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深度学习中的策略探究

2024-04-20 09:40梁慧华黄宗凯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梁慧华 黄宗凯

【摘 要】在课程和教学领域,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持,而历史博物馆资源具有的直观性、学术性、教育性等特点,契合了深度学习的需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认知建构、情感体验、课堂互动和深度成长等方面切入,利用好博物馆资源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 博物馆资源 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1-64-0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历史学习,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历史学科的必备能力和专业品格,并突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是要深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与深度学习理念相契合。深度学习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持,历史教学资源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的历史博物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集教育、研究、收藏、展示为一体,已成为历史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然而,在教学运用中仍存在停留在表层学习,缺乏学生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探讨历史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历史教学资源运用,助力学生深度学习,同时促进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凸显历史学科育人的独特优势。

一、关于深度学习和博物馆资源应用的概述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学者弗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提出,他们认为“采用深层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往往具有‘更有内在兴趣、注重理解、强调意义、集中注意于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系统地陈述问题或概念的整体结构假设等特征”[1]。此后,深度学习理论从人工神经网络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教育界也对深度学习概念意义、发生机制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总之,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学习情境的构建、整体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甚至创造。“如何让学生形成专家型知识结构,成为具有适应性专长的人,既是深度学习的目标,也是深度学习的机制。”[3]

近年来,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者关注,涌现出许多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然而,深度学习与历史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探究还比较少。初中历史领域关于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成果不断增加,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起步较晚,较之其他历史教学资源的教学研究成果,还有较大的深入探讨空间。

二、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深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服务于历史课程的一切可资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建议)中,多处提到博物馆资源的运用。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也关注到作为社会物质资源的博物馆资源。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指出,要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博物馆以展品资源为主,包括一切以博物馆为主体,由展品而衍生的资源。博物馆资源具有直观性、学术性、教育性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博物馆资源对历史课程进行必要补充,在教学中发挥博物馆课程资源优势,促进深度学习。

(一)具象材料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大量插图来源于博物馆的实物。这些实物图片色彩鲜明、形态各异、特点鲜明,对初中生极具吸引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

(二)多维史料建构历史情境

“文物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对文物的认知与感悟也能够转化为历史知识。”[4]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考古文物,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字碎片的情境化体现。此外,博物馆中还有许多可利用的文献史料和图像史料。它们能为历史教学提供连接古今的桥梁,从不同维度展示某一历史时期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和时代发展的趋势等,为感知不同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窗口,有助于加深历史认识、理解和形成抽象概念,培养时空观念。通过从微观切口创设情境,解读历史,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多种资源拓宽历史视野

博物館资源不仅包括以实体文物为主的展品资源,而且还包括主题展厅设计、藏品介绍文本等空间资源,博物馆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的互动游戏、动画、电视节目、影视等基于文物和历史衍生的资源,以及讲解员、研学活动组织者、研究机构和流动博物馆工作人员等人力资源。这些为历史课堂提供了更多可利用资源,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助于让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更加多样化,拓展历史认知的深度。

三、博物馆资源助推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历史教学资源应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有所提高,但也还存在着喧宾夺主、停留在表层学习、缺乏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博物馆资源未能充分与历史课堂、学生活动、学生认知联系贯通。“学者普遍将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作为揭示深度学习内在机制的主要理论基础。”[5]因此,可以运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博物馆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认知建构、情感体验、课堂互动和深度成长等方面探讨历史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促成学生有价值的学习。

(一)耦合历史核心概念,加强认知建构

历史资源运用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而教学目标正是在理解核心概念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历史的核心概念是抽象化的,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他们对事物直观敏感的同时,也具备形象思维发生和发展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化具象思维来发展抽象思维。

博物馆资源有具象化的突出特点,可以将历史文字碎片具象化表达,这些表征信息能证明和反映历史学习中的概念。在历史教学中所选用的博物馆资源应针对教学目标并与本课核心概念相契合。核心概念是一种抽象的高阶思维,如果能深入理解并在头脑中连结整合,将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和应用。将生动形象的博物馆资源与历史核心概念相融合,在解读具象过程中不断理解历史概念,有助于学生在低阶的具象思维基础上发展高阶的抽象思维,从而对历史的理解从具体、分散进一步到概念、系统,促成思维的提升。同时,也要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博物馆资源来沟通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例如在“盛唐气象”教学片段中,首先以图片方式配上介绍语来展现具有异域特色的系列人俑(西安博物院:“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金乡县主墓1911年发现于西安灞桥区),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初步了解唐朝“民族交往”的核心概念。其次让学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彩绘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1965年河南洛阳北魏贵族元邵墓出土)进行纵向对比,认识唐朝民族交往特点进而形成对民族交往历史的动态发展的认知。最后通过《步辇图》认识唐朝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进一步理解唐朝民族交往的重要意义,进而构建对“繁荣与开放”这一大概念的理解。

