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叶韶芹(1980~),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心小学,研究方向: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
摘 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落实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探索的重点。文章主要围绕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讨论,指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分析了当前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明确如何读、如何写以及如何读写结合落实高效读写结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效果提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9-0051-05
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中,各学科教学课堂都处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试图通过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焕然一新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统一阅读与写作这两大重要板块,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新语文学习的观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但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落实读写结合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不能得到切实提升。因此,我们从提升实际效果的角度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与需要,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更多优势,推动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实现新课改的顺利落实。
一、 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
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本身就是对新课改理念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指导,能够为学生打造阅读分析与写作实践的融合课堂,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但这仅仅是这一教学模式落实的理想效果。在实际中,部分教师只是将原先独立的两部分教学内容按照阅读在前和写作在后的顺序“结合”起来,从外表上看这也算是完成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只是真正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因此,探究读写结合在新课改中的落实,应该需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即要如何组织整个课堂,找准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
(一)两者有效融合
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于阅读与写作的真正结合。这里的结合指的是两者的相互融合,达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学生在阅读中会想到写作中如何运用,在写作中会回忆阅读中的体会与感受等。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将这一教学方式放在加法的范畴中观察,而是要做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乘法,发挥各自优势,相辅相成,互相激发,才能让学生真正找到读写结合的窍门,并且在读写结合中更新语文学习的观点,在综合的角度下看待语文知识,减少学生语文学习的短板,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二)明确阶段侧重
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之二,在于教師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明确每一阶段的侧重点。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融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采取完全一样的教学指导策略。小学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融合学习环境,但自身要更加明确阅读与写作的重点,在学生的学习探究进行到不同的阶段的时候,提供对应的学习指导,突出教学阶段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找准方向,使学生也能在读写结合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以此提高学生处理不同材料的能力,在读写结合中有所发展变化。
(三)找准落实方向
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之三,在于教师要找准落实方向。读写结合的教学,利用一种新环境,必须激活学生在这种新的学习情境下的新思路。读写结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学生的综合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找到一个教学的主题,综合阅读教学内容、写作创作主题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等因素,提炼教学重点,进而发现具体的教学方向,为读写结合的教学创造优质环境。
二、 当前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不足
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不足是一个较为宽泛的问题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小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构建的主导者,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托于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解,还有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深度与准确度等。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把握不准确,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手段不科学,问题就在读写结合的具体教学课堂中暴露出来。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际课堂看,当前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阅读内容不精准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有些教师选择将课文作为阅读内容,在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写作练习,以为这样做就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模式。其实不然,这只是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并没有真正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用不明显,还容易使学生感到相同学习时间内进行两种学习的更大压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思路,不从教学课文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选择课内课文作为基础,拓展课外阅读内容,进而提炼写作主题,以此实现读写结合的真正融合教学。
(二)写作模式未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在落实读写结合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创作的模式往往与日常写作训练的形式并无不同,通过给定材料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调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完成创作,这样做完全失去了读写结合中阅读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创新写作模式,让学生以阅读学习过程为素材库,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为写作实践提供支撑。同时,教师不只是为学生提供创作材料,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寻找创作灵感,让学生主动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更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讲评模式太传统
在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地位相同,但与阅读不同的是,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还需要通过讲评作文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自己写作状况的整体了解。很多时候,教师处理读写结合作文讲评的方式并没有多少变化,还是和一般的写作教学的讲评模式大体类似。这种讲评方式下,不能刺激学生对阅读内容与写作创作的进一步思考,限制了学生在读写结合学习中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创新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作文讲评模式,与阅读教学真正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提供有效指导。
