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爱丽,任先丽,陈 新,王亚楠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具有应用范围广、腹腔镜腹部伤口小、肠道干扰少、术后康复迅速等优势,逐渐成为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1]。但由于手术过程复杂、术程较长等因素,患者术后易发生腹胀、尿潴留、焦虑等并发症,继而严重影响康复进程。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发展,临床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效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ERAS是基于医学证据提供一系列围术期优化处理策略,达到减轻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促进早期进食及活动、实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其中针刺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见效快、易操作等优势,可通过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功效等方式,在多种疾病防治中发挥显著疗效[3]。而自我超越理论是一种护理理念,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自我认知,继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我超越能力[4]。既往该护理模式主要应用于肿瘤、严重疾病患者中[5],而在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对自我超越理论护理结合针刺是否能够更好地满足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康复需求有待验证。2021年4月1日~2023年5月30日,我们对60例妇产科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实施自我超越理论护理联合针刺治疗,旨在提供更优质的决策。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适应证[6]且选择全身麻醉者;②年龄40~65岁者;③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基本正常者;④无精神障碍类疾病者;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因恶性肿瘤导致异常子宫出血者;②6个月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史者;③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性、严重内科疾病或其他不能行全麻手术者;④对针刺治疗反感、依从性差、失语、视听障碍者;⑤针刺皮肤感染、溃疡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40~65(53.47±6.32)岁;体质量指数(BMI)20~27(23.47±1.35);疾病类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肌瘤34例。对照组年龄40~65(52.79±6.37)岁;BMI 21~28(23.48±1.29);疾病类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子宫腺肌症12例,子宫肌瘤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穴位选择中脘、梁门、天枢、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根据选穴调整患者体位,使用棉签蘸取酒精消毒,施针者取针灸针(经环氧乙烷灭菌的无菌针,100支/盒,0.30 mm×30 mm、0.30 mm×40 mm)刺于选定的穴位处,从术后6 h开始治疗,上述穴位均采用直刺手法,深度为1~1.5寸或1~2寸,下针后采用补法留针30 min,每隔15 min给予1次行针,1~2次/d,每次间隔6 h,连续针刺2 d。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ERAS管理,参照《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7]实施,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管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耐心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有关管理措施,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的情绪)、营养支持(入院后营养评估,对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实施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术前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遵医嘱给予肠道准备)、缓解情绪(术前麻醉医生进行访视,告知手术情况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②术中管理:术中保温(运用暖风机、使用温水进行腹腔冲洗)、术中控制性补液(防止液体过量加重负荷或液体过少导致血容量不足);合理放置腹腔引流管。③术后管理:术后镇痛(使用镇痛泵减轻术后疼痛),预防及联合性使用止呕药物,术后早期根据患者胃肠耐受量逐渐增加饮食;鼓励并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床上翻身活动四肢,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尽早拔除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
1.2.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超越理论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自我超越支持小组:由主管医生、麻醉师、责任护士共同组建小组,为患者提供自我超越支持服务。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个性特征、受教育程度、目前情绪状态、家庭功能、术后病情及康复情况。②第一阶段:关心患者内心活动,提高自我意识。首先进行认知干预,每次50 min,开展术后健康知识讲座,并探索患者内心活动(包括信念、意愿等),并强调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指导患者进行冥想活动,每次30 min,完成自我情绪生理调适;最后让患者采用图画或语言形式展示自我个性。③第二阶段:拓展自我界限,关心他人。组织患友座谈会,让患者之间交流、内化,并进行换位思考,鼓励患者关心帮助他人,主动表达自我情感,如术后存在的困惑与为难问题。④第三阶段: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每次30 min,采用过去的照片向患者、家属讲述,引导患者重视过去,肯定自我价值,告知患者子宫/生育并非是其人生价值,而应重新塑造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借助家属、朋友等社会资源给予患者希望,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计划。⑤第四阶段:提高个人精神力量,每次30 min,详细介绍自我超越内涵,对患者内心自我调节力量进行挖掘,指导患者如何实现接纳自我并实现自我超越。对患者面对家属、疾病治疗及康复时积极态度给予肯定,并详细询问患者感受,鼓励患者超越自我。
1.3 评价指标 ①术后康复效率:记录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时间。②焦虑:于术前1 d、术后当天、术后3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8]评估两组焦虑状况,共20个条目,满分百分制,标准分分界值50分,50~59 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③应对方式:于术前1 d、术后3 d,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9]评估两组应对方式,该量表包括面对(8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屈服(5个条目)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20~80分,分数越高表明面对、回避、屈服选择方式可能性越低。④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术后尿潴留、腹胀、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2.1 两组术后康复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效率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间S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S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同时间MCMQ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MCMQ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用微创手术,但由于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等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术后恢复效率,还可能增强患者负性情绪,影响康复质量,因此,临床重视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快速康复环节[10]。将ERAS理念应用于胃肠外科围术期中,随之逐渐拓宽应用领域,近年来,该理念逐渐被应用于妇科中[11]。
针刺疗法对促进妇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病症刺激特定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等作用,从而发挥治疗疾病及预防保健作用[12]。其治疗思路如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导致机体精气亏损、气血滞瘀、腹气不通,从而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故应选择理腑气,通肠道等穴位,以恢复胃肠运输、吸收及消化功能,调畅气血。诸穴配伍,起到良好的健脾益气、疏通气机、行气活血之功效,从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欧玲等[13]研究报道,针刺足三里可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自我超越理论护理最早源于老年人幸福感,近年来逐渐拓展应用范围到手术治疗中[14]。该护理模式核心理念在于转变个人观念,发挥个人潜能,学会与疾病或特殊事件进行共存,继而超越个人上限,对经历老龄化、疾病或其他改变生活的特殊事件患者而言,可以使患者重新评估自我,继而恢复精神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自我超越理论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蠕动,提高患者自我超越能力,对其身体及精神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保持正性情绪,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计划,继而促进术后生理快速康复,且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当天、术后3 d,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沙冬玥等[16]研究报道,将自我超越理论护理应用于乳腺癌切除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在于自我超越理论护理通过关心患者内心活动,拓展其自我界限,回忆疗法,提高个人精神力量等一系列策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反思及总结,实现超越疾病,恢复精神健康,改善焦虑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原因在于自我超越理论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超越能力,促使个体调整认知及行为方式,转变医学应对方式,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方式应对生活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自我超越理论护理通过影响患者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尽可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自我超越理论护理结合针刺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焦虑及消极医学应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进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