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张涛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建构。乡村振兴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乡村振兴作为当前战略性任务之一,关系到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而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也恰好需要在这几方面提出新思考、探索新路径,从而在实践上达成二者的耦合机理与创新视角,一切从实践出发探索高校“大思政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关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日益丰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我们既要富起来更要能够强起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和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发展阶段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建设农业强国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上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与“大思政课”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大思政课”建设是凝聚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高校课程群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大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新的根本遵循,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胸怀“国之大者”、紧扣“两个大局”注入了新的动能。
“大思政课”助力乡村振兴的维度分析
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耦合,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建設对全面振兴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育人培养维度、创新机制维度、效能发挥维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育人培养维度
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2]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大思政课”站在更高的视野与格局上,体现了立足于思政课主渠道上的更大创新与发展,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从根本上要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构建学校与社会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育人模式。大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大思政课”的关键是教师,“大思政课”的主体是学生,“大思政课”体现思政课的本质和属性,“思政小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教育性等主体功能;“社会大课堂”是铸魂育人的大熔炉和大学校,推动思政课理论社会化、实践化、具体化、丰富化。
当前乡村振兴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之一,其中涉及到的文化振兴与人才振兴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打造了新平台,也为“大思政课”的育人维度注入了新内涵。例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了“开展耕读教育”。[3]在“大思政课”中开展耕读教育,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在特定时期引导学生走进乡村社会,树立耕读意识,提升实践能力,服务民生工程,进而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之一。例如,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代自媒体技术优势,呈现“五大振兴”的特色乡村振兴,积极鼓励学生把实践报告和思想感悟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诸如“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等理念的认同感与践行力,[4]进而为学生未来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助力推行。
(二)创新机制维度
以事载理,“大思政课”要善于运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典型案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5]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让思政课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融入实践、深入学生,真正把思政课办成思想大课、人生大课、社会大课、时代大课,引领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观大势、明大局、担大任,争做新时代栋梁之材。以大历史观洞察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注入特定元素。教师应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应在潜移默化中解疑释惑,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选择。总之,大思政课应推进大融合、大创新,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推进思政课建设与时俱进的体现,通过“大思政课”的引领来有效走进乡村振兴大舞台。
(三)效能发挥维度
“大思政课”应根据教学主题和教学设计,邀请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树立特殊业绩者,通过他们的自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去感染和引领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增强“大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指向力与逻辑性。
综上所述,“大思政课”建设与乡村振兴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原理与创新视角,“大思政课”的核心在于紧密联系目前我国发展实际,真正做到科学理论与重大社会发展实践的有机融合和统一,把握好课程同现实的结合点。重在健全完善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突破传统校园课堂的局限性,利用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支教助农活动等,搭建起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将有价值、可触摸的现实场景转变为课堂,做到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高校“大思政课”助力乡村振兴的体系建构
高校要建立乡村振兴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考核评价体系。[6]作为一门社会大课,“大思政课”必须是呈现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中的科学作为和实践思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客观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统筹兼顾,必须科学处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文化自信、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事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必须高度关切乡村基层振兴,只争朝夕,在全面推进乡村基层振兴的关键历史时期作出我们应有的探索和建构。
(一)理论体系构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7]善用“大思政课”,以守正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善于进行思路创新、教材创新、教法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善于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对分式教学等方式方法。例如,运用新技术提高参与度,强化“大思政课”的吸引力。课堂上,学生们佩戴VR眼镜,“云参观”乡村场景,身临其境乡村振兴发展舞台;课堂外,数字技术让乡村景观更加立体,有切实的沉浸式代入体验,激发学生更多参与乡村振兴的激情。守正创新,运用好新技术,让有意义的“大思政课”更有意思,从而达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全媒体资源,让思政课在与社会实践的关联和互动中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二)实践体系达成
“大思政课”应主动到“三农”一线、田间地头体验体会乡村振兴。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融入课程。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强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舞台”“大课堂”,高屋建瓴契合好事关乡村振兴的“大思政课”建设,使学生努力成为能担乡村振兴使命、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8]
(三)多元体系整合