(二)组织整合各式资源,递增情感体验

学生的历史学习,课堂学习是主要途径。历史博物馆资源中的展品资源包括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图像史料,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以及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空间资源一般可利用的是展厅主题词和藏品介绍词,是学生了解展品基本信息的基础,能帮助学生由小而大或由大而小地进行初步认知;信息技术资源是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展品资源后形成的数字化资源和线上资源,这类资源有“活灵活现”的特点,互动性强;人力资源的应用主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转化在教学中运用,如音像化、云课堂、在线连线等,其专业性更强,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不同形式的博物馆资源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精心设计和组织构建起学生在任务内容与经验之间基于认知结构整合的有意义的联系。对这些多种形式的博物馆资源进行整合的最佳方式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画面语言多元的外在表征形式对于认知学习活动及深度学习有着多方面的意义。”[6]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应用,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丰富情感体验,有助于构建更有效的学习情境,促进情感和历史知识、方法、经验之间产生稳定的链接,搭建起学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通向学习深处的支架。

例如在“敌后战场的抗战”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整合所要运用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博物馆资源,先展示抗战时期延安的图片,然后播放地雷战纪实影片和呈现敌后战场的图片,接着展示建立民主政权、减租减息等巩固根据地建设的图片,再播放云课堂讲解军民在艰苦条件下发展生产的片段。学生在探索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的过程中,首先了解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作用,其次了解敌后战场的作战方式,最后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学生在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资源支持下,促成自身历史理解的深入。

(三)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深化课堂互动

认知发展于特定的情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博物馆资源有“穿透古今”的力量,其本身就来自特定的历史情境。有了特定的历史情境,还需要让学生进行活动,获得真实体验感,从而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深入知识内核的动力。学生学习意志发生的动力来自内心想要解决问题的意愿。在博物馆资源应用的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是作为学生和知识沟通互动的桥梁。博物馆资源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然而,学生的一时兴起往往会在了解基本信息后浅尝辄止,难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支持,也就难以形成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先设置通过博物馆资源引发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具有挑战性的历史问题,真正刺激学生对历史问题本身的好奇和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调动起其自身的情感、知识来进行课堂活动,解决历史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以问题链的形式有目的地诱发学生层层递进思考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在深入知识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促使学生理解历史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促成思维的上升。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逐步感知价值、浸润心灵。

例如在“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中,呈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制作的以动画放映的形式立体展示战国铜壶的短片片段,围绕核心问题“壶与时代的关系”展开本课,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引出相关问题链。首先,让学生观察壶身图纹,并让学生合理想象,以情景剧的方式表演展示后,結合课本和壶身图纹总结当时政治和礼制局面,理解何为“战国”,而礼器的世俗化也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其次,让学生思考置身于这样的社会中,人民会有什么感受,渴望什么?哪国能借社会之势,成就大业?让学生代入诸国视角,提示可以结合铜壶图案思考在当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图强,开展活动设计变法。最后,以秦国变革历史之借鉴,助力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深入情境,加深与历史知识的互动。

(四)切入现实应用情境,促进深度成长

“深度学习重视学科思维,但不固着于学科知识本身;强调生活情境,但不落入庸俗的情感表达。”[7]深度学习在注重提升认知结构、发展学科思维的同时,视野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将目光放远于培养学生这一实践主体,将内化的情感和知识迁移应用于现实情境的实践能力,立足于学生的“人”的成长,激发其勇于探索的独立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反哺生活的热情,来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景。历史博物馆资源应用要促成有意义的历史教学,就要走进学生的成长中。教师可以寻找并利用博物馆资源与现实问题产生共鸣的枢纽,借以切入来营造现实生活与历史认知对接的情境,给予学生历史想象、迁移应用知识、质疑批判、创新的空间,真正发挥历史认知在促进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当学生面对近迁移或远迁移情境时,他们能够运用历史的视角和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在关于“科举取士”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中国科举博物馆资源来创设历史现实情境,先利用第5展区《源远流长》中学生熟悉的现代考试场景来追溯科举制度的渊源,再通过古代科举考场、流程、考卷、小抄等史料立体展现古代考生们的考试状况,由此拉近学生自身与历史的距离。学生在历史的现实情境中与同伴进行合作探究,思考科举制度为何这样发展及其在封建社会的积极影响。之后,继续从八股文考卷,科举名士的身份、性别等发现科举弊端,进而引起古今对照,对科举精神所延续的当今的考试制度进行反思。通过博物馆课程资源,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思考现实问题,培养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让历史融入学生的成长中。此外,还可采用针对现实问题的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博物馆教学资源助力深度学习的更多现实应用模式。

总之,深度学习视域下博物馆资源的教学运用,有助于优化历史教学资源应用,促进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教师在利用博物馆资源时,要耦合历史概念来建构学生认知网络,整合多样化资源来增加学生与历史知识的情感连结,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来深化学生真实体验,引入现实问题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让学生的历史学习不拘泥于历史知识,而朝着学生长远的学习和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杨爽.国外深度学习研究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9):84.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7.

[3]孙智昌.学习科学视阈的深度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22.

[4]程张.文物: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10.

[5]同[1]:85.

[6]刘哲雨.深度学习的探索之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46.

[7]钱旭升.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9):7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