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诗经·桃夭》的翻译认知阐释

2024-04-07 15:45崔连连
今古文创 2024年9期
关键词:框架理论翻译诗经

崔连连

【摘要】自中西文化交流伊始,《诗经》便是中外学者翻译的焦点。先前研究多从翻译理论、文学价值以及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诗经》不同译文中的翻译策略、意象传递等现象。认知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诗经》翻译的结合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研究从框架理论出发,选取庞德和许渊冲《诗经·桃夭》英译版本为研究对象,阐释译文中存在的框架认知操作,涉及框架成分增添、删减和更换。

【关键词】框架理论;《诗经·桃夭》;框架操作;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9-011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9.034

基金项目:认知语法视角下中外新冠疫情话语的神秘化机制对比研究(立项号:2021SS030)。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走出去”的底气所在。《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优秀诗篇。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的高度评价。故中西方文化交流伊始,《诗经》一直就是各国翻译学家关注的焦点。《诗经》翻译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丰富实践基础,仅英语翻译也有超过百年的历史[6]。《诗经》的第一个英译选本始于18世纪,由Sir W. Jones完成,随后即是James Legge、Ezra Pound等学者的英译本,其中Pound的创意翻译法为《诗经》翻译开创了新风格,对翻译理论和文化传播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9]。国内学者许渊冲、汪榕培等也致力于《诗经》英译研究,传播中华优秀诗歌文化。先前学者往往倾向于从翻译策略,如翻译的原则、标准等层面探析《诗经》的不同英译本[12],虽得出许多意义非凡的研究成果,但未能回答为什么要使用那样的翻译方法、语言表达式等问题。随着语言学理论被应用于《诗经》翻译研究,读者经历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5][7]。认知翻译学是翻译学的一种新范式,重在回答“为什么要那样翻译”,探索译者的认知过程,但鲜有研究将其与《诗经》英译联系在一起,研究成果还未充分体现,值得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对《诗经·桃夭》翻译的基本认知过程做出更加符合其内在规律的阐释,并对翻译中一些在语言转换层面上无法清晰解释的现象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以庞德和许渊冲英译版本为例。

二、框架理论

最初,Fillmore[2]认为“框架”指与场景中各种典型实例相关联的任何语言选择系统;后来,他多次对框架概念进行了修正完善,认为认知语言学中其他描述知识表征的术语,如图式、脚本、场景、认知模式、民俗理论、观念架构等,都可统称为框架,是“人类经验概念化的结果”[3]。总而言之,框架是具体统一的知识系统或连贯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图示化表征,是译者和读者理解文本意义的背景参照[11]。

框架的构成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特征—值、结构常量和限制条件。框架的特征指框架范畴成员共有的某个要素[10],而值是特征类型的次概念。例如,在“学校”框架中,特征包括“教室”“老师”和“学生”等,其中“老师”的值有“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等。因此,只要激活了框架中的某个值或特征,则整个认知框架都会被从大脑中激活。框架的结构常量指的是框架内的特征在关系和概念上彼此高度相关,通常描述的是规定性的关系;而限制条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不同特征—值又相互制约[1]。根据上述定义,文旭和肖开容提出框架具有四大基本属性[11]。层次性指框架系统由框架、子框架和成分组成,彼此相互依赖,协同工作;典型效应意味着特征位于框架网络中的不同位置,有的处于中心位置,称为原型特征,有的则位于边缘位置;动态性指框架的修改和创建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经验而发展;文化差异则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和经历的人会激活不同的框架,也是翻译存在框架成分操作的根本所在。由此可得,译者理解原文和目标读者理解译文所激活的框架有所差异。所以,译者翻译时,通常会在概念层面上对原框架进行认知操作,以使目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类似的理解效果。其理论框架视角的翻译认知过程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在这一框架认知操作过程中,译者首先进行第一阶段:阅读原文,通过原文语言结构中的值或特征激活大脑中的知识系统和经验,产生原文框架1;其次进行第二阶段:译者根据目的语文化以及对目标读者知识系统的预设,对激活的框架1进行框架成分操作,獲得译文框架2;第三阶段:译者对概念层面上操作完毕的框架进行语言表达,产生译文。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所以翻译中涉及的框架操作主要为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包括框架内部操作、框架层次调整、框架视角更换和框架移植。

