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琴
摘 要:微雕是一门技艺性的雕刻艺术。将微雕融入美育课堂中,可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匠人精神、精妙技法、巧妙构思,还可让学生掌握传统的微雕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此,文章从微雕入手,探究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为美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微雕;美育课程;案例分析;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3-0001-06
从美术角度而言,微雕属于雕刻的一个分支,也是美术中重要的一项。从美术教育角度而言,微雕融入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微雕的形式,感受古人在艺术表现、造型设计方面的智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在微雕的创作中有效锻炼美术的各项技能,如造型设计、形式原理运用等,完成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目标。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微雕的材料也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如木、石、玉、牙等材料,引入新的材料,这为开展新的微雕课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橡皮章的雕刻、粉笔雕、肥皂雕等。
一、 微雕
(一)定义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极其精细的道具为工具,以竹、木、牙为材料,以精微技艺为手段,以雕刻精小细微的物象(如平面以及立体的各种造型)为特征的艺术工艺。微雕是雕刻的一个分支,更是中国古老艺术的一个分支。
(二)类型
微雕一般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圆雕是立体雕的一种,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新生的三维立体雕塑。浮雕是雕刻的一种,由绘画与雕塑相结合而产生,通过一面或是两面呈现的雕塑。透雕是一种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呈现的两种造型形式,一种是具有平面性的单面雕或双面雕,另一种是介于浮雕和圆雕之间的造型形式。
(三)特点
微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选材。在选材上,要求材料质地足够纯,因为微小的瑕疵会导致雕刻的失败。二是刀具。刀具需要拥有坚固锋利和精细的双重特点。三是技术。雕刻者既要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包括绘画、书法、造型,又需具备雕刻技术,还需控制好刀具与材料产生的线条艺术效果。四是素质。雕刻者需要做到心稳、眼稳、手稳。
二、 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意义
(一)以微雕历史为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教师可将微雕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微雕在我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土壤下经历的种种变迁,尤其是在艺术层面的突出优势和特点,拓宽学生美术学习的眼界,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在殷商时期,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微型雕刻的甲骨文书法(大篆)和最早的象牙花卉微刻等。教师可通过文献和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欣赏毫米大小的甲骨文,感受古人精湛的技艺和智慧。又如,在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玉质礼器,其雕工极为精致、繁复和生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当时处于石器时代,并未有铁质雕刻工具,但是出现了0.5到1毫米的各种生动精细的饰图、纹饰。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在技艺方面的鬼斧神工。
再如,在明清时期,王叔远的雕刻——微型核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核舟的多方位入手,感受古人技艺的精湛,并通过阅读《核舟记》这篇文章,感受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和巧妙构思,有效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和整体构思的能力。还如,清朝微刻大师于硕的作品,主要是在边扇骨上进行微刻,即在指宽的扇骨上雕刻30行字。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让学生欣赏该位大师雕刻所呈现的书法功底,感受书法在微雕中的独有艺术展现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艺术赏析能力。
