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
摘 要 大单元项目化教学通过提炼单元大概念,制定适切目标,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核心项目,围绕层级序列任务,以终为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知识,运用方法,形成成果并审视评价项目过程,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逻辑规律,培育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关键能力,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深度学习,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单元教学 项目化 实施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是课改的重要追求。而传统的逐一单篇的教学模式存在不足,无法全然满足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标准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怎么教与怎么学紧密相关,以传统单元为始发点开展项目化教学便是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能力的有益践行。笔者以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专题为例,围绕大概念,依托核心项目,细化层级任务,以终为始,生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和基于生活情境的语文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核心素养形成的逻辑。
一、从“学”的视角制定适切的项目目标
八上第一单元为新闻专题,包含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项活动任务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可视为三个传统单元整合形成的大单元。根据授课前的学情了解,学生日常会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关注时事新闻,但关注点仅在于事件现象自身,对新闻的体裁种类和特点、新闻作品的采编过程、新闻稿的拟写要求等缺乏清晰的认识。本单元五篇文章均为新闻,涵盖了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依体而学方能由识一篇而知一类,形成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对新闻既熟悉又陌生的学情,在新闻单元项目化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明确学生“已知”“已能”和“未知”“未能”的界线,才能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领项目进展,做到有的放矢、高效教学。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中有这样的描述:“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根据需要策划创意活动,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料,能广泛搜集信息,关注信息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用策划书、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发表研究成果。”“创意活动”“研究成果”不排除以新闻采访和新闻拟写这种形式展示。综合以上分析,八上第一单元新闻专题的项目式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总目标 构建新闻知识体系,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步骤,撰写不同样式的新闻稿并合辑。
2.阅读目标 从新闻的角度阅读新闻作品,把握新闻特点,掌握新闻阅读方法。
3.活动目标 确立题材,制定采访方案,拟写提纲,实地采访,搜集新闻素材。
4.写作目标 自选任务,搜集整合不同材料,撰写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稿件。
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教学模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为前者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改变了语文学习静态、扁平化的现象,突显核心素养立意。
二、以单元核心概念统率项目驱动性问题
单元阅读学习项目立项的前提,在于整合教材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要素、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要点,从中提炼单元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任务群,拟定驱动性核心问题,进行项目化学习。
以八上第一单元为例。新闻专题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对现实中新闻现象的关注,掌握新闻材料的搜集方法与策略,最后以不同新闻体裁的方式进行撰写,来反映现代生活,参与现代生活。大概念是凝练的有价值的核心概念,在各种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各种媒体渠道推送新闻的现状下,阅读新闻文本的意义在于探究新闻体裁的内部规律,正确解读新闻,能以新闻的方式反映现代生活。
本着以终为始的理念,具体到本单元的篇目,可纵向比较同是消息的《消息二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学习侧重点,横向比较消息《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体裁特点的差异,探究不同新闻体裁内在的规律,最终学会应用文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可提炼为“新闻方式”,即用新闻的方式阅读,用新闻的方式采访,用新闻的方式撰写。
然后在单元大概念的统筹下,按照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在真实情境中设计驱动性问题,推动项目化学习的进展。可解构为如下问题:如何选择有意义的新闻事件——关注新闻相关事件的意义;如何搜集新闻材料——关注采访的方法步骤;如何撰写规范的符合文体特征的新闻稿——了解新闻的体裁特点、表达特点。以上问题贯彻了以终为始的项目学习思路,形成项目闭环。
三、以真实有意义的情境推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
