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路径探究

2024-05-07 17:08:31谢青红
考试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双减政策

摘 要: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与社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双减”政策提出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在学习和课外培训上面临的双重压力与负担,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快乐和健康成长。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进行各门各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在课程上的学习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基于“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以及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应进行重新审视和采取正确的态度,在教育教学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课程开展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5-0039-04

我国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进行了多次重大的变革,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推行,目的都是使教育能够更符合时代的特征和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双减”政策推行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过重负担,一定层面上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与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挑战。小学阶段中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完美地契合了“双减”政策的需要。将“双减”政策与小学课程中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结合,能够推动教师正确地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优化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学生包括自主探究等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好准备。

一、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概述

《中小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中的课程方案规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处于同等位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性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四个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课程的开发方面以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对象;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评价方面主张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进行综合考察。

课程的总目标与小学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总目标是学生能够从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与自我三者之间的整体上的认知,具有包括责任担当等在内的意识和能力。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则是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获得价值体验、形成正确的意识;能够处理基本的生活日常事务,积极主动参与生活实践;初步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学会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活学习服务。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要坚持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整合性以及连续性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双减”政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

“双减”政策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教学课程。由此可知,“双减”政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联系,既能推动学生从综合实践中得到从知识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全面发展。其中,“双减”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育理念,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方向,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双减”政策的落实根据,也有助于学生朝着更加积极、持续进步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教师需要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方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从学校的官网和国家发布政策的相关网址和平台中,解读政策需要,挖掘政策中的主要实践过程,为后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好准备。其次,在学校教学研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意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最后,结合实践的活动情况和反馈,再进行深度反思,以推动“双减”有效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首先,教师需要与其他教师、家长、学生一起进行深入思考,挖掘与学生兴趣紧密联系、教学相符合的特色综合实践课程。通过线上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擅长的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其次,与其余班级的教师商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综合性,为学生选择减轻学习负担的教学实践活动。最后,教师定期收集家长和学生的综合课程学习成长和过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研讨会和反思会,为更好地提供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资料和内容作准备。如此,“双减”政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就能更加紧密,且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三、 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践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课程价值

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以往的固有的教学观念,将这门课程与我们普遍认知中的课外活动区别开来,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深入研究这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与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文化课程处于同等位置上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要避免两种极端化的教学现象的出现,准确地把握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要义。

如,部分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对学生在这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课程相关的活动开展不足,教学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缺乏实际的实践活动意义,班上学生在面对这一课程时缺乏严谨的纪律性,充满强烈的活动化气息。再如有的学校则是将这门课程过度学科化,以学科课程教学的思想来进行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束缚和阻碍,缺乏发挥的空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缺乏趣味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进行现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要用正确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这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二)立足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老师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以现阶段的教材为依托,进行富有生活化的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复杂多变的。在现实生活中,仍旧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教师不妨将这些生活内容转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例如教师在进行“童眼看世界”这个部分中的教学时,就可以选取与生活贴近的部分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例如“我与蔬菜交朋友”这部分,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以“认识生活中的蔬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和吃过的蔬菜种类,教师对学生分享的蔬菜进行分类总结之后,可以在有限的条件内组织班上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附近的种植蔬菜的园子或者农民伯伯种植蔬菜的地方进行近距离观察,增强对蔬菜这类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成员的认知。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蔬菜交易市场观察摊主们是怎么进行蔬菜的买卖和交易的,学习一些基本的买卖技巧,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换作是我们来做,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常见的蔬菜种子,让他们把种子带回家进行种植,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以一个小册子的形式进行种子生长情况的记录和总结,并定期在班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近距离见证蔬菜的诞生,从中发现动手实践的乐趣。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就这蔬菜这个主题进行拓展,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食品安全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与发育的重要阶段,“垃圾食品”的不适当摄入也在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然而现阶段的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对周围的“垃圾食品”拥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以这一点为基础开展一个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方位的了解进行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区分,并正确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三)抓住学生阶段特点,激发学生课程兴趣

老师在进行现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时候,要抓住这个阶段中的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开展相关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为例,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地适应了小学阶段的生活,他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一些常规并且愿意遵守。他们思维活跃,可以熟练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并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自信心、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但他们的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可以以课外识字、生活中的数学或语文或英语、家务劳动等为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学生则可以通过制作黑板报、手抄报、小卡片,以及绘画、读书笔记、日记等方式对这段时间内的实践成果进行具体而有趣的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保持住主动进行实践活动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依托现代技术设备,创设情境体验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越来越多的资源汇聚到网络这个大平台上,教师在上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活动开展需要进行相关的资源搜集、整合和处理,挑选出其中适合现阶段学生的部分进行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例如进行图片、视频等的搜集和整理。在某一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助力和帮助,能够让学生在视觉上进行课堂情境与氛围的营造,通过声音、光线与画面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能够使这个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也能够使这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更突出和鲜明,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以更加专注的姿态来完成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在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中,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引领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学习上发挥重要价值,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得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在借助现代多元化设备的基础上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丰富课程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可以将班上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确定一个活动的主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

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中心的偏移,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教学。

比如在开展以“我与蔬菜交朋友”为主题的设计和美术手工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学生的水平进行任务的分配,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材料的发放,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不同蔬菜的形象可以怎样设计,可以是可爱的Q版,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小人,最后由小组组长来进行活动成果的总结,小组成员进行成果的展示和介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以一定的指导意见和评价,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固定在主题实践活动上。

(六)优化教学评价反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并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之后要及时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通过评价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

教师定期对学生在这门课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结合学生阶段内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学习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态度来对待这门学科。在评价方面,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學习态度、学习行为、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方面的参与度等进行评价,尽量以鼓励的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其中表现好的可以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表现得稍微差一点的进行鼓励,在一定层面上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的讲座或者是与其他班级的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来进行相关的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还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与家长之间形成学习上的统一战线,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创造一个好的后盾,让家长明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赢得家长的认可,为学生提供支持,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结论

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地对待这门重要的课程,立足现阶段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以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发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正确地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分析[J].教师,2020(16):110-111.

[2]陈建海.“双减”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开展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32):1-6.

[3]热娜古丽·阿不都.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五),2022:269-275.

[4]许新海.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2):11-15.

[5]洪灿.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3.

[6]朱青.紧贴生活挖掘资源学科融合——谈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96.

作者简介:谢青红(1978~),女,汉族,浙江乐清人,浙江省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综合实践。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双减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