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亮,姚悟根,潘 青,夏 辉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1)
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是骨科一种常见的病症[1],受人口老龄化及职业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显著升高。目前,西医对于NLBP 的治疗主要以消炎止痛为主,不仅疗效欠佳且存在一定的药物副作用。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中按摩、推拿、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上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包括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2]。苍龟探穴是一种传统针刺手法,通过进针得气后的多方向斜刺来疏通经脉。报刺法为十二针法之一,常用于治疗定位不明显的疼痛。苍龟探穴与报刺法的联合应用在NLBP 的治疗中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目前仍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此,本文以70 例NLBP 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估苍龟探穴报刺法治疗NLBP 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以随机数表法将2022 年8 月至2023 年12 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NLBP 患者分为针刺组(n=35)和报刺组(n=35)。针刺组中男23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46.57±11.17)岁,平均病程(38.78±10.22)个月。报刺组中男26 例,女9 例,平均年龄(45.17±9.69)岁,平均病程(39.12±10.1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征得患者同意,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符合“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3](张伯礼主编)中以腰脊或脊柱旁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即NLBP。
(1)年龄≥18 岁且≤60 岁;(2)影像学检查提示腰骶椎及周围结构改变;(3)无特异性腰痛病症,如脊髓病变、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畸形、软骨症、严重椎管狭窄、脊柱结核、癌变等;(4)对本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2)腰部局部有外伤、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等,不能配合针刺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严重晕针、晕罐、针刺过敏者;(5)近2 周内服用过消炎止痛类药物者。
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主穴取穴:环跳穴、肾俞穴、委中穴、大肠俞穴、命门穴。辨证分型:寒湿腰痛配腰阳关穴,瘀血腰痛配膈俞穴,肾虚腰痛配大钟穴,腰脊柱疼痛者加刺腰夹脊穴。采用1.5 寸毫针针刺上述穴位,以平补平泻法运针,连接电针机通电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 次,1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报刺组采用苍龟探穴报刺法治疗。使用1.5 寸毫针,操作者按压患者腰部、臀部寻找痛点,确定痛点深浅。以痛为俞,直刺,以酸、麻、胀感为宜,运针,退针至皮下,沿上、下、左、右位斜刺,角度15°~30°。完成上述操作后,再继续寻找下一痛点,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患者无新痛点,留针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5天,休息2 天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临床疗效:治疗2 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具体标准如下:经治疗腰痛症状有明显好转,无疼痛或稍有疼痛,不影响生活,直腿抬高角度>75°为显效;经治疗腰痛症状有明显减轻,但对生活有一定影响,直腿抬高角度为60°~75°为有效;经治疗腰痛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直腿抬高角度<6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最高分10 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3)腰部功能障碍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ODI 最高分50 分,分值越高代表腰部功能障碍越严重;JOA 最高分29 分,分值越低代表腰部功能障碍越严重。
报刺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针刺组(82.86%)(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报刺组VAS 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 周后 治疗2 周后针刺组(n=35) 4.69±1.20 3.85±1.12 2.71±1.25报刺组(n=35) 5.06±1.11 3.12±1.08 1.91±0.95 t 值 -1.339 2.776 3.015 P 值 0.185 0.007 0.004
治疗前,两组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报刺组ODI 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 周后 治疗2 周后针刺组(n=35) 24.29±5.35 19.24±5.54 13.12±5.85报刺组(n=35) 25.91±4.50 16.55±4.91 10.37±4.72 t 值 -1.371 2.150 2.786 P 值 0.175 0.035 0.006
治疗前,两组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报刺组JOA 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 周后 治疗2 周后针刺组(n=35) 10.12±2.16 14.58±3.62 16.52±3.80报刺组(n=35) 10.10±2.19 16.34±3.05 20.16±3.05 t 值 0.038 -2.200 -4.419 P 值 0.969 0.031 <0.001
NLBP 是指在腰部及其周围区域出现的疼痛,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病因或病变可寻,通常不伴随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4]。NLBP 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生活方式、体力劳动、体位不当、肌肉韧带劳损、脊柱畸形等[5]。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和职业因素的影响,NLBP 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目前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NLBP,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6]。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除病因,病情易反复,且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7]。
NLBP 在中医学中属于“腰痹”“腰痛”的范畴,病因多样,涉及脾、肾、膀胱等多个器官,以及腰背部的多条经脉[8]。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及功能失常,病机总括为“腰府失用”。根据中医理论,由于风寒湿等邪气易致腰部气血阻滞,俗称“筋结”[9]。因此,中医的治疗重点在于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消散湿邪,解除“筋结”,以恢复腰部正常的功能状态。针刺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以刺激,调节经络气血,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0]。针刀、浮针等针刺疗法的基本理论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从而缓解病痛,但这些疗法对针具的选择和医者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且操作具有创伤性,存在一定的风险[11]。毫针针刺是一种较为简单和常见的针刺手法,其操作相对简单,对术者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且刺激相对温和。但常规取穴法及针刺法的疗效较为有限,难以达到足够的刺激效果或针刺深度,从而影响疗效。报刺法是中医针灸十二刺法之一,背景可追溯至《灵枢·官针》等。报刺法侧重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刺,而不是僵化地固定在一个穴位或一个特定的刺激点上,具有广泛的刺激范围和深度。苍龟探穴针法源自《金针赋》,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苍龟探穴针法在操作时,针尖如同苍龟探地一般,先是轻推,然后深入穴位,再进行多方向的斜刺,具有深入而广泛的刺激范围。
本研究中,报刺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针刺组(82.86%);治疗1、2 周后,报刺组VAS 评分、ODI 评分、JOA 评分均高于针刺组。这与曾慧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苍龟探穴报刺法治疗NLBP 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是,中医认为阿是穴是感知病变的敏感点,通过准确寻找并针刺阿是穴,能够刺激腰部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苍龟探穴报刺法通过进针得气后的多方向斜刺,能够深入到筋膜组织,刺激阿是穴周边的经络和俞穴,疏通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同时,针刺过程中的多方向斜刺能够消散邪气,疏通经络,解除“筋结”,从而恢复腰部正常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的病理状态。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针刺能够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产生镇痛、抗炎效应,从而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苍龟探穴报刺法治疗NLBP 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操作手法仍需进一步规范,制定统一的操作步骤,进而保证临床疗效,这样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