默默无闻的民间组织,到被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8+1”工作室早已在教育界掀起它的燎原之势,成为最具典型的教师研修团队之一。

从“草根”到星火燎原

“难道我们只能过这样的教育生活吗?”

在辗转多所学校以后,从事教育工作的第十年,秦望发出这样的质疑。他发现,大部分班主任处于“敬业精神有余,专业能力不足”的状态,缺少科学方法,纯粹靠着“追、堵、管、卡”“跟班紧、紧跟班”的高强度、低智慧的工作方法,透支工作精力,收获的幸福感也很低。

“要把班主任工作做出专业性”的想法,让秦望开始对学术性的班主任生活产生思考和探索。此时,他遇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杨兵、王晓琳,如今几位全国知名的班主任专家名师,当时也不过是几名迫切寻求改变之道的普通一线教师。一拍即合之下,三人的研修团队——“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教育在线三人行”宣布成立,三人开始坚持在“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撰稿,结识了不少来自各地的班主任教师,也感染着身边的老师主动加入。就这样,2007年,在陆续吸纳几位新成员之后,“8+1”工作室正式成立。

所谓“8+1”,秦望解释道:“最早,工作室由8名在济源一中任教的老师和1名在灾区支教的同事组成,因此团队便命名为‘8+1,寓意同心同德,共同进步。而随着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8+1也早有了它新的含义。‘8指八小时的工作时间,这是每个人都在做的相同的事情,而差异的产生便是是否多花1个小时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思考,每天多思一点点,多研一点点,离专家型班主任便又近了一点点。”

在当时,秦望这样的教师研修团队在全国都是先例,没有经验参照,更没有场地经费,秦望只得把每周一次的研修会议安排在学校外的一家小饭馆进行,他也戏称团队最早的研究成果为“饭馆学术”。2008年,是“8+1”工作室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这年,《教育时报》“本土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在济源召开,秦望以及其他两位工作室老师发言分享,这也是第一次,“8+1”这个民间团队受到了与会媒体与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教育时报》甚至首版整版报道了工作室的成长轨迹。于是,“8+1”这个草根团队,开始从小餐馆逐渐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收获广泛认可后,“8+1”工作室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不仅配设了专门的研修场地和研修设备,还邀请专家对工作室的研修作指导。外部条件向好,秦望也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工作室研修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如何提升工作室的长效生命力。他意识到只是单纯学习别人的研修方法是行不通的,工作室需要有自己的一条路。于是秦望開始带领团队围绕班主任知识体系建构来开展研修,陆续成立“十大项目组”,团队成员确定富有个人特色的研修方向,同时独立开发自己的课程。“共同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真谛”,为了这个看起来十分宏大和高远的目标,团队共同开展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研读教育著作,写作教育随笔,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探索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对教育随笔的写作中沉淀教育智慧。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8+1”工作室成果井喷,出版数十本教育书籍、发表上百篇教育论文,成果获省市级各项表彰,成员也陆续成为班主任研究领域的专家,可以说,“8+1”工作室是一个民间教师团队蜕变的典型,它不仅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培训平台,更是班主任工作专家的孵化基地、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顾问团。

开发班主任课程

对于学科教师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支撑,他们在大学能接受到专业课程的培训,因此他们的教学相对而言更有规律可循。那班主任是否也能够开设类似的“班主任课程”?

这也是秦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秦望与团队成员逐渐找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共通性,并开始着手开发独树一帜的班主任课程。秦望在工作室成立项目组——主题班会、微班会、案例研修、家校合作、班级要事、带班叙事、生涯教育、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励志教育、情感教育、影视育人、班主任“五项全能”大赛。每个项目组设置独立的项目主持人,负责围绕项目主题展开研修,拿出成果,课程项目组实行“谨慎准入”“严格管理”的原则,让每位成员切实提升研究意识和专业素养。