三、 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途径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并不高,掌握的汉字数量较少,难以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对阅读文章的整体理解,即使在阅读中有所感触,也不能将其转化为作文创作中的素材,和之前已经积累的素材或是生活等联系起来,成为自己的创作积累。这种学习特点的客观存在,是教师做好语文教学安排的重要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既需要关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本身落实的情况,也需要与学生的客观学习特点相结合,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两点,才能够找到建设高效读写结合教学课堂的顺畅路径。因此,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主要讨论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途径,分别从如何读、如何写以及如何实现读写结合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如何读:带着方向读
开展高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教师首先需要明确阅读与写作两方面的重点,随后找到教学主题,进而再有侧重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只有不断明确最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联系,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起在读写结合的氛围中探索语文学习知识的学习意识。从阅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下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方向缺少的不足,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在干什么,找准阅读行为的动机,支撑学生的具体学习探索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触,有所发现。
第一,带着方向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章主题。掌握一篇文章,首先要知道这篇文章具体在分析什么内容,作者想要通过这些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但在有些读写结合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读通顺了整篇文章,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段落,让学生能够复述其中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固定的流程,熟练后学生会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篇课文,但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读懂文章,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只是机械地进行总结,并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也不会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文章主题为中心,为学生设计阅读活动,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进入文章内部,感受文章内涵,在主动探索中总结文章主题,而不是利用现成的大话套话进行总结,只有用学生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的内容才能表明学生理解了文章主题。
第二,带着方向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通叙述逻辑。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认为学生能够流畅阅读就是掌握了文章主题,同样,学生能够说出文章的大概脉络,也不能说明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叙述逻辑。学生应当通过自己的阅读,真正理解作者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读清楚前后内容的联系,发现将文章整体串联起来的脉络,能够站在作者创作的角度上向他人介绍文章内容。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达到这一效果,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的帮助下,充分阅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每个学生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解作者的创作安排,读通整篇文章的叙述逻辑。
第三,带着方向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清内涵情感。与文章主题还有叙述逻辑不同,文章的内涵情感相对更加“虚无缥缈”一些,更不容易直接被学生观察总结出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当每一个学生个体与同一篇文章发生碰撞后,学生产生的阅读感受不尽相同,与作者产生的情感层面上的共鸣也相差甚远。传统读写结合教学中,所有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解读最终成为一个相同的答案,这无疑是对学生语文思考灵活性与主动性的干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更为灵活的学习探索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得到对文章解读的个性化观点,在理解阅读文章一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得到自己对阅读文章的全新体悟。
(二)如何写:带着问题写
一般情况下,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写作创作都与前面的阅读内容相关,然而教师为学生从中提炼出创作主题后,学生利用文章内容完成创作的整体效率却并不高,引用的内容较少、引用内容不恰当、引用内容偏离创作主题、引用内容与其他素材不适配等问题經常出现,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读写结合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写作指导部分,应当让学生掌握这样的观点,即自己的写作并不是没有目的地创作,而是要主动思考,想一想在主题创作下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活跃,产生更多的新想法,在科学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
首先,学生需要在写作中思考“达到什么效果”这一问题。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学生个人思想的表达,在固定的创作主题下,学生由于阅读分析的角度不同、个人学习经验不同以及生活积累素材不同等,选择的撰写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思考自己的写作创作在彰显创作主题方面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此为主导,思考自己的写作创作的具体安排。
其次,学生要在写作中思考“产生什么观感”这一问题。写作是学生的个体创作实践,但当学生的创作完成后,不同的人阅读习作都会产生不同的观感。在一般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学生对创作主题的理解,以及对具体内容的安排等,很少向学生提及站在阅读者角度对写作产生的观感问题。通过反向思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创作多一个观察的视角,有助于学生有效反思自己的创作实践,帮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语句赘余,使得学生能够控制自己不必要的表达欲,精简表达内容,提高创作质量。
最后,学生要在写作中思考“传递什么信息”这一问题。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创作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感觉,自主思考的动力并不强。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思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只要带着想要传递何种信息的想法进行创作,就能得到自己理想中的作品,这与完成任务的创作状态相比更加自然,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对写作主题的想法也更丰富,也更有助于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成品。
(三)如何读写结合:科学、规范、高效
读写结合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善以往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不足,真正做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的科学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在“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指导下,优化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环节,在新的师生互动状态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读写结合教学的实际效果。
