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河北省护理论文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4-04-29 09:26张珊珊李昱青白慈慈毕照东梁军丽李秀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论文期刊护理人员

张珊珊,李昱青,白慈慈,毕照东,刘 丽,梁军丽,李秀婷*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石家庄050051;2.英国利兹大学;3.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处;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护理论文是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护理人员发表护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护理人员学术卓越水平和医院科研水平[1],更代表了护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现况与研究水平[2]。有研究表明,某企业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人均发文篇数为1.11篇,论文发表的主力军是职称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员,发表论文以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为主[3]。其中,职称低、工作不满意、偶尔参加科研活动、偶尔阅读文献等是造成护理论文发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4]。既往有学者对叙事护理及其他6种期刊的护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但仍缺乏以大样本为依据,从宏观上对护理论文梳理研究脉络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5]。基于此,本研究从计量学角度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近5年护理论文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研究前沿,为管理层加强科研管理提供意见,也为护理学者开展护理研究提供信息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策略是以主题、作者机构为字段组合检索。检索词为护理、河北,两者以“AND”相连接。检索范围为学术期刊,限定语言为中文。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0月15日,实施检索时间为2022年10月16日。在本研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是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的论文。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主题为护理,第一作者机构位于河北省的中文文献;②发表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0月15日。排除标准:①重复的文献;②与本次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③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④会议论文、会议报道、报纸摘要、新闻报道。

1.3 文献的筛选与质量控制 由2名研究者同时独立筛查文献,通过逐一阅读题目、摘要和全文进行排查,之后进行交叉核对,对讨论后仍不能确定是否纳入的文献由第三位研究者进行决定。

1.4 文献分析方法 采用Bicomb2.0软件进行文献去重,对作者情况、关键词、文献来源、发表年限、期刊分布、基金情况、机构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使用Office2021软件进行绘图,采用CiteSpace6.1.R3软件进行关键词时间线图绘制和机构合作关系分析,采用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2018~2022年河北省护理人员共发表2143篇科技论文,2018年发表662篇,2019年发表644篇,2020年发表445篇,2021年发表245篇,2022年发表147篇,各个年份的发文数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文量约为429篇。

2.2 期刊分布 215种期刊刊载了2143篇文献,中文核心期刊27种(91篇),核心文献占比4.25%,核心期刊占比12.56%。另据布拉德福定律,将期刊按照载文量等级排列并划分为3个区,使每个区包含的论文数量基本相等,共4种期刊处于第一区,即核心区,均为非核心期刊,累计发文量750篇,占总发文量的35.00%,见表1。

表1 2018~2022年河北省护理论文核心区期刊

2.3 研究热点

2.3.1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而高频关键词往往反映了该学科领域内的核心热点与动态前沿。2143篇文献共得到3937个具有实际性意义的关键词,累计出现次数为8623次。根据Donohue于1973年所提出的高低频词界定公式,可得出频次居于第76位的关键词为高低频词分界界定值,高频关键词累计出现次数占比30.04%。由于本研究分析的主题是护理,剔除“护理”这一关键词,将近义词和同义词合并后,频次居于前6位的关键词见表2。利用VOSviewer对位于高频关键词绘制网络图,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类别,即5个研究主题。其中,红色聚类最大,包含21个关键词,主要关注点是护理管理及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绿色聚类包含20个关键词,主要关注点是慢性疾病护理及其效果。蓝色聚类包含16个关键词,主要关注点是慢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黄色聚类包含11个关键词,主要关注点是心理护理及肿瘤护理。紫色聚类包含8个关键词,主要关注点是心血管疾病护理。部分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见表3。

表2 频次居于前6位关键词

表3 部分聚类关键词

2.3.2 研究热点演化 利用CiteSpace将关键词共线网络按照时间进行排列,从而清楚地识别河北省护理学发展的拐点与前言的时代模式。借助CiteSpace将节点设置成关键词(Keyword),将时间切片长度(Slice Length)设置为1,采用LLR算法,发现河北省护理论文的研究主题在不断演变,结合定性分析一共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8~2020年,研究主题比较分散,这一阶段主要是围绕着不同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第二阶段是2021年,敏感指标第一次出现,护理质量在此阶段得到了充分发展,推动了护理学理论的发展,但更多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第三阶段是2022年,在此阶段,热点关注人群为护理人员,学者们关注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个人规划等,此外,对于慢性病的研究也较多。部分关键词时间表4。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北省护理论文突然爆发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的Bursts(爆发词)功能,结果如图1所示。河北省护理领域爆发词都集中在2020~2022年,主要的文献类型是综述,主要研究对象是老年人和护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护理管理、护理心理、护理教育。间接说明在这段时期内该领域内相关研究的数量明显增加,这表明了在该领域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吸引了绝大多数学者的注意。

