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乙鑫
朱秀玲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督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姑苏教育特聘人才等。近年来,主持四项省级课题研究。《小学情趣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等项目,均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从一名普通乡镇教师成长为一名江苏省语文名师,从少年郎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满头银丝,朱秀玲“一箩筐”的教育故事,不可谓不丰富,对教育的情怀也始终道不尽。在这诸多故事里,有一个身份依然在往下续写精彩,那便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从区级工作室,到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到省级名师工作室,再到名师工作坊,无论名称如何变化,朱秀玲始终率领成员在合作中凝聚成一个有创意的团队,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多年前,自己也曾是那个初入职场会茫然失措的“毛头小子”,如今,朱秀玲已经是百余位教师口中的“师父”。
教研奏响成长主旋律
“一堂40分钟的课,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回顾刚登上讲台的时候,朱秀玲对那时自己的课堂作出了这样的评价。1992年,朱秀玲进入了一所乡镇学校从教,原本理科更占优势的他,被安排教最薄弱的语文学科,这让他一时间无所适从,哪怕最简单的课文,也无从下手。“有一次,县教研员到学校听了我的一节课,听完后竟然没有一句肯定,有的全是批评。”朱秀玲回忆道。对于天生争强好胜又是科班出身的他,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面对自己的“营养不良”,朱秀玲深知大量阅读是汲取养分最有效的途径。从那之后,朱秀玲成了图书借阅室的常客,从教研杂志到文学著作,各类书架都遍布着他的足迹,即使已经夜深人静,他也不舍得放下书本。“书中精彩生动的文章、鲜活的课堂设计案例,让我茅塞顿开,我也迫不及待地把书中那些先进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课堂上,效果立竿见影。”从前沉闷的课堂,突然变得充满活力,学生的喜爱度也大大提升。
尝到甜头的朱秀玲,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教学研究之旅。他明白,只是单纯地迁移别人的教学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内化为自己的修为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于是朱秀玲开始了更深入的阅读,读李镇西、薛法根的教育专著,读曹文轩、郑渊洁的儿童文学……书架垒得越来越高,买书的费用也越来越多,但他仍然乐此不疲。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朱秀玲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一个点上:怎么把语文课上得有趣的同时,还能有用?他认为,造成语文课无趣的重要原因,是教师过分追求“面面俱到”,忽略了对最能够激活情感、最能调动兴趣的“点”的开发,几乎每篇课文,都有着这样情绪迸发的“点”,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让学生感同身受,或与新旧知识相接,触发学生的认知兴奋。这便是之后朱秀玲“情趣语文”理念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情趣点”。
在教育思想成形之际,朱秀玲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市教研室教研员曹智勇老师。曹老师对他的思想相当认可,邀请他面向全市做思想汇报,同时也提出要求:“你的思想不能太过零散,要整理自己的教育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在曹老师的督促下,朱秀玲很快找准了自己教育思想的定位,“情趣语文”的雏形,也就此诞生。在这场面向全市的汇报活动中,朱秀玲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推动下,朱秀玲对情趣语文的研究进一步深入,长期的坚持,让“情趣语文”的教育思想获得了省级教育成果表彰。
在“家”文化下共融共生
于朱秀玲而言,接触名师工作室这个概念相对较早。在2011年,朱秀玲的第一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就挂牌成立。“当时,全省市各个教育部门为了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都在挖掘名优教师的潜在资源,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搭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纷纷成立工作室,我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第一次担任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工作。”
工作室成立之初,朱秀玲的目标定位是让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示范、凝聚的核心,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课堂教学的能手。虽然目标宏伟,但受限于彼时研究的粗浅和工作室管理经验的不足,最初的探索,现在看来都只能算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但教师的成长也切实可见。
后来,在2017-2019年,朱秀玲连续三年担任了江苏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并于2019年6月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省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相比过去更加成熟的地方,我想应该是经验的弥补。”朱秀玲讲道,“在培育站和工作室担任主持人的这些年里,我更加清楚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什么指导,也明白了一个工作室想要行得远,前期的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室的理念方针,也需要带着成员一起去设计,让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工作团体,更是一个‘家。”