1. 对比分析中明确文章主题
读写结合教学指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但并没有规定一次只能选择一篇阅读文章,也没有指定阅读的范围只能局限在语文学习课堂中。而有的教师则是机械理解读写结合教学,在语文教学的范围下选择单一课文为基础,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刺激作用十分有限。小学语文教师从提高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多篇阅读文章,为学生构建全新的阅读分析情境。多篇阅读文章的组合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加明确文章的主题。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在《观潮》中领略潮水的壮观,在《走月亮》中体会幽幽月光,在《现代诗二首》中感受秋天夜晚的江边风景以及花牛的活泼好动,在《繁星》中体会星星点点的闪亮。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共同分析这几篇课文的共同点,从中总结出阅读文章的美在何处。当学生总结出创作主题为自然环境与生物的魅力后,教师还让学生回到每一篇课文中,分别找到这篇课文中体现阅读主题的内容。通过这种对比分析和整合的阅读学习方式,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深度不断提升。
2. 精准阅读中发现创作灵感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一方面要注重阅读内容的拓展,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更多的基础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准确度的提升,通过落实精准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拓展中实现集中,帮助学生将文章吃透。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指导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不同的分析角度,将文章的分析任务拆分开,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一种更为轻松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进而使得学生的分析深度不断提高,阅读收获也能随之增加,让学生主动发现可以运用在写作中的创作灵感。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古诗三首》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阅读《暮江吟》《题西林壁》与《雪梅》,让学生对每一首诗都形成基础的学习印象。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几个细化的学习任务:第一,让学生将诗中描绘的景色用绘画的形式还原出来;第二,让学生将整首诗翻译出来,并标注在自己上一步骤中完成的绘画中。经过这两个步骤的锻炼,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有了变化。学生原先只会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朦胧的美感,但不能具体描述自己的阅读感受。经过上述两个步骤的实践后,学生脑海中原先模糊的印象逐渐变得清晰,学生也能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中的内容,对诗歌阅读内容的理解深度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主动表示自己想到了生活中的一片景色,想要学习诗人的创作方式进行描写,可见,逐步深入的阅读分析方式,让学生产生了主动的创作灵感。
3. 广泛讨论中凝聚写作思路
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升,既受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影响,也受到学生学习思维的影响,学生自己在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想法,但是学生也只是想到了这些创作点子,至于进一步的行动中如何安排,按照先后顺序体现自己的想法,则让学生举棋不定。为了丰富读写结合教学的整体内容,教师需要组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广泛讨论,每个人都贡献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想法,形成相互启发的良好环境,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在活跃讨论中得到他人的指导。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盘古开天地》的读写结合教学中,学生原本要通过阅读学习的方式,体会盘古伟大的牺牲与奉献精神,甘愿将自己的身躯化作天地与自然环境等,为人类的生活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但在阅读学习中,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认为盘古的精神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具备这样的牺牲精神,现在更不会有这样无私伟大的人。学生的这一想法,正好为教师组织学生的阅读讨论提供了切入点。教师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从结合盘古的牺牲与人类的幸福生活,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某一件事,或是自己的阅读经历,讨论这种牺牲精神是否还有,以及有的话都是通过何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意识到伟大的牺牲精神从神话到现实一直都有,古代是盘古,近现代是伟大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通过这样的深入讨论,学生的创作素材得到进一步丰富,也因为有了讨论过程的支撑,让学生的写作创作更有生命力。
4. 科学讲评中提升写作质量
提高读写结合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要兼顾教学指导,也不能忽视作文讲评环节,这是整个读写结合教学的收束环节,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環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更要注重凸显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一方面要从写作的角度指导学生的具体创作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学生在写作中对阅读内容的体现。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量化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落实,尽量减少自身主观因素对学生创作的干扰,让学生在较为客观的评价中主动意识到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找到改善的方向,以此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同完成了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学生懂得了王戎身上的良好品质,都比较认同王戎的做法。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王戎的看法,并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学习王戎。当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自评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上的条款给自己评分,通过这样的自测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情况有一个大概印象,在后续听教师的讲评中更有重点,推动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
四、 结论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要注重展现二者融合的优势,为学生打造综合性学习情境,推动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思考,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对比分析、精准阅读、广泛讨论以及科学讲评等手段的组合,切实提高读写结合教学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J].教师,2022(35):33-35.
[2]徐希艳.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2(43):33-35.
[3]李正宏.无限贴近学生实际 建构读写结合模式——听胡霞“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有感[J].教育界,2022(34):5-7.
[4]戴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与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29):87-89.
[5]陈青.文本引路,读写相长——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探索[J].教师,2022(26):39-41.
[6]王华.试论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9):7-8.
[7]刘敏.谈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切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