此外,王府井博物馆储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件微雕——玉雕《济公斗蟋蟀》,此件作品的高度为30厘米,作品的精湛之处在于:在济公的袖口内有一只夹杂红色瑕疵的蟋蟀,而蟋蟀头上的须和腿上的毛均清晰可见。通过这件作品,可让学生形成整体化的布局思维,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中的“小错误”,通过纠正“小错误”,让艺术作品造型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20世纪80年代,寿山石微雕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较为突出的是陈忠森的作品。陈忠森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是体现篆書、隶书、草书等书法,二是引入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画作,三是表现彩墨画的抽象,四是所刻的字,在点、划、间的架构极其精妙,且刀金石韵味十足。最为出名的作品为在1立方厘米的田黄石上微雕的《兰亭序》。教师可让学生欣赏陈忠森的作品,分析书法、绘画等融于一幅作品的思维,以及绘画和书法的特点等,辅助学生形成艺术构思观念。
(二)图像鉴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
微雕图像是微雕艺术作品呈现的重要方式。通过微雕图片鉴赏,让学生分析微雕的构思、人物刻画的技艺,以及图片中人物、景物、文字等的精湛技艺,促使学生形成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正确审美观念。
例如,在欣赏罗彪的代表作《米粒罗汉图》(其被誉为“东方无价之宝”)时,教师不仅让学生欣赏此幅作品的精妙之处,更是引入了此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如,在这幅作品完成后,太原的一位和尚在南京夫子庙参观了此作品,并赠言:“你多念阿弥陀佛,技艺还可求精。”罗彪赶忙向这位和尚求教。和尚微微一笑说:“此幅图中,有一个罗汉的袈裟穿反了。”罗彪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此,并重新刻画一幅。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经典微雕作品都需要反复锤炼、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微雕耐心。
(三)借鉴学习,提高学生审美力和感知力
通过微雕艺术的学习,让学生从美术的视角入手,分析微雕的独有之美,汲取微雕的创作灵感,学习其中的独有构思,尤其是在造型、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感知力。在实际的借鉴学习中,教师可从如下视角借鉴学习:首先,造型元素。在欣赏微雕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明暗等造型元素出发进行分析。其次,形式原理。教师还可让学生从对称、比例、变化、均衡、统一、重复、对比等形式原理角度,解析微雕设计,体会微雕独有之美。最后,艺术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微雕促进艺术发展的角度赏析,如微雕将绘画、书法等平面技艺与立体雕刻的立体技艺相融合,推动艺术的新发展,让学生敢于突破固有思维,从不同角度创新微雕呈现的形式,如从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入手,开展针对性突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实现学生审美感知力的进一步升华。
(四)材料感知,强化学生造型意识和表现技巧
微雕选用的材料多样,多以木、竹、玉、牙为主,而不同的材料在视觉呈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色,如在雕刻对象的肌理、线条、形状、色泽方面有所不同。教师可以以微雕为窗口,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下呈现的雕刻视觉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提高学生的表现技巧能力。
在色彩表现上,教师可引入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微雕,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对比色、互补色、暖色调、冷色调的特点。教师可使用不同材质的微雕,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微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造型构思特点,有效增强学生的造型意识和表现技巧。
