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流域非遗文化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4-21 06:46马平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非遗文化黄河流域

马平

摘要: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是沿岸人民在漫长历史中智慧的凝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中,高校主要以课堂思政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必要的相关活动,即使在校园物质、制度、网络文化建设中有所涉及,但是存在路径单一、内容浅显等问题。文章以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黄河流域;非遗文化;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

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高校应从第一、二课堂联动,“村校”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三个方面,改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使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强力、持续、稳定地助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一)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承载着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在黄河的孕育下发展壮大,黄河与沿岸民族是凝聚在一起的。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历史中具有根源性的地位和作用。纵观历史,黄河流域一直是我们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区域。在多元化时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我国必须保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抵抗不良文化入侵。

1.非遗保护中的文化自信

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文化共享可以使不同人群获得尊重,这就是在认同差异基础上实现的文化共享。非遗传承需要区域民众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是传承的前提条件与基础,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2.构建跨省域的文化共同体

从空间再造的角度而言,任何文化与文明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空间中,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和构建也需要实现文化空间的再造。晋陕豫黄河流域承载着这一区域内具有相似、相近特征的非遗文化,可以视为一个大的文化空间。在文化空间再造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按照非遗文化的特性构建能够彰显黄河特色的非遗文化带与非遗文化圈,这符合如今与未来的文化传承需求。

(二)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纽带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具有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伴河而生的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流派,其传达的文化底蕴,是黄河人生活方式和审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在推动形成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非遗文化保护中一直存在民众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薄弱的状况。尤其是经过 “民俗主义”的改造和表演,作为文化持有者的地方民众很难对自身文化产生自觉保护的意识,也难以树立文化自信心。实际上,非遗保护必须将人类本身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也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区域民众对所处空间及非遗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充分考虑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利益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遗资源进行赋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能力,将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使得非遗文化真正融入民众生活,增强地方主体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国家只有注重民众的自治能力与参与性,使民众了解、熟知、认可自己的文化,发现自身文化的魅力与特色所在,才能获得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坚实纽带

随着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甚至是世界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以完全开放和包容的方式吸收各民族的力量,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黄河流域非遺文化承载着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可以通过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得以传承。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在增进一体性和包容多样性等方面找到平衡点,厘清地域文化在黄河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高层次视角看待区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积极落实相关保护措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以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促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可行性

高校作为继承、剖析众多理论成果的重要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黄河流域非遗文化资源规模庞大、项目类型多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意义重大。

三、以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促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如今,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需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应重视的内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高校需要整合自身的功能职责、实际情况、特点优势,并且将相关理论与政策引入实践体系,推出符合自身的创新性落实措施,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渠道,高校可以加强学生的道德思想发展,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理论政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可。在理论支持下,高校推动实践工作的有效落实,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强化全校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校应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既需要发挥制度创新的保障功能,夯实教学改革的载体作用,又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从制度、教学、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出发,通过优化育人体系、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工作理念、提高实践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

(一)第一、二课堂联动,引导学生主动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1.第一课堂思想情感方面

除了借助思想政治课这一常规课题教学,高校应结合专业实际,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课程和思政课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相互融合的精品课程,灵活运用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式,采取“集中式学习+自学研习+研讨交流”“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教育+情景式感悟”等方式,真正淬炼学生思想。此外,教师应从思想、情感等层面向学生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问题和重大意义,实现专业知识与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系化、科学化推进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教学,使高校切实参与非遗传承实践。

2.第二课堂文化活动方面

高校可以通过创建多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社团、俱乐部、传承人讲座或展演活动等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梳理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发展脉络,增强学生对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黄河精神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教师应从第一、二课堂之间的作用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与民族,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让每个学生能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村校”联动,拓宽非遗传承的渠道和途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要贯穿各个领域,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意识到这一点,做到“做在日常,融入经常,挖掘红色文化、数字文化、体育文化、节庆文化”,建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校园文化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外延,让校园文化更聚焦、更深入、更有力,赋予校园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高校可以将校园文化作为重要渠道,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实地调研

教师可以运用实地调查法,带领学生到黄河流域附近的乡村,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收集当地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实际状况,挖掘有潜力的非遗项目,推动非遗文化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进行传播。

2.项目进校园

为了推进优秀黄河流域非遗项目进校园,高校应在课程体系中将非遗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将非遗项目和教学相结合,为学生了解非遗项目提供途径,发挥教育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作用,增强非遗传承人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为非遗的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构建“村校”机制

高校应构建“村校”机制,推进村校互动、联动,实现多方协作、互惠共赢。针对非遗传承具体情况,高校应提出创新性实践措施,增强非遗生命力,发挥其在构建文化强国中的积极作用。

(三)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教育的有效互动

首先,高校应利用微信、微博、QQ等一系列便捷、高效的网络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征,制订切换的发展方案。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文化载体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开展访问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人、参观非遗博物馆等系列活動。最后,高校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有机互动,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教育的有效互动。

高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制订“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计划。关于工作评价,高校各级领导组织要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成效,作为工作评价与考核的指标之一,以评促改,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育人效果。

四、结语

总之,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实现各民族的团结统一。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需要教师长期艰苦奋斗,还需要教师持续发力,积小胜为大成。

参考文献:

[1]杨帆.“喊唱”出来的拼搏精神:探索“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大观,2020(7).

[2]李雪峰.民族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研究:以甘肃省民族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2(15).

[3]朱尉,汪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去窄化”: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6).

[4]朱芳转,李明敏,刘再营,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各民族学生融合育人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9).

[5]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

[6]曾禹彬.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20.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GH22Y1762。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非遗文化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