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2024-04-27 15:54林颖
考试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林颖(1976~),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昙石山中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本研究旨在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的教学实施路径,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对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施路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4-0126-06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然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施存在课程内容不够系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因此,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实施路径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的教学实施路径,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指导,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概念。通过设定具体的知识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教学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能力培养,除了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设定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教学目标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涉及道德、法律、伦理等方面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教學内容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教学实施中重要的一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生活化,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涵盖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法律法规、道德准则、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的内涵和作用。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教学内容还应注重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问题或事件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问题、法律纠纷等,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还可以涉及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如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和教学课件等。这些资源提供了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认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资源的整合还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和互动学习平台。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律案例、社会事件等。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研究、讨论和合作学习,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和思维方式。教学资源的整合还可以包括社会资源的利用,教师可以邀请法律专家、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或座谈,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实际案例。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设置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进行探究和学习。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习在情境中发生,而不仅仅是在教室中进行。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问题或情境,或者通过模拟的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连接。这种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实践。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批判思维等能力。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更具有意义和实用性,他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体验学习的成果和价值。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情境教学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情境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这种协作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之间合作与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共同构建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生们组成小组,在小组内部相互讨论、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互相帮助、激励,共同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小组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提出问题、提供观点、分享思考,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在小组内,学生需要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相互支持和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之,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活动、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观点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互动式教学法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学生可以相互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总之,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促进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的评价体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实施的路径探索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强化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理论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联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真实的案例和情境,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原则的内涵和应用。例如,在讨论“公平与正义”的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法治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参与实际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学生可以主动运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合理论证。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极强的综合性,涉及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联系和整体的认知框架。例如,在探讨“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话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原则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跨年级知识整合与拓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实施的路径探索中,跨年级知识整合与拓展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按照年级的划分进行,但大单元教学打破了这种限制,将相关的知识内容跨越多个年级进行整合和拓展。这种跨年级的知识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深入理解。通过跨年级知识整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渐进式的学习路径。例如,在九年级的大单元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八年级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巩固和拓展已有的知识,同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渐进式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原则和概念。跨年级知识整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和延伸,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常常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历史、政治、社会学等。通过跨年级的整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同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三)设计理论方法与课例结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中,将理论方法与具体课例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使用具体的案例说明理论概念和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讲解关于“公平与正义的理论”时,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具体的案例:一个学生在班级分组作业中被排挤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让他们思考是否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以及如何通过法治手段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公平与正义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原则。例如,在讲解关于“合作与竞争的理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与竞争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互动活动,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理解竞争在一定范围内是必要的。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个关于网络道德的案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实际发生的网络欺凌事件,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探讨相关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学生可以讨论欺凌行为是否违反了道德准则,以及是否存在保护受害者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并维护网络环境的友好与安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的现实意义,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将理论方法与具体课例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具体案例的引入、互动性强的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实施过程管理

(一)教学计划的制订

教学计划的制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计划的制订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时间安排等。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科要求,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内容和重点。这样可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习能力,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相契合。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学计划应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计划应该合理安排評价方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评价方式应该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能力。教学计划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每个教学单元的时间。时间安排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效果,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

(二)教学资源的调配

教学资源的调配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它们是支持和促进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材料。在教学资源的调配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具。教材应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具的选择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学资源的调配还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备课、运用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创新和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调配。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的监控

教学过程的监控是指对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全面、准确地观察和评估,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程度和参与度,以及教学环境的组织和管理情况。监控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的监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可以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借助教学工具和技术,如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记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反馈意见。在监控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应该能够准确地辨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和支持。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环境的管理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学过程的监控还需要与评估相结合,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测验,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地评价,并据此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从而设计、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

五、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教师从传授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换

从传授者到引导者是教师角色在教学中的转变,传统上,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人物,主导着教学过程。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师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引导者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伙伴。作为引导者,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他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资源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作为引导者,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他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为引导者,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他们提倡跨学科的教学和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实例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案例:诚信与诚实。

情境:小明在学校的考试中发现了一张同学的作弊纸条,他面临着是否应该揭发的道德冲突。

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情境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与诚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学过程:

情境呈现:教师向学生描述小明发现同学作弊纸条的情境,并引发学生对是否揭发的讨论。

学生参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1)作弊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揭发作弊的利与弊是什么?

(3)诚信和诚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其中包括小明、作弊同学和其他班级同学的角色。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道德冲突和决策过程。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制定行动方案,讨论揭发作弊的利弊和可能的后果。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分享观点、解决问题,形成共识。

教师引导和反馈: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1)在这个情境中,你们认为小明应该如何选择?

(2)诚信和诚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你们从这个案例中学到了什么?

反思和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讨论和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与诚信和诚实相关的案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讨论诚信与诚实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道德冲突的复杂性,进一步加深了对诚信和诚实的理解。教师的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法律意识。通过这样的延伸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社会组织等参与教学,分享相关经验和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参考和启发。

六、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的教学实施路径进行探索,得出以下结论:合理的课程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同时,教学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是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对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路程舒,胡立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3):103-104.

[2]郑虹.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教学与主题项目课程统整研究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1,1(4):63-64.

[3]毛爽盈.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渗透路径研究[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6):149-151.

[4]殷凤.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探略——“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例析[J].中小学德育,2023(2):45-49.

[5]黄梦雪,韦顺国.新中国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研究——以S中学为例[J].教育科学,2022(9):114-115.

[6]林长新.浅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2021(1):162-163.

[7]李寒梅,祝晓薇.理解与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基于大概念单元教学的视角[J].教育参考,2023(4):107-111.

[8]宋興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研究[J].教育科学,2022(9):104-105.

[9]赵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1(2):129-130.

[10]肖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探究[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9):142-143.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思考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