(五)创意造型,增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将微雕引入美育课程,有利于让学生从经典微雕作品中汲取创意的灵感,也有利于让学生结合微雕的技法,创造属于个人的微雕作品,从创意形成和创意实现两个角度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意造型上,教师可引入最新的微雕作品,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如在一根火柴棍上雕刻出一整幅《清明上河图》、把一粒芝麻雕刻成人物半身像、在一粒大米上刻出下山猛虎等,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文化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微雕历史源远流长,其创作过程和艺术呈现形式均可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让学生以微雕为思考着力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技艺的创作过程而言,教师在微雕的讲解中可融入匠人精神,让学生体会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内涵,弘扬我国的匠人精神。从创作形式而言,教师可让学生从微雕的人物、景物等感受古人的高雅志趣,体会古人的心境和思想,继承古人优秀的观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 新型材料微雕落实于美育课程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新型材料微雕類型
1. 平面雕
新型材料的平面雕主要借鉴篆刻中的阴刻、阳刻,如传统的版画和印章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采用的材料为橡皮,其又称为橡皮章。平面雕主要的雕刻类型有人物(卡通人物、历史人物)、动物(十二生肖)、花鸟虫鱼等景物、不同书体的文字(楷书、隶书等)。
2. 立体雕
立体雕主要是借鉴微雕中的圆雕和透雕工艺,如传统的木雕、玉雕、石雕的展现形式,而立体雕采用的材料主要是肥皂和粉笔。因为材质的不同,粉笔雕多雕刻一些具有质地感纹理的物品,如船舶、宝塔等;肥皂雕质地光滑,自带香气,多为一些玉器、玉佩类物品。
(二)新型材料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意义
1. 简易性符合学生学习需要
(1)简易性之一:材料廉价、环保
新型材料微雕只需应用新型材料和刻刀即可,其余物品只需铅笔、印台、纸张等。橡皮、粉笔和香皂等新型材料的价格相对低廉,可以被大多数家庭接受。在学生对自己作品不满意时,橡皮、粉笔和肥皂可以再次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不污染环境,具有环保的特性。
(2)简易性之二:操作简单、便捷
在应用新型材料中,学生可随意运用,并不用考虑复杂的使用过程,只需结合对应的设计图形,开展对应的微雕。此外,学生可结合微雕的设计想法,选用不同形状、颜色、纹路的新型材料,增强微雕的便捷性。
2. 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趣味性之一:生活的贴近性与装饰性
生活的贴近性体现在,橡皮、肥皂和粉笔是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使用这些物品微雕时,学生更容易从心里接受,有效掌握微雕的方法。
生活的装饰性在于,学生可将微雕的这些作品应用于生活中,起到装饰生活的作用。如,让微雕肥皂放在洗脸台旁边,起到装饰生活的作用;将微雕橡皮章拓印在文具、书包、衣服上,装饰生活;将粉笔雕放在书桌上,起到装饰书桌的作用。
(2)趣味性之二:艺术的可塑性与多样性
新型材料艺术的可塑性体现在,在整个微雕制作过程中,包括绘图、转印、雕刻等,每个环节均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图案的绘制上,学生可在粉笔、香皂、橡皮的表面完成绘制,并且涂改十分方便。在微雕上,学生可结合微雕的设计想法,按照对应的雕刻手法,结合微雕材料的特性,针对性雕刻。橡皮会呈现美观精致的效果;肥皂会呈现质地光滑,带有香气的效果;粉笔会产生良好的质地效果。在微雕形状、颜色的选择上,粉笔、肥皂和橡皮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新型材料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雕刻种类中。橡皮可应用在版画、篆刻中;粉笔和香皂可用于圆雕、浮雕、透雕中。由此可见,新型材料具有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3. 艺术性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人文素养之一:利于表达情感
微雕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着眼于手头的刀与雕刻对象,获得心灵的安静,并用心去雕刻,将个人的想法以微雕作品的形式呈现,而学生在一次次的微雕中持续不断地用心、微雕,让微雕作品与个人的情感对焦,使作品表达个人的情感。
(2)人文素养之二:提高生活品质
新型材料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也必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以微雕肥皂为例,学生可将肥皂雕放在书桌上,也可放在卧室,还可以当礼物送人,这种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带来的身心愉悦,可提高学生的生活幸福感和自信心,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生命的情感。