图1 护理研究爆发词爆发年限与爆发强度

表4 部分关键词时间表

2.4 作者分析 4027名作者共撰写了2143篇护理论文,平均每名作者撰写0.53篇论文,作者间合作以院内合作为主。根据洛卡特定理,“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量占所有作者数量60%”,而我省近5年只发表1篇护理论文的作者数量占所有作者的68.34%,发表2~5篇文献的作者人数分别为752名、269名、125名、57名,也远小于洛特卡定律中相对应的理论值1/4、1/9、1/16、1/25。说明我省护理研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大多数学者对护理研究的连续性不够,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另根据普赖斯公式M=0.749计算近5年河北省护理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Nmax是以第一作者为基准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M是统计年限内某领域的核心作者群的最低发文数量,我省以第一作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是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王静老师(14篇),代入公式可得M=3,即我省护理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发文群的最低发文数量为3篇(523位),经统计,523位作者所撰写的论文数量共999篇,低于普赖斯提出的统计年限内核心作者发文量应达50%,表明河北省护理研究领域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2.5 机构分析 2143篇文献的作者分布在1432个机构,对机构进行合并后,发文量排名前六的机构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篇),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49篇),河北省人民医院(124篇),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89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86篇),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83篇),均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机构合作网络,出现频率≥12次共有29个机构说明我省护理科研跨机构合作有待加强。29个机构性质主要是医学类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其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均与其他机构有较强的合作联系。

2.6 基金资助 2413篇文献中有573篇文献得到了基金的支持,资助率仅为23.75%。申请基金资助的机构主要是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医疗机构资助率最高,占比65.45%,二级及以下机构资助率最低,仅占比6.98%。

3 讨论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采用多个科研软件从计量的角度分析了2018~2022年护理领域的相关研究,系统性回顾了护理领域的发展态势,验证了普莱斯定律、洛卡特定理、布拉德福定律的合理性,并对核心期刊、核心作者、高生产力机构和关键词聚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3.1 护理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论文研究内容的本质,关键词分析有助于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6]。结果显示,我省护理研究内容丰富、范围广,学科融合趋势明显,且我省的护理研究呈现以下特点:①热点关注人群是老年人、新生儿。近年来,老年人的数量愈发增加[7]。我省护理研究内容从老年人、新生儿的基础护理转向优质护理,从促进疾病转归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是老年人、新生儿的最佳护理和生活质量。②慢性疾病的管理受到关注。我国各类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不可忽视[8]。护理对促进慢性病转归发挥了巨大优势,护理人员争相研究慢性病的预防、干预、健康教育和影响因素等。如何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仍是我省护理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③护理管理热度在提升。护士对疾病的知识、信念、态度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护士的心理压力、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关系着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服务的质量[9],目前已有学者探讨过病区兼职质控护士的工作体验[10],增强护士心理弹性、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已成为当下及未来的工作重点。

3.2 护理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质量的高低[11]。据统计,我省发表的2143篇文献,仅有91篇文献被核心期刊收录,此外约8.59%的护理论文发表在健康、养生、保健等影响因子偏低的杂志,论文内涵质量不高,学术论文影响力偏低。此外,本次纳入的文献多为无须干预措施的现况研究,质性研究、理论应用研究较少,且部分干预性研究的实验设计欠严谨,如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随机分组的方法、是否盲法、是否进行分配隐藏、基线是否可比等没有说明。很多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不够理想,导致很多护理论文质量不高[12]。因此,科室护士长需要充分发挥科研带头人作用,成立科研小组,加强科研管理,定期开展护理研究、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科研软件实操等课程,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提高科室护士科研能力,推动护理科研成果转化与创新。

3.3 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在同一主题中,核心作者集合的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的平方根[13]。我省护理研究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说明我省护理研究主题较分散,暂未形成骨干作者,与总体水平研究低有一定关联性[14]。核心作者是护理研究形成核心的条件之一[15],应继续培养核心作者,增加优质团队数量。高生产力机构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为主,该机构或许可以成为我省其他机构借鉴的模板。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处于偏低水平[16]。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省护理科研起步时间晚,尚处于低谷,未形成有效的护理科研管理与激励制度;另一方面,护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负担大,护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护理科研。各个医院应创新管理制度,制订积极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型文章,引进优秀人才,壮大护理团队的高级人员。

3.4 合作强度有待加强 我省护理论文作者学术交流不足、科研合作意识淡薄。从机构合作情况来看,机构分布松散,合作网络稀疏,多数医疗机构以院内合作为主,跨机构合作应受到护理人员重视,否则不利于提高论文质量。护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多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科研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未来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之一。护士应充分利用院内外学术会议和院外进修机会,积极构建长久学术交流关系,合作相关学科,相互借鉴科研经验,充分发挥合作智能,强强联手,以获得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同时,医疗机构应增加合作机会,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突破现有合作关系,构建更紧密的合作网络,推进跨区域的研究格局形成。

3.5 医疗机构科研发展不平衡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有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代表了学科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或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重点。统计得知,三级医疗机构最受杂志社青睐,发表文章数量最多,获得科研经费最多,可能与三级医疗机构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优秀的护理人才和先进的卫生服务和医疗资源有关。因此,要重视各医疗机构的科研均衡发展,优化各医疗机构人才资源配置,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采取核心机构辐射边缘机构的政策,扶持边缘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要扮演好科研“排头兵”角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医学前沿思想,密切关注护理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开展以大样本为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带动基层机构护理人员科研产出,提高其理论与实践能力,促进我省护理科研协同发展,逐步构建完善的护理学科体系。

护理学作为一个活跃且前沿的一级学科,发展潜力极大。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河北省护理论文现状和趋势。研究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河北省护理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能够为护理学者建立起对护理领域已有研究的清晰框架,并深入了解护理领域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护理学者查找核心文献、投递护理论文提供参考指南。本研究的局限是仅仅检索了一个数据库,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是检索各中英文数据库,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护理科研现状,并进行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分析研究热点的差异。

猜你喜欢
论文期刊护理人员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期刊问答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