“家”文化生态是朱秀玲一直致力打造的工作室成长生态。所谓“家”文化,就是秉持“同行同进,共享共赢”的理念,主持人与学员秉持平等沟通的原则,大家在一起备课、听课,研讨情境怎么创设、过渡如何设计、板块怎样清晰……让成员每一次研修都像回家交流一样轻松,敢于畅所欲言。“每当有成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所有成员都当成自己‘家里发生的事一样,一荣俱荣,一耻俱耻。”朱秀玲说道。
无论是工作室、工作坊,还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朱秀玲都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平台,聚集的不仅仅是热爱教育、乐于研究、勇于实践、期待成长的志同道合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能够互帮互助、携手前行,共同演绎有情有趣、幸福美好的语文人生的同行伙伴。“围绕一个点子、走出一条路子、打造一个模子、播下一批种子、竖起一面旗子”,开拓教师培育新局面。
抱团发展是“家”文化生态的核心内容。在工作室的三年时间,朱秀玲不仅仅在用自己的理念引领成员成长,更结合成员的个人特色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实现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的突破,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也在相互竞争,良性博弈。两至三年的时间,成员往往都能成为师德修养良好、科研素养丰厚、教学质量优秀的骨干教师。更重要的是,在朱秀玲作为主持人的责任担当与“家”文化的感染浸润之下,工作室和工作坊成了成员情感的孵化地,即使已經结业许久,成员依然会在群里相互慰问交流,联系紧密,这让朱秀玲倍感欣慰。
记得在两年前,工作室的两位成员第一次参加全市优课评选,而朱秀玲和工作室的几名导师、成员主动提出帮助他们备课、磨课,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朱秀玲还因此被家人责备一番。同样是一名成员参加公开课,朱秀玲和几位组长为了帮他磨课,不知不觉间竟写了好几页的备课笔记,写得满满当当,成员看后感激涕零。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工作室“家”文化氛围的体现。相比于自己的发展与成就,看到成员能取得更好的成就,反而让朱秀玲更加感动。
研修“草根化”,运用更高效
工作室的研修究竟应该抓准怎样的关键点?在反复思索之下,朱秀玲认为,工作室研修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基于教师的现状,换句话说,要有针对性。“那些看似华丽大气的研修选题,如果脱离了一线实际泛泛而谈,对教师来讲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那样的研修活动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朱秀玲提出了工作室研修的关键词——“草根化”。
如何理解“草根化”?朱秀玲讲道:“我们的工作室结合本区域语文教师教学现状,摈弃‘高大上纯理论培训,立足于‘低小实的‘接地气培训内容,力求让教师收获良好的实际运用效果。研修指向教学和素养,具有指向性,做到研修和教学结合。同时研修形式体现实用,具有实效性,采用‘导师跟踪制、课堂交流制、课题引领制、成果辐射制、资源共享制等方式,多把培训时间、地点安排在成员所在的乡镇学校,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实现重心下移、靠前指导,追求实效。”
以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为例,虽然大单元教学这一概念已经提出了较长时间,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乡镇教师还是相当迷茫。于是在研修活动中,朱秀玲就选取没有经过打磨的课例来进行讲解,分析其中的问题,找到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寻找可以移植到实际课堂的解决办法。课后的心得讨论,也摈弃了大而空的理论层面分析,而是让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去讲讲切实的认识,让每一场研修活动都能有所收获,有所生成。
摈弃纯理论的培训,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学习理论知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相反,朱秀玲尤其重视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他自己就是一个通过不断阅读消化,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师的活例子,因此在工作室的阅读工作方面,他绝不马虎。一方面,征订各类专业书籍、文学著作,甚至报刊杂志,促进成员的广泛阅读;另一方面,除了要求成员读有形的书,也要求他们读名师课、示范课、沙龙,坚持写心得感悟,强化理论学习。另外,通过导师成员同课异构教学、课堂教学诊断评研、竞赛实战演练等形式,将成员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化并应用于实际,促进能力提升與教学转型。
回望自己的教育生涯,朱秀玲戏称自己是“当过傻子吃过亏,做过疯子上过当”,走过弯路,想过放弃,但自己的执着追求还是让自己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成绩。正因为切身经历过流汗流泪的历程,他才更清楚年轻教师应该如何去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向。作为工作室主持人,他常常对成员说:“是否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普通教师与名教师区别的关键所在。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追求成为名师,但是都应该追求找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将争做教育家型教师,作为个人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