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华
摘 要:以课程思政为理念指导“公共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达成。结合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本文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一理两基三阶四环节”教学模式。“一理”,即以课程思政为理念;“两基”,即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基础;“三阶”,即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架;“四环节”,即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效果评估的改革,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育心理学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重点关注课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跳出“静态、孤立”的课程思政建设观,保障课程的整体感,实现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效果评估”的课程整体设计。
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公共教育心理学”本应在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实际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部分学生自控力差、课前不预习、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知识内化程度浅、课后作业敷衍等问题。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现有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习模式、智慧教学等方面,这些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鲜有学者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混合式教学如何实施。[1]
因此,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对于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育人育德能力、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与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创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高阶目标的达成,但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目前指导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探究社区理论模型强调,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三个关键要素。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三种临场感的创设。[2]冯晓英等人据此提出了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认为在混合式教學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师应当设计和提供不同强度的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的学习活动,从而满足课程不同阶段学习者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变化。[3]其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初期需要重点创设社会临场感,教学中期应以创设教学临场感为主,教学后期则应以认知临场感的创设为主。和中小学教师不同,大部分大学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为一学期,极少数教师为一学年,其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受制于时间,这就意味着社会临场感的创设极其依赖课堂教学。因此,本研究设计了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这一模型在课程安排上,教学初期以教师线下面授为主,同时引导学生熟悉混合式教学环境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学中期以对分课堂为主,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升互动频率和效果,激励学生持续参与;教学后期以翻转课堂为主,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度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
笔者在前述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的基础上,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融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确定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理两基三阶四环节。“一理”,即通过课程思政理念指导课程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两基”,即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为基础;“三阶”,即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以线下教学为主阶段,中期以对分课堂教学为主阶段,后期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主阶段,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见图1);
“一理两基三阶”必须具体落实到教学的
“四环节”中,即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效果评估的改革,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师范类专业学生既是现在的育人对象,又是未来的育人主体。该课程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了解未来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正确把握学与教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提升职前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选择以“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明确“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公共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目标:一是“育生”,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完善心理品质;二是“育师”,即向师范类专业学生传授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提高他们未来教书育人的能力。[4]“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教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优秀教师。[5]结合“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及强调应用的课程特点,其课程思政目标可确定为:第一,感受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引导师范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情怀;第二,体会个体身心发展的奇妙,理解个体差异,感受生命成长的美妙;第三,认识内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引导师范类专业学生勇于担当、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信念,并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培养追求成为卓越教师的意识,达到“育人育己”的目标。
(二)梳理“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融入点
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刚接触“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时,缺乏真实的实践体验和对教师角色的跨角色反思,不易从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和教学活动,从而影响理论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上,教师要立足“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从“立志、善学、爱生、乐教”的目标出发,并向外伸展,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基础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学会理性分析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和认知。教师要充分将建设教育强国、“四有”好老师、新时代“大先生”、“三品”教师等理念融入课程,也要紧密围绕“领、思、悟、行”四字要诀。“领”,即引领,名师引领,学习名师的成才之道,感受名师的人格魅力,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高尚理想;“思”,即思考,思考现实问题,接地气地引发对育人的深层次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悟”,即感悟,结合身边的例子,感悟生命成长的美妙,感受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同时,认识内外因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学习观;“行”,即践行,不断通过试讲磨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将在学习中寻找意义,在实践中发现价值,将自身成才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授课方式
混合式教学不是“为混合而混合”,而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线上线下有效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虑到授课时间、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情况,本课程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在教学初期,学生的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模仿和接受学习。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线下面授教学方式,教学时间的分配为20%的线上教学和80%的线下教学,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检查学习效果;教学中期,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活动和讨论。教师主要采用对分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间的分配为50%的线上教学和50%的线下教学,可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教学后期,学生知识积累效果较好,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讨论和探究,以强化深度学习,教师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考核方式以总结、报告为主。这种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
(四)完善评价标准,明确考核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方面,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考核。由于课程思政重育人,其达成效果不能简单用考试、测验的方式进行评定。因此,该课程思政的达成效果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评定:一是对比学生关于思政问题的前后答案内容,分析其在答案深度、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发生的改变;二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通过抬头、表情变化等进行分析;三是通过心理测验,如两难选择题等,观察学生的选择倾向。
另一部分是对课程的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核,主要采用基于证据的形成性教学评价。课程的最终成绩是期末成绩和各种基于证据的形成性评价的总和,根据学生课程学习行为记录,系统按权重自动评定,动态生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人为本,开展精准督学。比如,查看学生有没有学习课前资源、学习的情况如何。教师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的方式进行有效提醒,在精准督学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引导。
三、“一理两基三阶四环节”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启发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观塑造,无法打动学生,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课程思政赋予课堂灵魂与生气。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积极的学习者,而后才能成为课程思政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有效推动者。但很多教师了解课程思政的主要渠道是申报课程项目、师范专业认证、学校组织课程思政相关比赛等,这说明外力的推动对课程思政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应通过顶层设计,如开展校级课程思政案例比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申报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教师应从总体上考虑,统筹安排,立足学科特点、课程性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点,“你讲我讲她也讲”,但要讲出不同的深度、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感到乏味。
(二)转变教学理念,提高隐性备课能力
课程思政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上,还要有广泛的人文素养,跳出“舒适圈”,主动探索和学生价值观塑造相关的内容。而这需要花费教师相当多的精力,因此部分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愿望不够强烈。根据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隐性备课对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可在相当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但要提高隐性备课能力,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会有意无意中时刻关注和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隐性的备课,开发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达到如鱼在水、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
(三)提高混合式教学能力,促进混合式教学的落实
如果说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更多依赖于隐性备课,那么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则更多依赖于教师有意识的、主动的、明确的课堂活动设计,这对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混合式学习能力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混合式教学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法,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此类教学法相关知识和能力,才能成功开展混合式教学。[6]教师首先要强起来,具备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学校可组织教学设计培训,提高教师同伴互助学习、角色示范、案例教学的设计能力,掌握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流程,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关键策略。对于学生来讲,整体提高混合式学习能力,是不能依靠某一位老师一学期的教学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改革意识,共同研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混合式学习能力才有可能持续提高。
(四)组建学习共同体,持续提高学生的混合式学习能力
共同体不仅指教师的“教学共同体”,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目前,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是教师提高自身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普遍途径,这种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悟性。不可否认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自身。要想得到更快的发展,教师应构建专业的“教学共同体”,通过同行的交流、分享、互助来帮助教师提升混合式教学能力。笔者曾经在北京大学访学时与在校大学生一起学习,发现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分组,经过一两个学期的磨合后,小组成员稳定性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提高,沟通深度明显提升。通过知识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观点的碰撞,学生提高了混合式学习的能力,促进了人际交往、高效沟通、团体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的“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一理两基三阶四环节”的课程设计,结合高校师生交往的特点,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及时调整线上、线下教学的比例,既体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又体现了不同教学方法的混合,将课程思政理念完整地贯穿整个课程环节,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这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朝晖,骆紫燕,杜鹃.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标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3):59-61.
[2]Garrison R.D.,Anderson T.,Archer W.Critical Thinking,Cognitive Presence,and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9(1):7-23.
[3]冯晓英,孙雨薇,曹洁婷.“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J].中国远程教育,2019(2):7-16.
[4]余敦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整体改革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5):86-88.
[5]吕林,陈擘威.《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57):231-233.
[6]Korr J.,Derwin E.B.,Greene K.,et al. Transitioning an Adult-Serving University to a Blended Learning Model[J]. Journal of Continuing Higher Education,20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