以“主题班会项目组”为例,由于没有课程标准,班主任的班会课设计实施技能普遍不足,一定程度上使班会课效率低下、令人生厌。于是秦望从“8+1”工作室里挑选骨干成员,组建“班会研究项目组”,并在“8+1”工作室全国大群里做初步调查,了解班主任们在班会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秦望以课题研究的思路立项,收集主题班会相关文章500余篇、经典著作10余本、典型课例100多篇,项目组精选研读,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提升班会认识,开阔视野。做了大量的前期功课,秦望带着团队集体研讨,结合高中学段学生成长规律、学校工作安排、节庆活动、班级需要等设计三年课程框架,每月一主题,共114节班会课,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根据成员强项分工,各小组分别研讨、打磨,大组汇总、调整,最终形成教案和模型。凝练成果后,秦望带领小组成员按模块统稿,集体研讨,再次修改打磨润色,最终成书。

2016年10月,“主题班会项目组”在济源一中举办了新书发布仪式,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班主任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向与会的班主任展示了“8+1”工作室研发的设计模型、精品班会课,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这是团队协同研究取得成果的庆典!”又花了五年时间,项目组于2021年最终完成了初中和小学系列班会课的编写。在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协同学习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得到极大的锻炼,涌现了多位班会高手。参加项目研究,不仅发展了自己,影响了他人,还凝聚了团队。

其中,影视育人是“8+1”工作室的一大特色课程,也是“8+1”工作室联合发起人王晓琳老师的核心研究方向,秦望向我们介绍:“电影不仅是娱乐,它是理解孩子、理解人性、理解世界以及理解自我的重要来源。让儿童在合适的成长阶段遇到最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电影,以电影的榜样力量带动儿童人格的发展,给生命成长的搭建阶梯。”王晓琳老师经过多年探索,带领项目组成员共同研修,已出版10本电影课程方面专著。“影视育人”项目研究成果也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共读”促成长

随着工作室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团队教师也逐渐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有70后、80后的资深教师,也有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教师。秦望表示,这样的年龄构成对于工作室教师的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对青年教师能起到不错的带动作用,年轻教师那些新奇的点子也能够启发老教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谈到年轻教师的成长,阅读是离不开的话题。秦望说:“阅读,是‘8+1工作室一直以来所提倡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最好方式。成立之初,我们一行人便是通过阅读寻找‘药方,广泛阅读,最终才能迅速成长。”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秦望提出“班主任结构化阅读”的主张,他认为班主任的知识结构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之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管理为两大支柱。因此,他设计了“基础理论、两大支柱、三方能力、四种类别”四个阅读层级,由内向外扩展,逐层架构班主任知识体系,这一工作是开创性的。他认为“班主任学”是一门综合融通的学问,班主任既要“专”又要“博”,要有宏阔的人文视野和高超的专业技能,才能培育高素质的学生。

工作室的“共讀”工作讲究“三步走”战略。秦望解释说,这“三步走”,即是“自读—研讨—再构”。每月一本经典书籍,工作室成员不加参照地独自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使书本知识与自身经验联接;接着团队伙伴交流体会各自的班本实践案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达成共识;最后多种方式反复研读,将书中合宜的东西吸纳、转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对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进行优化甚至再造。通过共读活动的开展,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带动,读中有感思,读后有研讨,使读书不再是一件随机可能中断的“苦差事”,而是续航蓄能的加油站。

秦望在河南、山东、广东、江苏、上海、新疆、内蒙古等全国多个省区建立了近百个实验区、实验校来推广班主任团队共读。在推动共读过程中,他发现符合认知规律的“班主任结构化阅读”在有的地方行不通,于是他调整思路,又研制了《班主任阶梯阅读推荐书目》。而他的班主任书单也成为全国各地班主任购书的有效参考。推动阅读这一件事情上,秦望坚持了18年,他也因此获得了2022年中国教育报推选“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如今,“8+1”工作室这方小小天地,已经聚集志同道合的一线班主任教师5000余人,一位又一位教师成长为名师、骨干教师,成为带动各自区域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2024年1月9日,在“8+1”工作室长期影响推动下,济源市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成立,从改变自己的小环境到影响区域的大气候,从民间行走到官方推广,秦望带着团队,用理想和行动讲述着通过团队研修过一种学术的班主任生活的故事。

猜你喜欢
项目组研修班会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