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 发展核心素养

2024-05-07 08:01:45覃绍华
考试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思维数学教学

摘 要:创新思维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衡量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文章以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为例,简要分析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原则和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5-0088-04

创新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智能活动,教育心理学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意向和行为,从创新意向到创新行为就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新意向,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创新,进而逐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一、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是为达到此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体系,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趣味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学趣味性,教师遵循趣味性原则,可以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数学知识的魅力,使得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内涵、价值等,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循启发性原则,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主导作用和辅助作用。虽然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体现学生主体性,但是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提供帮助。但是,教师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多干预学生,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学习。

(四)开放性原则

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有开放的思维,学生需要具备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想法、新观念的心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尽可能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例题、习题、课后作业以及组织开放的活动,引导学生接纳不同观念,使学生掌握不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定式思维束缚,拓展学生思维边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给予学生更大思维空间,为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打好基础。

(五)多元化原则

发展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更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数学教师坚持多元化原则,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寻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多种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六)实践性原则

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依托真实的创新行为,因而适当的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真实地经历过多样化实践活动,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搭建多种活动平台,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实践平台,课后也应尝试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经历、真实创造,从而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創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创新意向

问题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也是激活学生创新意向的关键,同时也是课堂中的重要元素,几乎每一堂课教师都会设置不同问题,都会引导学生提出和解决不同问题。但只有有效的问题才能做真正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向,才能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入情入境的教学往往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从而使学生通过想和问获得思维启发和思考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格外注重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在了解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尝试给学生设置“进阶式”问题情境,从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出发,逐步导入更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多方位地、多角度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并努力尝试有序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情境一:我们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一段生活购物场景,同时出示一张列有不同商品的购物小票,小票上各商品价格包括多个小数,比如,2.1元/块、6.5元/袋、5.75元/只等,之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熟悉购物小票吗,可以说出小票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吗?”很多学生一看是自己熟悉的生活物品,自然跃跃欲试,教师可以借此导出小数的概念。

情境二: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识读购物小票上的小数,并增加一部分整数,分别朗读小数和整数,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读小数和读整数有什么不同呢?”借此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情境三:出示提前准备的数字卡:1、6、0,请学生想一想,这些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大小的数字?在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后,师生共同写出不同数字组合。

从第一个问题情境到第三个问题情境,问题难度逐步加大,问题思考空间逐步扩大,这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导出不同问题情境,更容易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实现意识转变,同时也能促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灵活性,进而达到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

(二)搭建实践操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问题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向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心理学提倡为学生搭建新平台,增加学生表现空间,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尤其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格外注重这一点,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小学数学新教材内容的编排设置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灵活应用新教材内容,大力开展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增设一些实践操作和合作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获得学习体验,掌握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教学“图形的运动(二)”中“轴对称”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不妨增加如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出示图1所示六种不同图形,然后请学生尝试折一折,想一想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折法,试着找出图形的对称轴。通过动手操作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将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鼓励学生多种尝试,能够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更灵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空间思维。

活动二:出示汉字“王、甲”,请学生根据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这两个汉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小组要通过合作写出10个这样的汉字。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内部交流讨论,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敢于大胆求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

(三)增设开放性例题,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新時代新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从创新意向到创新行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帮助学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创见性意见,不断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既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也要对学生的一些创造性表现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例如,实验小学计划买12个足球,每个足球72元,现需要从买足球中的钱拿出432元买篮球,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个足球?

解法1:(72×12-432)÷72=432÷72=6(个)

解法2:12-432÷72=12-6=6(个)

解法3:设未知数,假设可以买x个足球,列式计算:72x=12×72-432

解法4:假设可以买x个足球,列式计算:72x+432=72×12

此题可以有如上四种解题方法,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探索出这几种解题方法,必要时给予学生适当提醒,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此外,在学生找到解题思路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分析解法,并且总结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四种解题方法思维分析不同,运算过程和解法也不同,尽管解法1和解法2都是算术解法,但解法2显然解题思路更加新颖,解答方法以及解答过程也十分简便。解法3和解法4都是方程解法,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又如,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5人,女生占总人数4/9,女生有多少人?

此题难度不大,但却是一道具有较强可变性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尝试提出新的问题,比如: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五年级三班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③五年级三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多少倍?

④五年级三班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之比……

师生共同增设上述相关问题,对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够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数学师生还可以从题干的条件着手变换,改变条件不改变问题。此外,还可以将条件和问题进行互换,通过适当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如学生数学法则和公式,淡化学生定势思维,使学生思维更具发散性、灵活性、创造性。

(四)组织数学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新教材有很多内容都衔接了社会实践,突出了数学教材的生活性,容易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应当关注教材这些变化,除了依托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走访活动,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数学竞赛活动,或者组织学生设计一些“小研究”“小手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学生创新创造的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创造性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将自己的创新意向转变为创新行为。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内容后,可以设计一个“我是小小设计师”作业,鼓励学生用拼图、剪纸、绘画的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或者与“轴对称”相关的作品。将数学学科与艺术课程相融合,实现作业设计的创新,增加作业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又如,教学“平行与相交”这一内容后,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平行与相交的事物,通过拍照、绘画、拼摆等方式将这些知识在纸上呈现出来,比如,设计成手抄报,汇编成一本创意画册。再如,教学了“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后,可以设计一个“图案美”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生活中的对称美,感受平移、旋转、对称图形的美,同时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在教学了“圆”这一内容后,可开展“用圆设计图案”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圆”为切入点,创造设计各种有趣的图案,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五)构建新型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创新自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有想法,但却不敢行动,难以将意向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和鼓舞,只有真正激活学生内在动力,才可能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体验学习过程获得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在教学评价方面下功夫,尽可能构建新型评价价值。一方面,要多采取激励式评价,多鼓励、肯定、表扬、赞美,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放大学生优势,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创新自信,增强学生创新信心。比如,当学生就一个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时,应及时反馈和肯定学生;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创新行为表现时,要适当表扬学生;当学生设计出一些具有创意的作品时,可增加作品展示栏,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意。另一方面,还可以设置一些灵活的评价标准,突破“分数”唯一评价标准束缚,践行因材施教原则,用因人而异的评价标准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敢想、敢做。

三、 結论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但创新思维的形成绝非“瞬间”之事,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不同问题情境,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勇于实践、验证,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创新创造的思维,提高创新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卫海.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6(12):51.

[2]王义菊,刘国翠.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0-161.

[3]袁娟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75.

[4]杨开旻.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0):179-181.

[5]王文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试析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路径[N].科学导报,2023-06-16(B03).

作者简介:覃绍华(1974~),男,汉族,重庆人,重庆市大足区经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创新思维数学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2:47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5:12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2:34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0:38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5:16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