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4-04-29 09:02曹文祯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发文

孙 静,曹文祯,周 敏

(1.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山东济南250012;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癌症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1-3]。自2010年以来,癌症一直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在增加,这不仅对人们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还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4-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安宁疗护能力建设,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7]。安宁疗护是指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终末期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及照护者生活质量,避免过度医疗,使患者平静、有尊严地离世[8]。中国的安宁疗护自1982年在香港开展至今已有30余年,目前研究者已进行大量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相关方面的研究,但很少将相关文献汇总后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因此,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相关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明确当前研究者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的热点及方向,从而为研究者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方式为:主题=(“安宁疗护”)and主题=(“肿瘤”or“癌症”or“癌”)。同时审查潜在合格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排除以下文献:①与主题无关的文献;②学位论文、会议、报纸、成果等。文献筛选:由2位研究者独立地完成,若存在不同意见时,由第3位研究者进行筛选,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有422篇。

1.2 数据导入与分析 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6.2.R6(64-bit)[9]分析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新建一个命名为“安宁疗护”的文件夹,打开后里建立4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data”“input”“output”“project”;把命名的文件 “download_01”复制到建立的“input”文件夹下;打开 CiteSpace软件,根据规定的要求导入数据并运行,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跨度根据纳入的文献,设置为“2004~2023”,时间为1年,演算时间阈值为“TOP50%”,提取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发文量情况 2004年出现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相关研究文献,2016年以前发文量较少,2016年后开始逐步增多,2019年发文量最多达91篇,2020~2023年发文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各年度发文量如图1所示。

图1 2004~2023年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年度发文量分布

2.2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主体分布 通过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分析,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机构有湖南省肿瘤医院(7篇)、江西省肿瘤医院(6篇)、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6篇),累计发文量如图2所示。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发文作者分布情况进行图谱分析结果,得到212个节点、157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从共现频次来看,排在第一位的作者是谌永毅,共现次数为10次;其次为应文娟、诸海燕、王娟,共现频次为4次。见图3。

图2 2004~2023年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发文机构发文量

图3 2004~2023年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作者合作网络图

2.3 关键词突现分析 通过对被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见图 4,结果显示有7个聚类标签,包含246个节点与919条连线,网络密度0.0305;聚类指数Q值0.3997,轮廓性指数S值0.7824。对关键词突现分布情况分析,发现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癌症患者临终患者的护理,2018年开始集中于老年癌症患者、护理效果和家庭压力、临终护理和影响,2019年研究者开始聚焦于癌症病房、癌症患者、癌痛、需求及睡眠质量方面的研究,见图5。

图5 2004~2023年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相关研究突现关键词分布

3 讨论

本研究对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初步探知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领域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3.1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处于深化研究阶段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波动变化趋势。①2004~2017年初步探索阶段。我国现代安宁疗护起源于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成立[10],但早期的安宁疗护重点专注于老年护理,所以关注癌症患者的护理较少,发文量也较少。②2018~2019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快速发展主要与2017年国家卫计委先后发布了一些安宁疗护工作相关的文件:《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11]、《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12]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13]有关。从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研究者开始关注安宁疗护,安宁疗护开始快速发展,癌症患者的安宁疗护也跟着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发文量高达91篇。③2020~2023年处于深化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每年的发文量虽然下降,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反映研究者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持续关注。

3.2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主体合作欠佳 ①图2通过对研究结构累计发文量的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发文量第一,这与其作为中国抗癌协会、中华护理学会和湖南省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主委单位、湖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南省安宁疗护技术培训与指导基地,且较早开展安宁疗护相关工作有关。通过图谱分析,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各发文机构较分散,合作较少。②因为发文作者是研究的主体,通过对发文作者及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相互合作关系[14]。从图3可以看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虽然有几个核心的研究团队,但各团队之间联系强度较弱,研究团队之间合作尚不紧密。

3.3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研究热点 通过对关键词分析,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主题由临终患者安宁护理的发展趋势逐渐向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护理效果、家庭带来的压力及产生的影响过渡,以至现在关注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癌症患者癌痛。盖垚等[15]研究表明,安宁疗护理念下的疼痛管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从而有效提高临床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陈付蓉等[16]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睡眠障碍的评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庄小燕等[17]研究显示,中年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安宁疗护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李兵等[18]发现癌症终末期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安宁疗护的需求未被充分满足,都是现阶段护理服务所不能满足的。孙晶波等[19]研究发现,采取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与希望水平都有效。通过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热点分析,表明国内研究者对于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得知,虽然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相关研究进入深化研究阶段,但仍应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研究发现新的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发展方向,从而提高临床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水平。同时加强研究各机构、作者的合作与交流,以进行综合护理的研究。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数据来源仅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限制结果普遍性,且分析图谱时具有一定主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扩大数据来源,提高研究真实性和全面性。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发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