(3)人文素养之三:促进身心发展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即包括身体和心理。在身体方面,学生通过微雕,可锻炼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得眼、手、脑同时运用,有效锻炼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心理方面,学生通过微雕,可全身心投入,转移不良情绪,可获得心灵的安静。可在一点一点的微雕作品变化中,感受到付出的成果,一点点获得疗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新型材料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教学原则
1. 直观性
新型材料融入美育课程需要遵循直观性原则,一是避免使用专业性词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二是使用图片、视频以及示范操作的方式,直观呈现雕刻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语言、直观情境中掌握微雕知识。
2. 个性化
个性化主要指以下三方面:一是尊重学生创造思想的个性化;二是为学生的想法落实提供可行性的个性化建议;三是结合学生的作品,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被尊重的基础上,自由创造,增强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
3. 实践性
实践性强调,让学生真正动手去做,并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犯错、改错”,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逐渐获得微雕自信心,激发学生在改错中的创新思维,发挥美育课程塑造人的作用。
(四)新型材料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具体实施
1. 平面雕:橡皮章雕
(1)橡皮章雕的创作过程
①材料选择
在橡皮的选择上,学生根据需要,以橡皮的质地、弹性和硬度为标准,针对性选择。在刻刀选择上,学生首先需要选择30°的笔刀,用于刻画线条和轮廓,并选择美工刀处理橡皮以及外延处留白;选择刀头差异大的木刻刀,用来留白以及刻画线条轮廓。在铅笔的选择上,学生可结合实际选择HB、B、2B、3B的铅笔。在描图纸的选择上,学生可选择拷贝纸,用于描绘简单、鲜明的线条。在切割板、印泥、透明胶带、可塑橡皮的选择上,学生可结合实际针对性购买。
②工具使用
笔刀的应用:在与橡皮呈40°左右的位置下刀,即倾斜下刀,同时对应面也需要保证相同的角度和深度,保证雕刻的完整性和整齐性。
木刻刀的应用:木刻刀包含平刀、圆刀和角刀。在使用时,学生右手的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刀身前端,虎口用于抵住刀身后端,无名指和小拇指支撑于桌面进行推刀。
③雕刻与拓印
在雕刻前,学生需要思考所呈现橡皮章的特点和面貌,针对性雕刻,保证笔刀力度、角度的均匀,雕刻出整齐、美观、精致的作品;在雕刻橡皮版画时,学生需要从橡皮版画的表现力入手,雕刻出刀味、版味。
在拓印前,学生需提前选择拓印载体,结合载体的吸墨能力和色泽表现,选择相应的印泥;在印泥上色时,学生需将橡皮平置于桌面,用印泥轻拍橡皮,注意上墨均匀。在上墨完成后,学生可进行拓印,并轻压拓印载体,保证每个位置均匀沾墨,让图案色彩均匀、清晰。
(2)橡皮章雕的表现形式
①单色与套色
单色即单一颜色的橡皮章;套色是多种颜色的橡皮章,即需要几种颜色,就雕刻对应的橡皮章,让每一块橡皮章具有一种颜色,并进行一版一版地套印。值得注意的是,學生需要重视套色标记。
②渐变与叠色
渐变通常采用晕染的方法,即在一块完成的橡皮章上拍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颜色油墨,而在两种颜色的衔接处有一定的模糊处理,呈现渐变的效果。叠色通常采用叠压色彩的方法,在同一作品的同一位置,用同一块橡皮章,开展不同颜色的拓印,呈现色彩丰富的效果。
③平铺与装饰
平铺是指以一个橡皮章为单位,重复拓印,呈现连续性纹样样式。装饰是以2个橡皮章,或是4个橡皮章连续拓印的形式。平铺与装饰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应用橡皮章的复数性特点,印制美丽的作品。
(3)橡皮章雕的创作实例
在橡皮章的微雕中,教师提供历史人物,如李白、李清照;十二生肖;卡通人物等,让学生以个人爱好为导向,选择、雕刻对应的对象,并从如下教学实践入手:
①直观演示,了解运刀法、图案设计和小章雕刻
在运刀法上,教师直观演示“刀刃向里,笔刀与橡皮呈45°夹角”,并提醒学生:笔刀在图案线条的左侧,自上而下地运刀;在刻制弯曲线时,一定要用手转动橡皮,且让握笔刀的手不动;在宽窄不一样的地方,适当调整笔刀的斜度和深度。此外,线条剖面图应呈现等腰梯形,使得印制的线条清晰。
在图案设计上,教师使用PPT展示三种雕刻设计方法,分别是阳刻(即雕刻去的地方为背景);阴刻(即雕刻去的地方为图案);阴阳混刻法(即阴刻与阳刻结合),让学生直观掌握此部分知识。
在小章雕刻上,教师使用视频的方式,介绍橡皮章的留白方法,如玫瑰花留白、搓衣板留白、方形留白、平留白和综合留白,并让学生在留白中遵循“疏密得当”“刚柔并济”的原则,发挥留白的切割空白、调整疏密关系、衬托图案等作用。
②小组合作,掌握体会留白方式,学习留白方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留白方法,教师采用合作教学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微雕对象,如历史人物、卡通人物、十二生肖等,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雕刻这些人物的留白方式,并交流橡皮章的微雕思路。与此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看法,给予相应评价,让学生在后续的微雕橡皮章中更有思路。
