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22 14:11赵灿
教育界·A 2024年5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实现该课程的育人目标。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特点,构建具有主体性、生活性、适度性的课堂;要指向《课程标准》,积极拓展影视、活动、公共等资源;还要聚焦核心素养,创设游戏类、项目式、实践型等活動形式。

【关键词】任务导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赵灿(1994—),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林梓小学。

任务导学法指的是以任务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避免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要结合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相关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

一、基于学生特点,秉持任务导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引导自主探究

小学生一般比较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兴趣。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特点,遵循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在设置任务时,给学生安排较为有趣的且具有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较多的发挥空间。

例如,在教学“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绘制公共生活秩序单”的任务,让学生围绕“骑车、步行时需要遵守的秩序,参加社区活动需要遵守的秩序,在医院、商场、餐馆时需要遵守的秩序分别是什么”的问题,自主收集公共场合的标志,并将其绘制出来。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展示,并说说这些公共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等。在任务探究后,学生会更加注意生活中的公共标志,提高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1]。

(二)生活性,达到知行合一

为了帮助小学生消除对任务活动的陌生感,教师可以基于生活性原则设计教学任务。教师要基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一课时,教师先设置“用日记写下烦恼”的任务,让学生写下自己和家人之间不愉快的经历,思考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为何会变得紧张,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的方式,从父母的角度了解父母的想法,思考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此一来,教师能教会学生用学科知识处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维持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体会到亲情之可贵。

(三)适度性,契合教学需求

适度性指的是教师设计的任务不能过多、过难,否则容易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在任务导学活动中,教师要设置数量合理、难度适中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才更符合课程教学的要求。

如在教授“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之后,有的教师会直接设置“全面了解党史,并撰写小论文”的任务。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任务难度过大。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完成“讲述历史故事”的任务。如有的学生通过讲述“飞夺泸定桥”“七根火柴”等故事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任务难度适中,能快速拉近学生和课程内容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

二、指向《课程标准》,拓展任务导学的资源

(一)影视资源,激发情感共鸣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资源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影视资源拓展任务导学资源,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授“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探究任务:收集抗日英烈们的事迹,在“抗日英烈故事会”上和同学分享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可从展现抗日战争主题的影视剧中截取视频片段,将其整合在一起,设计成专题视频,让学生观看和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由此会产生探究欲望,想要了解还有哪些英雄人物以及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从而自觉参与到任务活动中。接着,在学生讲述抗日英烈故事之后,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让学生观察演员们如何通过台词、动作、表情等展现出英雄人物的形象,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抗日英烈的精神鼓舞,更加热爱伟大

祖国。

(二)活动资源,学会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拓展教学资源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挖掘活动资源,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如组织学生在重要节日前往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地参观学习,或者结合社会热点新闻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和同伴开展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提高合作意识,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在这里”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三个导学任务中巧妙引入活动资源。任务一:寻访古迹。和同学一起收集和整理林梓有特色的地方,如吕岱墓、明代沈万四宅等地方资源。任务二:探访名人故事。和同学一起尝试去探访家乡名人的故事,如翻译家沈序。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的沈幼征、当代著名剧作家沈虹光、民间剪纸艺术家陈耀等。任务三:宣传家乡。和同学一起宣传家乡林梓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林梓。学生可以给外地朋友介绍林梓,让他们了解林梓的乡土民情;学生也可以与在外地的林梓人取得联系,让其谈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并将访谈过程制作成宣传视频传到网络上。这三项活动都需要学生一起走出校园,观察家乡,收集信息资源,并合作整理资料,分享个性化看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三)公共资源,厚植乡土情怀

《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在设计任务导学活动时,教师要积极融入社会公共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当地的特色活动中。这样能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特色,从而厚植乡土情怀。

例如,在开展“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当地有哪些值得利用的公共资源。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家长中是否有从事社会服务、文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人,邀请他们作为纽带,联系有关组织,和学校一同开展任务探究活动。教师还可以联系社区或者当地的公益组织,开展校社联动的活动。在整合可用的公共资源后,教师可以设计和风俗探究有关的任务。任务一:上网搜索、了解当地有哪些风俗活动,这些风俗活动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寓意等。任务二:参与社会组织的风俗活动,并将活动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介绍活动的短视频。任务三:联合社区,设计关于当地风俗宣传的电子屏内容。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这些任务活动中,能够在活动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厚植乡土情怀。

三、聚焦核心素养,创新任务导学的形式

(一)游戏类活动,发展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在設计任务活动的时候,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融入一些趣味游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同学团结友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等,从而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品质。

例如,在教授“读懂彼此的心”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健全人格。游戏一:“猜猜这是谁”。一学生分别写下自己对某位同学的看法,然后读出自己所写的内容,其他学生则一起猜一猜该学生说的是谁。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要客观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从中得到启发,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自己要如何结合他人的评价改正自己的言行,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做好准备。游戏二:“心意相通”。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开展活动,一人用动作、表情等表达一个词语,另一个人要猜出同伴说的是什么。这个游戏考验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在游戏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否和同伴心意相通,给同伴一定的鼓励和建议,帮助同伴渡过难关呢?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扰的时候,你是否希望自己的朋友帮助自己呢?”通过游戏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要学会帮助同伴,要学会推己及人”等道理。

游戏类活动的优点是形式比较活泼,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思考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在人格养成方面的作用,给学生渗透积极向上的思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项目式活动,加强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国家政治的内容学习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将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并设计一系列项目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能较为顺利地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例如,在教授“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改革创新”“文明建设”两个项目,并围绕每个项目设计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加强政治认同感。在“改革创新”这个项目中,教师可以安排三个小任务。任务一:通过阅读袁隆平等人的事迹,了解我国工农业发展取得的具体成就,说说这些是否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有力证明。任务二:了解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和变化,说说深圳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了解深圳为何要以“拓荒牛”作为城市的标志。任务三:自主寻找资料证明还有哪些方面能体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说说这些成就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在“文明建设”这个项目中,教师可以安排两个任务。任务一:了解自己家乡的文明建设情况。通过收集照片、查看新闻报道、采访亲友等方法,了解家乡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变化。任务二: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自己应如何参与到家乡的文明建设活动中。

项目活动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在参与关于国家政治内容的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建设情况,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逐渐增强政治认同。

(三)实践型活动,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付出实际行动。实践型任务可以将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例如,在教授“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型活动进行导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潮糕工作坊、红木雕刻坊等,邀请里面的工人为学生介绍家乡特产的制作流程,并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操作,感受家乡特产的工艺特点。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家乡在特产的生产与宣传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自己可以如何为家乡的产业出力等问题。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家乡特产销售活动,让学生开展义卖,销售家乡的特产,并将所得款项捐献给有需要的人。通过该实践活动,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要参与到家乡建设活动中,进而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通过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更扎实。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家乡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担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任务导学法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体验的实践情境和思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完成任务的过程表现和结果检验学习。这样能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能力、完善品格,进而有效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吉海荣.用好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平衡之道[J].教学与管理,2019(20):53-55.

[2]杜桂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悟式教学的“四个融合”[J].教学与管理,2020(32):65-66.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