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27 08:47周永青
考试周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周永青(1984~),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庐江县晨光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  要:项目式学习以真实问题或主题任务为引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为切入口,对当前小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选择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作为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案例,研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项目式学习,落实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2-0079-04

教材內容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板块,通过提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突出数学学科的综合性特征。“综合与实践”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与学流于形式,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缺乏参与度,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教学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材是师生开展“教”与“学”的主要载体,甚至是唯一载体。教学材料的单一性不利于高质量课堂的开展,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可以在课堂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完成,这就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依托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突破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由此,教师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区和本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精神,又是构建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使“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有据可依。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项目式学习应用于“综合与实践”应完成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教师应加强学情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等学习影响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设置项目式学习的难易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则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就是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也不再过于执着于学生是否掌握最后的标准答案,而是为学生留足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在协同合作中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从确立主题、收集资料、统计信息、分析数据到得出结论、总结结果等,这一系列过程考验的是学生解题、决策、分析的综合能力,显然学生只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是无法完成“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学习任务的。另外,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归纳、总结、论述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资料大胆地提出个人见解、进行创新性学习,使自己的学习潜能得到挖掘,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有助于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传统数学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以此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倡导“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综合与实践”,学生能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学评价也能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二是要突出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学生搜集信息、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都是评价内容,逐步建立健全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二、 当前小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环境的封闭化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开展“综合与实践”,学生的学习场所通常仅限于教室,空间上的闭塞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身体和思想也受到束缚。比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校园绿地面积”活动,大部分教师仍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列出长与宽的各项数据,让学生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可见,现阶段的“综合与实践”教学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学生难以进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在单调无聊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既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目标的预设化

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学生在“综合与实践”学习中的每一个学习行为都要与学习目标相联系,这样学习行为才更有目的性。在传统课堂教学前教师会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指引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综合与实践”领域不以知识教学为主,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下的实践与探索。“综合与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特征,应由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预设教学目标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行为,项目式学习“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会随着学生的体验、探索和实践而随时变化和生成。因此,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可以预设教学目标,但不能完全依赖教学目标,更应重视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三)教学内容的固定化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可起到重要驱动作用,而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与教学内容有非常大的关系。当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拿来即用”,缺少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量,也很少会融入更多的课外教学资源,导致教学过程缺少创新性,学生在毫无新意的课堂中兴趣不足、参与度低。而项目式学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主题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紧密联系,学生乐于参与,这为沉闷的教学氛围注入了活力。

(四)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学生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看到自身优势和不足,可以在反思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仍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受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仍以最终学习结果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也集中在教师一方,学生在“综合与实践”中的反馈和评价得不到重视。另外,学生自评和他评不足。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单一性,极有可能造成评价结论的片面、主观,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项目式学习下的“综合与实践”以驱动性问题或任务为引领,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开展该领域教学的有效举措。

三、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应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在自主探究中发展综合能力,最终落实核心素养。文章选取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这个主题作为案例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数的意义,深化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及体验。

(一)项目设计

1. 设定项目任务

“一亿有多大”是四年级的第一节“综合与实践”课程,学生要通过参与有目的、有设计、有合作的实践活动,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合作精神的同时,促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实现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统一。由此,我们可以将项目任务设定为:借助身边实物认识“一亿有多大”,对“亿”的大小进行准确的表述。

2. 制订项目计划

在前期调研中,教师针对学生对“一亿”的认识、学生对较大数量的感知、学生看到实物估算数据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等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水平。

现实生活中学生较少接触到“亿”这个单位的大数,也就无法产生直接感受,这就需要用递推思想,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认识和感知“亿”这一类的大数。即借助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较小数量级的数,对“一亿有多大”进行猜想、验证和推理。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制订如下项目式学习计划:

(1)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中与“亿”相关的事物,建立学生初步认知;

(2)通过生活中易获得物品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分析资料、动手实践,在“以小见大”中建立数感;

(3)在合作探究中得出实践结果,在讨论交流中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一亿有多大”。

3. 项目式学习环境

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教学情境:问题情境。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作业本、大米n粒、直尺、电子秤等。

(二)项目式学习步骤

(三)项目式学习应用

1. 设计项目,创设情境

在正式开展“一亿有多大”项目式学习前,出示与“亿”有关信息: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4.12亿人,在这一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0.67亿人,其中成年网民数量接近2亿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到底有多庞大呢?由此创设问题情境,正式导入项目式学习。

2. 确定主题,分工合作

项目式学习是在确定课题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可能会提出多种问题,各学习小组可以根据问题的可操作性、感兴趣程度和主题意义确定主题。从主题出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项目活动记录单,学生也可以自制成员分工表(表1),明确各自任务,并认真填写表格。让学生制作活动记录单或成员分工表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式学习中,使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特长,共同完成“综合与实践”教学任务。

小组成员分解问题,制订项目计划(表2),包括主题提出的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教师应允许不同小组制订不同的计划,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也应根據实际情况修正和完善计划。设计学习计划让学生厘清思路,保证信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让学生有条不紊分解任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实施是从收集信息开始的。比如,小组活动主题为“一亿粒大米的质量是多少?”学生首先应列出提纲,包括所用到的100粒大米、电子秤等工具,由“百”这种有概念的数量级推算“亿”这种概念不清的数量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用电子秤称出100粒大米的质量,用所得数字乘以100万……分析和处理所得到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小组成员对信息整合建立数学递推模型,是掌握统计分析资料的有效方法。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建模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间接地使学生认识“一亿有多大”,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唤醒此类学习经验,提高实践应用的能力。

5. 得出结论,交流成果

学生参与完成以上过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项目式学习的最终结论。如,学生推算“一亿粒大米的质量是多少”,通过100粒大米的精准测,计算、推算一亿粒大米的质量,得出:一亿是100万个100,1亿粒大米大约有8300kg,足够一个成年人吃27年,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及结论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而且在交流中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其他学习小组中借鉴有价值的思想和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6. 自评互评,总结反思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在相互协作中,学生对彼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方便学生开展自评和他评,而全面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加强反思,不断进步。因此,除了教师评价外,自评、他评能够使学生找准自身定位,通过反思知道哪些行为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便于在以后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加以改正。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过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项目式学习下的“综合与实践”是“教、学、做”的结合,突出学生主体性,既关注实践成果的生成,也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在高效的“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中助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萍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2(12):38-40.

[2]郭衎,曹一鸣.综合与实践:从主题活动到项目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22,31(5):9-13.

[3]陈梅琼.小学数学项目式主题活动设计原则与设计框架研究[J].教书育人,2022(20):63-65.

[4]张婉玥.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应用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发展型思想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