乡村振兴包括农业、农村、农民,也包括企业、学校、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三农”是根基,企業和农业发展要有机联系起来,各级各类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上要不断对接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瞄准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培养大批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优秀学生,通过“大思政课”为乡村振兴构建科学的思想指导,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构产教、校企、校地等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努力提高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整合效应。由此可见,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与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高度的理论融合与实践对接,我们必须在理论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在资源优化上不断整合。
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全面助力
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艰巨任务。新发展阶段,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有充分依据的重大战略安排。从唯物史观出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乡村振兴一定要让农村更发展农业更繁荣农民更幸福。其次,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第一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仍在农村,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而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解决好农村在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才能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为此我们要紧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优化资源融合,从大学生思维转化等方面入手,科学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实现路径。
(一)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掌握真实情况和民情民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为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素材,为此,发挥好调查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教师和学生在实地调查中了解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新形态,从而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增强对“三农”的亲近感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认同感。
开展“大思政课”的调查研究,离不开深入当前鲜活的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调查和研究,任何一个社会单元我们都不能忽视,真正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大思政课”要与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走进街巷、走进乡村,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需求,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在“教、学、思、用、研”的互动转化中拓展传统课堂,把思政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贯通起来,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强化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青年学子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成就为民服务的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乡村一线,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把课堂上带来的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有效衔接,研究透彻、把思想思维历练成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
(二)优化资源融合
汇聚多元开放的实践育人“大资源”,“大思政课”要立足“大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思政课教学视野拓展到鲜活、生动的乡村社会大课堂,从而使学生在对乡村振兴发展中树立建功立业“大情怀”,把当下的课堂资源与未来的社会资源高度融合,不断形成育人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汇聚多元开放的“大资源”就是要使各类育人资源“活起来”“立起来”。[9]
(三)大学生思维转化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去,肩负使命,砥砺前行,做时代新人。培养当代大学生“三农”情怀,对于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思政课”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加强对农村的感情,深化对农村的责任感,使学生充分领会乡村振兴思想、服务乡村振兴建设。从而不断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课程设计者、参与者、实施者和总结者,激发学生的投入和学习积极性,[10]更好地参与和服务乡村振兴大舞台、大环境。
强化组织保障。站在新发展阶段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乡村特色产业、人才支撑、文化自信和生态保护,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资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乡村干部头脑,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阶段党的“三农”工作战略和方针,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在“大思政課”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方面,李庆钧教授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建这个关键点,以高质量党建筑牢基层党组织,强本固基,赋能全面乡村振兴。探索“党建+”发展模式,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辐射带动作用”。[11]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农村高质量党建是乡村振兴和“大思政课”建设高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走出一条聚民心汇合力促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制度。因此,紧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资源,必须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的高质量党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以上四个方面是紧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实际,对探索高校“大思政课”全面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做了路径选择。总而言之,“大思政课”建设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间有着诸多的复杂联系和机理耦合,因此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和阐释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实践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2023-04-06。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21-02-22(001)。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载《人民日报》,2018-09-11(001)。
[5]《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教育逻辑》,光明网,https://www.gmw.cn/xueshu/2023-04/14/content_36497428.htm。
[6]李晓晓:《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探究》,载《河南教育I高等教育》,2023(1):46-47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页。
[8]张丽萍、廉文文:《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访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载《高教研究书记·校长思享录》,2022(12):21-23页。
[9]钟霞:《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进路》,载《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7):67-68页。
[10]曾祥明、温思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创新》,载《北京教育(德育)》,2022(4):47-49。
[11]李庆钧:《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载《农村·农业·农民》,2022(11):15页。
作者简介
张 雷 西安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张 涛 西安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