③创意实践,实施橡皮章创作,体会创作的快乐
在学生掌握具体思路上,教师鼓励学生开展橡皮章创意实践,让学生将想法转变成现实。在此,介绍一位学生的创作。通过阳刻的方式,在橡皮章上刻出小老鼠,并采用搓衣板留白方式。更为有趣的是,该位学生制作7个此种橡皮章,并设置7种颜色,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象征一周的七天,即每一天印制一种颜色的小老鼠,让橡皮章装点生活,提高生活情趣。
2. 立体雕:粉笔雕和肥皂雕
(1)立体雕的创作过程
①材料选择
在材质选择上,学生结合设计的微雕想法,针对性选择粉笔雕,或是肥皂雕。在刻刀、铅笔、描图纸、切割板选择上,此处与橡皮章雕刻相同。在肥皂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准备水和打磨棉球,用于后期增亮。在粉笔雕中,学生需要准备可滴水的装置,让需要雕刻的部分变湿,利于雕刻,也利于后期处理粉末;还需准备针和薄刀片,方便精雕,避免粉笔因受力大,被折断。
②刀具使用
在刀具使用上,此部分的刀具与橡皮章中的刀具类型相同,而使用方法略有不同,即根据实际的雕刻需要,针对性使用刀具,并不需要保证刀与被雕物体的固定角度。
③具体雕刻
雕刻是一个从整体到细节的手工工艺,需要学生从整体设计,从局部精雕,继而完成创作。在具体雕刻上,学生需要执行如下几步:首先,整体设计。学生可在纸上画出微雕的整体示意图,尤其是设计大体的轮廓以及具体的细节,为具体雕刻提供指导。其次,整体雕刻。学生需要大致雕出形状。再次,精细雕刻。在明确雕刻重点后,学生需用笔刀精细刻画重点部分。从次,修正修饰。学生可结合雕刻中不完整的地方进行修饰,如打磨、上光等。最后,作品保护。粉笔雕易折,可放入相应的透明容器中;肥皂雕遇水易变形,需要保证肥皂雕周围没有水,或是将肥皂雕与水隔绝。
(2)立体雕的表现形式
立体雕的表现形式与广义的雕刻表现形式大致相同,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立体雕的选材较为广泛,雕刻内容特别新颖,而雕刻的方式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3)立体雕的创作实例
①粉笔雕创作实例
在粉笔雕创作中,教师引入瓶子、乌篷船、高脚杯、宝剑、宝塔等微雕内容,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爱好,选择微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粉笔创作。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教师着重从如下几点入手:首先,讲授粉笔雕创作思路和注意点。在粉笔雕创作中,教师让学生在纸上整体画出粉笔雕的造型,以及精雕细刻的部位,并整理雕刻思路。此外,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雕刻一定要稳,并让学生用刀笔雕刻大致轮廓,用针雕刻细节。其次,开展粉笔雕创作,并给予相应指导。在学生进行粉笔雕创作时,教师给予相应指导,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完成雕刻。最后,粉笔雕展示。一位学生雕刻的是宝剑,并介绍雕刻思路:一是将粉笔刻成一块平板;二是用鉛笔在粉笔平板的一侧打个底稿,画出宝剑的俯视图轮廓;三是照着轮廓刻出宝剑的大致形状,得到宝剑的雏形;四是用针雕刻刀身,让刀身开刃,并细致雕刻刀柄;五是用纸简单打磨宝剑,消除表面的粗糙感;六是把宝剑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中。
②肥皂雕创作实例
在肥皂雕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如下微雕对象:仿古的玉器、玉佩、十二生肖等,并从如下角度开展肥皂雕教学:首先,讲授肥皂雕的整体创作思路:大体勾勒肥皂的轮廓(在勾勒中使用小块切割方式,保证整体轮廓不被破坏);精细刻画重点部位(即使用香皂打磨出现玉的纹理)。其次,让学生选择微雕对象,与学生交流,结合学生的微雕思路,给予对应的指导。最后,展示微雕作品。一位学生的香皂版微雕玉佩作品创作思路如下:选择白色肥皂,因其与白色玉佩的材质相似;雕出白色玉佩的大体轮廓;用砂布打磨白色肥皂的正面和反面,削减肥皂的厚度,与白色玉佩厚度相似;打磨白肥皂边缘,让白肥皂更为圆润;在白色肥皂中心穿一个圆柱形孔,并在孔周围雕刻一个类似碗的形状;在碗的形状表面绣花纹,模仿白色玉佩的纹理;在白色肥皂边缘,用针打一对对称的孔,并在每个孔中穿一根流苏。教师作如下提醒:千万不要让白色玉佩与水接触,以免影响白色玉佩的外形。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在开展以微雕为载体的美育课程案例分析中,教师需要认识微雕、微雕与美育课程的关系,并探索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路径。在文章中,教师主要从微雕的新型材料入手,引入橡皮、肥皂和粉笔材料,探索新型微雕融入美育课程的新路径,实现美育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珏.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苏佳,李应.探索中小学美育课程规划的基本思路[J].好日子,2022(30):154-156.
[3]金丽娜.中小学美育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北方文学:中,2017(4):156-157.
[4]韩宝江.中小学美育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6(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