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烨华
项目化学习起源于杜威的做中学,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都对项目化学习掀起了新的发展与探索。项目化学习引领学生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通过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公开成果,并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产生深刻理解,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
选定项目主题,加强文化理解
1.问题驱动,触摸青花艺术源头
“小小青花”美育课程,源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青花瓷,它造型表现形式多样,蓝白釉色洁净典雅,纹饰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寓意吉祥喜庆,充分彰显了中华古文明的科技之光。经过历朝历代的审美变迁,在青花瓷发展过程中,渐渐呈现出包容、开放、全球化的印记。在中国景德镇,不少传统工艺师对青花瓷艺术进行大量的保护、修缮、翻新、创作,很多经典艺术得于呈现和延续。
介于此,笔者带着社团学生,开始进行“青花瓷何以成为中国名片”这一驱动性问题的探究,以此进行美术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首先,在老师的统筹指导意见下,社团学生根据各自能力、特长等不同特点进行自由搭配,组成几个研究小队,然后分别针对青花瓷的起源背景、器物造型的类别功能、蓝白釉色的形成技术、花样纹饰的寓意隐喻等进行探究与追问,提炼出问题串,作为下一步活动的目标任务;接着,小分队们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在教师、家长的陪同下开展“寻瓷”活动,他们走进南京博物院、明孝陵博物馆、浦口青花瓷基地等场所,去寻找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真实的青花瓷精品,以此触摸艺术源头,抽丝剥茧来陆续解开问题串的谜底。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梅瓶由景德镇窑烧制,整体瓶身形制大气,造型尽显优雅,给人一种凝重的美感。这一件闻名遐迩的元末明初的经典青花瓷,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历史典故栩栩如生地呈现,而梅瓶自上而下描绘的疏密有致的纹饰,如西番纹、杂宝莲纹、垂珠纹等,于蓝白青料的洁净莹润中铺陈开来,整个画面自然流露出浓浓的丹青韵味。当学生隔着玻璃凝神注视这件国家级文物时,仿佛已经穿越古代,和瓷瓶上的人物对话,在读画读瓷之间,他们的审美意识被悄悄激活,文化自信被充分点燃。
2.身临其境,增强鉴赏评述能力
在读画、读经典青花瓷之后,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寻访员”的角色体验活动,来回应“青花瓷何以成为中国名片”这个驱动性问题。寻访小分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身临其境地“寻瓷”,他们对中国的青花瓷有了近距离的视觉印象及触摸感受,根据问题串的追问,学生们可以借助网络或者寻访民间制瓷艺人,甚至去博物馆面对面探究青花瓷以此获得信息资源,同时完成青花瓷调研学习单的填写。在这样的寻访活动,学生以寻访员的身份来思考,并产生了解决驱动性问题的强烈意愿。
指向核心素养,激活创意实践
1.关注核心素养,促发艺术灵感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生学业要求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要让学生能使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能提出各种构想,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以“青花瓷何以成为中国名片”这个驱动性问题作为课程核心点,集结多种技巧技法,面向人人,促发艺术灵感,以此达到核心素养目标。
2.注重素材积累,增强审美体验
之所以强调激活创意实践,而不是用技能技巧这么单一化的知识传授,笔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意图。首先,项目化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简单的欣赏查看,也不是只动手操作,而是带着驱动性问题走到鲜活的生活实验场,去作“有思考”“有思辨”的行动与创作,它既动脑又动手,既注重实地观察,又加强社会探究,是聚合了知识技能与审美态度的具身体验。其次,项目式学习不仅仅只有探究性实践一种,还包括审美性实践、社会性实践、技术性实践等,我们也不能只用某一种实践工具去解决真实场景里的问题,得调动多项资源,重视素材收集,激活高阶思维,盘活知识框架里的各项内容支架,去和其他学科共享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在开展《寻找青花》单元小课题研究的社团亲子活动中,有一个学生在寻找青花活动结束后,深情地写下这样一段心得感悟,让这次关于美的社会性实践得到有见地的提升,从而扩宽了学生对美的體验。心得节选如下——
周末的午后,我们一家三代去南京老门东走街串巷,偶然抬头看见灰白色的马墙上有一抹独特的青花,墙头的树枝映衬着青花碎瓷拼接出的如意图案,古色古香的色釉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迷人的光泽。眼前的场景,虽没有博物馆里陈列出的青花瓷那么典雅端庄,但它们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显得亲切又静美。这让我不禁联想起去年暑假参加的青花研习营,我和小伙伴们在景德镇陶瓷厂亲身体验做陶制瓷的场景,在工匠艺人们的专业指导下,我们一丝不苟地经历了从拉坯、绘画、晾干、上釉、烧制等整个制瓷流程,至今记忆犹新。看着眼前灰白墙面上发出幽蓝光泽的青花瓷,我甚至想象起这砖墙背后的生活故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活中的美就是这样无处不在的渗透,“寻找青花”的意义不仅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美育项目,更是提醒我们能够停下脚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看看我们的城市和文化,用眼睛去发掘、用心灵去感悟金陵古城的美。
从上述心得中,我们可以看见学生通过寻访活动,经历了在真实情境中灵活的心智转化,充分调动起相对完整的审美心理体验,从而保证了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可能。
重视课程综合,涵养艺术生命
1.加强学科融合,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校园以“青花”为意象,将这一源于古老青花瓷的艺术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美育实践。同时跳出瓷的载体,将这一蓝白的典雅艺术嫁接在更多的生活载体上,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比如在“如何传承青花之美”的小课题项目研究中,青花和语文学科巧妙融合,进行了低年段无纸化测评现场充满青花古韵的环创设计。当老师和学生穿上青花汉服,手里擎着学生亲手绘制的青花雨伞,行走在蓝白的课堂氛围中,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天青色等烟雨的巷口。
2.关注自然生活,传递和谐共生理念
杜威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倡导“森林式”的生活美育,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他提出用美育的方式去解放儿童的空间,跳脱“鸟笼”式的传统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去大自然中进行观察,接触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基于此理念,在校外植物专家的指导下,笔者带着学生组建项目小组成立研究共同体,进行了“小小青花-蓝印花布”单元课程的实践。在学校开辟的小农场学生亲自进行了蓝草种植,从播种到发芽,从成熟到采集,再提炼出靛蓝的染料,最终染出蓝花布。并在拜访民间艺人获得亲身传授经验之后,项目小组最终制作成了各种蓝染工艺品,让其成为另一种表现形式的青花艺术。
注: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专家点评
项目化学习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倡导由“学科认识”向“学科实践”的转变。笔者以美术学科教学为切入点,通过青花瓷的项目探究设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堂走向生活,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并充分发掘了美育中的传统文化力量,未来,在“美术+”的学科融合上可进一步做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