三、《诗经·桃夭》翻译中的框架操作

赋比兴,是《诗经》中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桃夭》一诗运用比兴的手法,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是中外学者翻译的焦点。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翻译策略呈现的译文也百花齐放。因此,了解不同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有助于读者和译者避免对文化经典翻译中的误读误译现象。因此,这一部分将基于图1解释庞德和许渊冲《桃夭》英译本中存在的框架操作(见表1和表2)。

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庞德译本:O omen tree,that art so frail and young,so glossy fair to shine with flaming flower/that goest to wed,and make fair house and bower/O omen peach,that art so frail and young,giving us promise of such solid fruit/going to man and house,to be true root/O peach-tree thou art fair,as leaf amid new boughs/going to bride, to build thy man his house[4].

许渊冲译本:The peach tree beams so red,How brilliant are its flowers/The maidens getting wed,Good for the nuptial bowers/The peach tree beams so red,How abundant its fruit/The maidens getting wed,Good as familys root/The peach tree beams so red,Its leaves are manifold/The maidens getting wed,Good for the whole household[8].

通过表1和表2可得,庞德和许渊冲《桃夭》译本涉及的主要框架操作类型为框架内部操作,涉及框架成分更换、增添和删减。这体现在原文和译文框架特征—值的数量的差异上,即读者所能激活的知识系统的详细程度与译者不同,因而目标读者或许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于原文作者的理解和阅读效果。因此,译者翻译时,需要对激活的原文框架1进行以下具体的框架操作。

(一)框架成分删减

《桃夭》全诗分为三章,每章都以“桃之夭夭”开篇,以桃花纷纷怒放,色彩娇艳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故“夭夭”一词唤起的原文框架1包含两个,分别是色彩框架和植物的生长框架。色彩框架里指的是桃花的颜色特征——鲜艳,红似火;植物的生长框架里指桃花已经到了开花期,特点是纷纷绽放,茂盛美丽。庞德和许渊冲的版本在翻译“夭夭”一词时都进行了框架成分删减操作,各有侧重。庞德保留了通过原文激活的植物生长框架,将其译为“so frail and young”,即绽放的桃花娇嫩无比,但是删减了色彩框架的特征。相反,许渊冲版本将其译为“beams so red”,闪耀红光,删减了桃花绽放初期茂盛、生机勃勃的特点。此外,许译本中还存在一处删减处理,“有蕡其实”大意是桃树果实累累,又肥又大,许将其英译为“Abundant its fruits”,用形容词“abundant”修饰果实特征,只实现了果实框架里“结实很多”这一特征,没有表征“蕡”激活的“果实硕大”框架成分。原文是想通过桃树果实累累,结的又肥又大象征新娘早生贵子后嗣旺,许译本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表达效果。这一操作与许渊冲先生1979年提出的“三美论”有关,指意美、音美和形美。许译本的两处删减处理是为了与前后章节诗句形成押韵,实现音美,但意美有所欠缺。庞德翻译时还省略了诗句“之子于归”中的“之子”,指这位姑娘,《桃夭》中指出嫁的女子,他用代词“that”代替。这可能是译者故意而为之,目的是与“that art so frail and young”中的“that”相呼应,由于目标读者的认知框架里并没有植物意象“桃花喻美人”的存在。所以,译者是为了让目标读者意识到桃树的形象代表即将结婚的美丽女子,这一译法非常巧妙,符合庞德的创意性翻译策略,把诗歌翻译视为重创作,竭力表现诗歌在认知框架层面想要传递的内容。

(二)框架成分增添

框架成分的增添是指为原文框架增添原先没有的成分,对激发的框架进行补充,本诗指实现意象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主要以庞德译文版本为例。“灼灼其华”大意为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描述的是一个静态的意象。但庞德在翻译时,将其译为“glossy fair to shine with flaming”(闪耀着光芒),这显然是对原詩歌“灼灼”框架进行增添,添加了“闪耀”成分,以至于让目标读者感受到桃花绽放,散发着光芒的美丽景象,这也有利于古诗意象英译的传递。前文提到的“有蕡”,庞德将其译为“Giving us promise of such solid fruit”,译者通过增添“give”这一动作,旨在将桃树拟人化,赋予人的动作特点。从而使目标读者进一步将桃花与年轻娇艳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实现意象的传递。通过桃树给人们带来肥硕的果实比拟新娘为夫家添丁,后嗣旺。除此之外,庞德翻译桃叶时也进行了框架成分增添处理,将“其叶蓁蓁”(原文大意为桃叶茂盛)译为“Leaf amid new boughs”,增添“包围着枝条”成分,侧面衬托桃叶的茂盛,有利于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庞德通过巧妙地增添框架成分,不但减轻了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负担,还促进了植物意象的跨文化传递。