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将以上驱动性问题统摄在“我为家乡代言”的实践活动中,结合2023年各地文旅局长在自媒体平台上推广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一热点事件,本单元的教学可围绕这一社会热点,让学生结合本地的文旅发展状况,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一篇新闻稿助力家乡文旅事业的发展,可选用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答记者问等文体形式。具体设计如下:以“2023年各地文旅局长在自媒体平台宣傳当地文旅资源”热点事件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参与家乡的旅游文化生活,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尝试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课内阅读、采访活动、写作任务相结合,有序开展,既注重学科知识的建构、学科能力的形成,又关照过程中方法策略的运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落地;要完成此项目产生最终成果,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技能——了解新闻的属性特点,了解搜集新闻材料的方法步骤,具备撰写新闻稿的能力。综上,可设定如下任务群:
任务一 自主阅读文本,探究单元中呈现的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文体的内在规律,并以汇报会的形式呈现。教师补充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答记者问、新闻公报等文体的相关知识,为后续项目成果的呈现奠定知识基础。
任务二 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探究新闻的价值、新闻素材的选择与搜集的方法策略,为后续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技能基础。
任务三 将在前两个任务中习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围绕“我为家乡代言”实践活动展开项目化学习,并进行成果的展示评价和项目的复盘。
以下笔者就任务三展开具体说明。
现实情境:2023年多地文旅局长在抖音平台宣传推广当地的文旅资源,以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为了解家乡的旅游业发展状况,报道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动家乡旅游经济的发展,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家乡旅游旺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以下问卷项目示例供参考:①游客数量及人群比例;②景区的物价和游客的消费能力;③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评价反馈;④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政策。)
2.整理统计结果,绘制成柱状图或饼状图,小组讨论分析,用文字整合出有意义的结論。(围绕学习活动,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要求能读懂信息,对问卷结果作合理归纳分析,能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集体的学习概况;应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分工明确,合作有序,在实践中高效解决问题;结论能准确地描述规律,概括结果,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发展性的建议。)
3.列出访问提纲,到景区采访游客,到旅游管理部门采访工作人员,做好谈话要点记录,获得更多更详细的项目信息。(围绕问题搜集材料,梳理信息,以解决项目问题。过程中要关注信息的科学性,围绕问题筛选关键信息;能列好采访提纲,做好采访准备,有条理、有针对性地提问,谈话要点记录完整;采访交流时仪态大方、语速恰当,对采访对象的反应有回应,问题能赢得认同;能整理、归纳采访记录要点,整合成有意义的文字资料。)
4.通过以上调查、分析、访问,根据积累的新闻素材撰写一篇新闻稿,推广家乡的旅游资源,或为家乡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条理清晰地呈现研究成果。(能综合运用以上调查结论、采访信息,并结合个人经验;能根据采访提纲做到中心明确、思路清晰、有启示性。)
5.梳理本次活动的思路,总结实践方法,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概括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回顾活动流程,完善方案,总结改进方法,形成系统的超越知识层面的个人实践经验。)
总之,基于八上第一单元新闻专题的项目化学习,以“新闻方式”这一大概念,结合时代热点,创设生活情境,用“如何关注时代现象”这个核心问题重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调查、访问、合作、分析、探究、整合、总结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复盘整个项目过程,得出个体经验,实现由知一篇向知一类的升华,以符合认知规律的方式提升核心素养。
四、以多元评价促进项目成果的提升与完善
评价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实时监控教学的进程,为调整下一步的教与学提供依据。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除教师、学生外,家庭、社会皆可适时介入适情的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准绳制定评价量规,为多元评价厘定准确的学科范畴,提高活动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在新闻阅读阶段,评价主体为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在适时调整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螺旋式推动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的建构,对新闻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习方法的运用和思维的体现、对新闻语言表达规律的把握等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在新闻采写阶段,评价主体可扩展至采访对象和媒体平台受众,新闻采集阶段重点评价采访前期准备是否完善、采访方案是否有序合理、采访分工是否独立明确、采访内容是否具有现实价值、采访资料数据整合是否科学等;新闻撰写阶段重点评价是否运用所学方法关照新闻稿的拟写、成稿是否呈现多种品类并符合新闻体裁样式、对事件的描述是否客观、结论观点是否公允,以及互相交流、复盘项目是否能总结有益的经验等。
总之,项目化教学把语文学习由扁平化的课堂引向立体的社会生活,以大概念为统领,依托项目,构筑综合、多维、连续的学习任务群,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特点,在分工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深度学习,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方法、能力系统,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红岭教育集团华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