(三)框架成分更换

框架成分更换指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框架成分来激活类似的语义框架,从而实现翻译目的。译者通常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情感经验以及先前预设进行成分更换。因此,译文读者所激活的语义框架基本上是在原文基础加上主观解释后的结果。庞德翻译“桃树”时,用“omen tree”更换“peach tree”。中国读者阅读原诗时,通过“桃树”这一词汇可以激活“美丽的姑娘”框架,因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桃树的寓意意象众所周知,但是译文读者并不具备这样的联想。所以,庞德用“omen tree”,意思为“有预兆的树”,目标读者通过后文提到的“peach”就可以产生“桃树象征某种预兆”的框架,从而获得和原文读者类似的意义理解。“宜其室家”,喜气洋洋归夫家,意思是为夫家带来美和欢乐。庞德将其译为“make fair house and bower”,直接将原文框架成分更换为“夫妇美丽,房子漂亮”,这是因为原文和译文读者知识系统中存在不同的家庭框架成分,中国人的家庭结构特点是大家庭,重视家族意识,但是西方家庭的家族意识比较淡薄,核心家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基于此,庞德对此诗句进行框架成分更换是为了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理解。许渊冲先生同样如此,将原诗句译为“Good for the nuptial bowers”,大意为祝福婚礼中的夫妻双方,聚焦家庭框架中的小家庭。诗歌第二章节尾句“宜其家室”通过以桃树的果实做比喻,意为子嗣兴旺,激活生育框架。庞德和许渊冲在翻译时,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其更换为“To be true root”和“Familys root”,激活“家族根基”框架,含义由新娘婚后延绵子嗣转向成为小家庭的根基,从侧面表现女子婚后生儿育女,家庭得以稳定的重要性。两位译者完美抓住了诗句的准确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框架成分更换,使译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结语

《诗经·桃夭》全诗以“桃花喻美人”意象为主线,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庞德和许渊冲的两个译本为了向目标读者生动且有效地传递意象,都对译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框架成分增添、删减以及更换。研究发现,根据翻译策略和文化差异,译者解码原文后,翻译时会对激活的原文框架进行认知操作;其次,框架操作是一种减少目标读者因文化背景和知识系统差异造成理解障碍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框架操作有助于将译者翻译时大脑中的认知操作可视化,能够解释翻译时为什么选择不同的结构、单词等。总而言之,翻译的框架操作是译者在概念层面上的抽象表征,也是译者进行具体翻译实践的语言转换策略。

参考文献:

[1]Barsalou,L.Frames,concepts and conceptual fields.In E.Kittay&A.Lehrer(Eds.),Frames,fields,and contrasts:New essays in semantic andlexicalorganization[M].

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Fillmore,C.J.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J].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123-131.

[3]Fillmore,C.J.Frames and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s,1985,(06):222-254.

[4]Pound,E.Shih-Ching: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高燦.基于认知框架理论的《诗经·国风》文化意象英译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李玉良,王宏印.《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4):36-39.

[7]梅龙.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界下《诗经》英译转换效度分析[D].江南大学,2022.

[8]孙美琳,胡燕娜.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诗歌英译——以《桃夭》的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22,(03):

33-35.

[9]王贵明.论庞德的翻译观及其中国古典诗歌的创意英译[J].中国翻译,2005,(06):20-26.

[10]文旭.框架与话语理解[J].外文研究,2013,(01):

27-33.

[11]文旭,肖开容.《认知翻译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2]周一然.《诗经》庞德英译本的字符并置研究——以意合阐释学为视角[D].南京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框架理论翻译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基于框架理论的隐喻翻译
浅析框架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困境与创新
基于报纸媒体的宏观经济报道框架研究
用框架理论阐释多义词“意思”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